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里程碑,也是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石。农村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现阶段的国家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期待,是兑现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承诺的基本保障,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的必经之路。
一、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
小康社会是中国政府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小康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其内涵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断被丰富,并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温饱—小康—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从此“小康”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把小康列为第二阶段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设定的实现时间为2020年。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将其定位从工作目标上升为战略目标,突出了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过程向完成时态的战略转变,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进入决定性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标志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冲刺决胜阶段。从决定性阶段到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倒计时状态中一步步地被实现,一步步地被强化。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性节点目标,既意味着经过多年奋斗全体人民过上了殷实的生活,也意味着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打下了坚实基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含金量,将决定其在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地位。而要提高全面小康的成色和含金量,必须补齐脱贫攻坚这一突出短板。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小康,不能有一个人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举全国全社会之力,毅然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此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并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二、脱贫标准:“两不愁”与“三保障”
高脱贫标准是消除绝对贫困的保障。现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标准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还包括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收入标准。仅收入贫困线就能基本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消除极端贫穷和饥饿的要求。在食物方面,现行收入贫困线可以保障每人每天1斤粮食、1斤蔬菜、1两肉或1个鸡蛋的食物支出,能满足每人每天2100大卡热量和60克左右的蛋白质的摄入,能实现稳定温饱,基本达到“吃饱、适当吃好”的水平。贫困线所包括的非食物支出能够基本满足衣、住、用、行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需求,达到国际社会基于恩格尔系数所界定的温饱生活水平。总而言之,现行贫困标准使农户能够实现“不愁吃、不愁穿”。而且与国际通行的贫困标准相比,现行农村收入贫困线已高于世界银行极端贫困线。中国的贫困线按购买力平价指数计算约为每人每天2.3美元,是世界银行宣布的每人每天1.9美元贫困线的1.21倍。如果把贫困人口实际享受到的各类保障措施折算进收入,中国实际的脱贫标准比2.3美元的现行标准至少要高20%。因此当前的减贫工作建立于高贫困标准之上,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就可以解决传统意义上的“绝对贫困”。
多维度脱贫标准保障了全方面福利改善。虽然中国采用收入贫困线来衡量贫困状况,但是中国的扶贫目标从改革开放之始就没有局限于仅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产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多个维度目标在各个阶段的扶贫政策文件中一以贯之。《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出,要解决贫困群众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问题。相继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均强调扶贫目标包括改善生活质量的多维标准。特别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不仅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而且要求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均沿用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在脱贫验收中,收入标准之外的考核要求涉及多个方面,不仅注重个体的多维改善,而且注重个体所处环境的改善。除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必须超过2300元贫困线之外,还必须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等。“两不愁三保障”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相适应,突出了多维、可持续等特点。其中保障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要举措,安全住房是维持群众生产生活稳定的基本条件。此外,在贫困村的退出考核中,水、电、路、卫生室、文化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都是重要的考核指标。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以显著提高,贫困群体人居环境和外部发展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系统性的扶贫措施和高水平的脱贫标准,促进了贫困群体多维度的福利改善,为其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使脱贫农户能够实现比较稳定宽裕的生活状态,从而确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兑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www.xing528.com)
三、决心:必须全面实现的庄严承诺
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消除贫困的奋斗史,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共同富裕这个扶贫思想核心,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系列思想和策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摆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亲自挂帅、亲自督战,深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数十个贫困村,连续7年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多次强调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基于现实诉求和情理认知,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困标准以下。为此,中国动员了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汇聚多方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举措,使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一是建立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在继续采用区域瞄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到户到人的个体瞄准。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为区域重点,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解决“扶持谁”问题。二是建立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根据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量身定制扶持措施,实施“五个一批”帮助贫困群体脱贫,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三是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建立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责任制和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签订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四是强化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持续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创新金融扶贫政策举措,不断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五是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动员体系。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军队定点扶贫力度,强化驻村帮扶,选派优秀驻村干部增强扶贫一线力量,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动员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建立了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四、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群众生活水平得以大幅提高。由于区位条件非常不利、人力资本极度匮乏,总有一部分乡村和农户,涓滴效应难以惠及,包容性增长难以覆盖。因为老弱病残等而缺乏劳动能力与生活来源的人口依然存在,因为天灾人祸抗风险能力低的家庭和个人陷入生活困境的现象依然存在,因为资源禀赋不足而长期贫困的深度贫困地区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彰显共同富裕的特征,必须具有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短板,加大对重点贫困群体的帮扶力度,构建精准防贫机制,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防止已脱贫群体和边缘群体返贫致贫。要把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来建立长期减贫基础,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