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危机公关就是政府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在危机事件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控制和公关行为,是一种通过社会公众展开交流沟通以及协调,达到减少危机事件对社会造成的破坏的目的,从而维护塑造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从危机事件突发性、模糊性、灾害性与波及性等特点,以及政府公关活动特点分析,政府的危机公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紧迫性。危机事件因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如处理不当很容易瞬间“发酵”,影响政府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因此危机公关活动作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重要手段就显现出鲜明的紧迫性,要求政府机关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部署决策,及时分派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和各种物质资源以应对危机事件。
第二,复杂性。就危机事件来说,事件发生的原因、涉及人员、波及范围等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在危机发生时社会中关于危机的信息十分混乱。这就使得政府首先在明确危机的来龙去脉之前,将社会中的任何人都列为帮助的对象,绝不能触及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政府的危机公关活动并不能简单地由某一个部门具体担任,往往需要医疗卫生、安全、交通、消防、通信等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因此显得十分复杂。
第三,公益性。公共危机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因此维护公众利益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政府危机公关的根本目的还是维护社会集体利益,所以政府不能只考虑到维护政府形象,而是以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或避免损失为首要任务。也正因如此,公共性便成为政府危机公关与企业危机公关的主要区别之一。(www.xing528.com)
第四,多重性。政府危机公关首先影响的是公众,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了保护。其次影响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如果政府在危机面前畏手畏脚、软弱无力、相互推诿、漠不关心、置之不理或措施不力,自然会降低政府的威信。最后政府危机公关具有一定的波及性,它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或文化传播,严重时还可能会激化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人民群众的动荡。
政府借助传媒进行危机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危机中政府积极开展针对传媒的公关活动,与传媒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取媒体的支持和配合,即政府对传媒的公关;二是在对传媒公关基础上借助传媒实现对大众的危机公关,及时传递危机信息,阐明政府对策,消除社会恐慌,进而成功化解危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危机对于政府形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把“双刃剑”。政府危机公关的能力和艺术直接影响着政府形象的好坏。美国布什政府应对“9·11”事件就是一个经典的例证。布什在2000年的大选中是依靠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才最终获胜的,在执政初期言辞错误不断,被许多美国人批评为“简单”和“政治幼稚”,其政府前景不被看好。面对1812年美英战争以来美国本土遭受最严重打击的“9·11”危机,布什总统及其领导的联邦政府表现出了高超的危机公关能力,布什政府当机立断快速行动,布什不时出现在空军一号、路易斯安那空军基地、教堂和救灾现场,并精心设计4次富有感染力的讲话,加上得力助手切尼、赖斯、拉姆斯菲尔德、鲍威尔等人的协助,最终布什和联邦政府的能力获得了美国公众的高度评价。在“9·11”之前,只有51%的人认为布什的表现良好,而“9·11”之后,91%的美国公众认为布什政府表现良好。[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