脱贫攻坚是一项极其严肃、极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感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把我们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在这项历史性工程中,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最大的政治优势,政府主导是脱贫攻坚的中国特征,社会参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立足国情,发挥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
★脱贫故事
河南兰考:坚持党的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
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兰考县委、县政府承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
面对115个贫困村、总计7.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难题,兰考上下2.1万多名党员共同组建起了一支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的精准扶贫大军。
这支大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示范作用,带领全县人民群众,上下一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在中国的脱贫攻坚历程中扬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庄严承诺,吹响脱贫号角
风沙、内涝、盐碱,是兰考县数百年的伤痛。在20世纪60年代,一年里有多半日子,这里都是黄沙飞扬:清晨起床,家家被褥上都蒙着一层沙土,脆弱的墙角和空空的锅台被白花花的盐碱侵蚀,辛苦种的庄稼几乎颗粒不收。
1962年,焦裕禄同志初到此地,在兰考火车站看到最多也最令人揪心的景象,就是衣衫褴褛的灾民们带着满脸的窘迫与无奈,背着铺盖、携家带口去外地逃荒要饭。
此后长达475天的时间里,焦裕禄步履不停地奔波在农民的炕头上、牲口棚中,访贫问苦的同时,探求着治理风沙的办法。他与工作人员查风口、探流沙、追洪水,一双铁脚板走遍了兰考120多个生产大队以后,基本摸清了灾害肆虐的规律,并找到了根治“三害”的方法:挖出淤泥压沙丘,广栽泡桐挡风沙。
遗憾的是,在1964年,年仅42岁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癌病逝,这位人民的好干部未能亲眼看到兰考人民战胜“三害”。
2014年3月17日,之前曾到兰考视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兰考,并将兰考定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这一次,总书记开门见山: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他希望广大党员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同年5月9日,总书记在兰考县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他把“兰考之问”摆上了桌面:“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为什么50年兰考经济依然落后,贫困县帽子依然戴着,那么多群众依然没有脱贫?”
面对总书记的“兰考之问”,在场的所有党员都红了脸。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兰考县委、县政府立下军令状,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庄严承诺。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兰考组织动员多方力量,打响了一场践行承诺、奋力奔小康的脱贫攻坚战。
统筹谋划,布局脱贫战略
为了达成“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脱贫攻坚目标,兰考县委统揽思想认识、组织力量、发展实践与项目规划建设,布局十年脱贫战略。(www.xing528.com)
统揽思想认识。结合县域实际,探索建立起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领导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机制。思想上的认同,带来了行动上的协同:四大班子各自分管工作都与脱贫攻坚实现了精准融合。
统揽组织力量。在选优派强驻村帮扶队伍的同时,兰考县还进一步强化了县扶贫办综合协调职能,整合各方面的扶贫力量,全面统筹推进扶贫工作。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树立起鲜明的用人导向,鼓励全县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历练。
统揽发展实践。围绕“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兰考县摒弃盲目承接产业转移的思维定式,通过对本地发展优势的认真分析,因地制宜找准选好产业发展路径,培育壮大家居制造、食品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个主导产业,形成城乡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统揽项目规划建设。兰考县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目标走、目标跟着扶持对象走”的原则,以重点项目为平台,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开展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工作。同时,兰考县还持续加大对那些可以实现稳定增收项目的扶持力度,努力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大大提升了域内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能力。
全党动员,发挥组织优势
在充分发挥县级干部带头作用的基础上,兰考县直机关干部、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上下真功,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党员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展现出巨大组织优势。
号召县级党员干部带头行动。在兰考,通过党组织的号召与宣传,县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实际行动是最有力的号令。党员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每周至少在联系的贫困村住上一天,白天入户走访摸情况,晚上与乡村干部深入探讨整理思路。量体裁衣精准出台一系列扶贫措施,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调动乡科级干部的责任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坚力量”是关键——兰考县把充分调动乡科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脱贫攻坚的“磨刀之功”。紧紧抓住市、县、乡换届的重要契机,把那些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业绩突出、擅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充实扶贫一线力量,使得乡镇领导班子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力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层一线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兰考县将专业大户、返乡创业者、退休军人里的优秀党员,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推荐他们进入村党支部,有效改善了基层村党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兰考县还把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兰考讲堂”培训范围,并通过开发“红色e家”党员教育管理云平台、微信推送等措施,广泛深入开展扶贫政策措施培训,切实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成员推动脱贫攻坚的本领。
精心甄选驻村党员干部。为彻底改变贫困群众的贫穷现状,兰考县委通过县领导包乡、县直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包贫困户的方式,组建了工作队派驻到所有贫困村,选派乡镇干部担任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一入村,便协助村“两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并同结对党支部一起,每月按时举办“固定党日”等活动,党员队伍素质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正是靠着这样一支走在前、做示范,作风优秀、团结群众的县级干部队伍,群众的内生动力被成功激起,形成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谋发展的自觉行动。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兰考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立足于党的政治领导优势,把县级、中层科级、基层村级与驻村工作队联合起来,从真正意义上把党员干部团结在一起,全县上下一心,共同为了稳定脱贫奔小康努力奋斗。
2017年2月27日,兰考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县政府向人民许下的脱贫摘帽承诺如期实现!
(案例来源:《河南日报》)
★脱贫启示
脱贫攻坚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和根本优势。兰考县的脱贫实践表明,必须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把基层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组织起来,形成“领导领着干、党员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进而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