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是全世界面对的共同难题。面对这一难题,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社会制度与治理体系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行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并创造性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党和政府的全力推动下,中国脱贫攻坚工作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脱贫故事
“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
1984年,福建省福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给科员王绍据下达了一项任务:到磻溪镇赤溪村进行实地采访。那年5月,王绍据辗转2个小时的汽车、18公里的山路后,终于来到了采访目的地。
这次采访让王绍据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磻溪镇赤溪村地处太姥山西麓的大山褶皱中,出村唯一的路,就是一条环绕在山间的羊肠小道。村中居民祖祖辈辈靠吃番薯度日,偶尔出一次山买到的几斤大米是金贵物。过春节时,全家能吃两顿,平日里,只有产妇“坐月子”时才能连续吃上几天。村里人衣衫褴褛,有些甚至因为买不起鞋而光着脚板。
按理说,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赤溪村为何不行?国家是否对这一地区的村落脱贫给予政策扶持?热血翻涌的王绍据针对该地区的贫困状况连夜写了一篇稿子,并以读者来信的方式投给了《人民日报》。
这篇稿子登报后引发了热议,同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正式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默默无闻的赤溪村,从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输血”不治本,“穷根”依旧在
针对赤溪村的扶贫,最初是按传统思路展开的:用送钱送物的方式“输血”。为了使赤溪村摆脱贫困,福鼎各部门积极筹措资金,给赤溪自然村下山溪22户村民平均每户送了3只羊,还有一些树苗、鸡仔。
可是,这种救济式扶贫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村民精心饲养羔羊,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不到一年时间,羊羔便损亡殆尽;树苗年年栽,年年死,总是长不大。
造成赤溪村贫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员居住过于松散,赤溪村一共有14个由村民自然聚集而成的自然村,这些人员散落在太姥山西麓9平方公里的大山褶皱中,难以集中引导;二是交通不便,出村唯一的道路就是环绕山间的羊肠小道,不管是山间丰富的山货,还是山下扶贫的物资,都难以进出。这两大原因,将赤溪村困在了“贫困陷阱”中。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末时,整个赤溪村贫困率达90%以上,下山溪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
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到宁德任地委书记。当时,宁德地区除了宁德、霞浦、古田3个县以外,其他6个县都是全国连片贫困区,整个地区财政收入不到5000万元,地区所在地宁德市的财政收入还不到400万元。当地贫困人民时刻牵动着习近平同志的心,正可谓“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经过深入基层、充分调研后,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中多次强调,只有先摆脱意识与思路的“贫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贫困地区才能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地方穷,观念不能穷;不能“事事求诸人”,不能寄希望于国家一下子给上个重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事事先求诸己”,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去面对“脱贫”工作……
现在看来,针对宁德的贫困问题,习近平同志当时的思考已非常深入:“闽东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
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都离不开电力,而闽东的优势就是丰富的水电资源。
在宁德地委的强力推动下,赤溪村上游的桑园水电站1989年当年就进入前期准备,1993年实现全面开工。因施工所需,赤溪村通往外界的羊肠土路变成了可以走货车的砂石路。然而,赤溪村境内还有14个自然村分散各处,无路相连。
怎么办?
挪穷窝,用整村搬迁全面铺开造福工程
地是死的,人是活的!(www.xing528.com)
宁德市政府针对赤溪村内自然村分布过于散落的问题,提出了“整村搬迁安置”的办法,而该村内最贫困的下山溪,则成了第一个动员搬迁的自然村。
最初,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重土难迁,但当地政府承诺,搬迁后每户在中心村分两层楼,村民只需从山上带下80根木头,其余盖房用的砂石、水泥、空心砖等建筑材料的钱,全部由当地政府在上级帮助下筹集,孩子们一并转入赤溪小学。
实打实的政策和贴心的诚意,打动了村民们,搬迁安置工作从1994年8月开始,到1995年4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下山溪村22户村民全部完成搬迁。此后20年间,赤溪另外13个自然村的群众,前后分三期陆续搬迁至中心村。
令人欣慰的是,赤溪整村搬迁的成功经验,让当地政府看到了希望:本省既处沿海,又处丘陵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赤溪是典型的山区自然村,解决了这部分分散居住在山区的群众的贫困问题,但还有“水”上贫困问题摆在面前:一些渔民常年生产、生活在“连家船”上。这些群众祖祖辈辈靠海吃海,就地发展余地很小,自身脱贫能力弱,如果依据常规就地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与生产生活条件,不仅难度大,且成本极高——何不将整村搬迁工作就此推广开来?
说干就干!1994年,福建省正式将贫困村整村搬迁安置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又多次深入闽东沿海、山区调研脱贫工作。随后,沿海“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山区群众“茅草房改造搬迁”等一系列工程按部就班展开。
政府搬迁工作做得成功,惠民生更惠民心。在之前同样属于贫困地区的霞浦县,一位村民喜迁新居后,曾写下这样一副对联:“造就一方新天地,福到农家感党恩。”——这项至2014年底累计搬迁农村人口100万人、整体搬迁6000多个自然村的脱贫行动,就此得名“造福工程”。
拔穷根,因地制宜培育旅游特色优势产业
挪了穷窝,生活环境改善了,不用顿顿吃番薯了,可新问题又来了:靠着人均不到1亩的土地,如何彻底“拔穷根”?
1988年8月,习近平同志考察福鼎后,点明了“拔穷根”的方法:“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10年、15年、20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
“造福工程”全面铺开后,包括赤溪村在内的整个磻溪镇开始全面实行封山育林,到2015年,磻溪镇森林覆盖率已高达88%,成为福鼎市首个“国家级生态镇”。
开启这座“银行”的时候到了!在丰富的林木和山地资源支撑下,当地政府决定因地制宜,培育旅游特色优势产业。如今赤溪村已有数家本地群众参与入股的旅游公司。
赤溪村正在依托旅游业幸福嬗变:这里既有已进入福建省传统文化建设项目名单的“杜家堡古村落遗址保护”,又有风景美如画的杨家溪与九鲤溪两大景区,还有各式户外拓展旅游项目,以及“生态蝴蝶园”“九品莲花塘”等一串配套项目。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农家乐、民宿、农业合作社也在积极向“互联网+生态旅游”转型……往日的穷村如今名声大噪,游客如织。数据显示,仅2016年一年,赤溪村便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696元。其中,仅旅游产业相关收入,便占据了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
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作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村,走出了一条谋求“百姓富、生态美”的独特发展之路。
2019年,赤溪村共接待游客27万人次,旅游相关产业收入达21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698元。赤溪村定下了到2021年底力争实现“235”目标,即村集体收入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游客50万人次。
(案例来源:《人民日报》、福鼎新闻网)
★脱贫启示
从单纯提供实物帮扶,到帮助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寻找发展方向,进而通过自强自立摆脱贫困,中国扶贫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转变过程。“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嬗变证明,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坚力量,动员、鼓励、引导贫困地区的群众大干、苦干加巧干,将自己的努力与国家的扶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发自然、人文资源,增强自我积累与发展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贫困的根源,实现稳定脱贫,走上致富大道,才能达成如期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与底线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