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准组织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精准组织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以落实,实现了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支部班子建设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针对加大脱贫攻坚中组织领导力度,强化组织保证,增强脱贫攻坚组织优势目标,《纲要》特别要求在组织领导方面,强化扶贫开发责任。

精准组织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贫困,除了自然的、历史的、客观的因素外,还有观念、信心、能力的问题,更有班子、队伍、人的问题。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正如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本书序言中所说的那样,那些看到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空前成功的人们必须认识到,这种成功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以及自上而下的强大政府治理体系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虽然所有政治制度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但如果没有如此强大的权威,中国是很难实现其扶贫目标的

一、党的领导是强力开展脱贫攻坚最大的政治优势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同样如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脱贫攻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繁重、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参与人员多、用时长,需要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敢作善为、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指挥,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它有效地把脱贫攻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保证了每一项工作任务能够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和根本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坚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一鼓作气、迎难而上,倒排工期、强力推进,而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之根本。正是因为始终牢牢抓住党的领导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脱贫攻坚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的脱贫攻坚才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脱贫进入攻坚拔寨阶段,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汇聚起万众一心抓脱贫的强大动能。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使得中国可以保持政治稳定并能够高效地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事实的确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实施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落实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以落实,实现了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领导。

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要夯实战斗堡垒,突出脱贫攻坚“领头羊”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支部班子建设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统揽全局的“当家人”作用、带领脱贫的“带头人”作用、解决难题的“贴心人”作用和着眼长远的“领路人”作用。把以上率下作为基本工作方法,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督促指导贫困村研究脱贫规划、发展脱贫产业、落实扶贫政策。以硬的举措、实的作风、好的成效,持续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和任务。

二、加大组织领导力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监察,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自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对传统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1986年6月,为了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正式成立(1993年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专门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组织系统正式确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在统一部署下负责本地的扶贫开发工作 [1] ,各级扶贫办负责日常事务。中国扶贫机构的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此外,贫困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也是中国扶贫工作组织保障的重要组成方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社区及村级组织建设的加强,极大提高了人们在扶贫工作中的自我组织程度和参与热情,对扶贫工作的进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央、地方及基层政府之外,军队和武警部队、专业性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等)、企业和其他商业团体、各类社会组织(如慈善协会、工会、志愿者等)、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群众组织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等其他群体也参与扶贫工作,相互协调合作,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1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作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的主要纲领性文件。

针对加大脱贫攻坚中组织领导力度,强化组织保证,增强脱贫攻坚组织优势目标,《纲要》特别要求在组织领导方面,强化扶贫开发责任。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各级扶贫机构及职能,贫困程度深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同时,强化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职能,使其能更好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更多指导,更好地协调落实各项工作,并每年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工作报告;在基层方面,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选派优秀人才到贫困村工作,帮助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强村富民,强基固本。

脱贫攻坚以来,为加大组织领导力,增强组织优势,中央有关部门专门研究制定出了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时间表、路线图,加强组织领导,针对中央、省、市县三个层级,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工作。不随意调高标准、吊高胃口,同时也不擅自降低标准,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使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的行动指针,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www.xing528.com)

三、扶贫开发与基层建设有机结合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直接影响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中国共产党始终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织密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把党在贫困地区的执政根基筑得更牢。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抓好党建促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努力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为基层党组织充实了一大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干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两委”是发挥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主力军。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把最能打的人放在一线,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组织人才保障。把扶贫开发与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动态调整“两委”,拓宽选人渠道,着力解决人难选、无人选的问题,集中开展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储备推荐工作,把一批优秀返乡青年、致富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干部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养,注意选拔群众拥护、“双带”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带头人,把村级班子建成扶贫开发的“主心骨”。特别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干部等群体中,把有奉献精神、吃苦耐劳,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优秀党员选配到村党组织班子中来。在脱贫攻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通过思想引导、政策指导、资金帮扶等形式,在产业带富、创业就业、关爱守望、岗位服务等方面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帮助党员干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能力,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四、完善责任体系,构建监测评估机制

责任担当,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层层压实责任、人人负起责任,形成了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基层党委政府具体实施责任、驻村帮扶责任和督查巡查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在2017年6月23日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党中央没有硬性要求地方提前完成脱贫任务,更何况贫困问题错综复杂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中央要求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一方面,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党内纪律和国家法律的严肃性,端正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落实监督机制,让扶贫工作在阳光下开展。通过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现象严肃问责,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在2020年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

除了完善责任体系,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还致力于构建监测评估保障机制,健全督查巡查和暗访制度。具体做法是严格落实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办法,对年度拟出列的贫困村、脱贫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实行监测评估全覆盖。在工作中持续改进作风,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贪污腐败问题。聚焦巡视反馈的具体问题和班子自查的突出问题,对分管领域的问题直接抓、抓具体、抓到底,切实履行好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关键阶段,更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尽早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才能真正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雷明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