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依据
粗放型的养殖模式是已有的旧的养殖模式,在这样的养殖模式下,将自然水域中的水引入养殖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将养殖废水直接排入自然水域中,由于在养殖期间投喂大量的饲料,未能被鱼类转化的部分将存在水体中,这样就会造成局部的富营养化,即面源污染。长期以这种模式养殖对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因此,若要保护渔业水质,就必须对养殖用水进行处理。而水循环湿地净化区则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水产养殖中,对养殖用水进行循环处理,形成零污染的水产养殖模式。
(二)主要建设内容
拟在2012年完成的水电路三通,建立水循环处理系统,在水处理系统中,种植相应的不同水生植物。规划交通方便的道路,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建设,并建立具有一定特色的看护棚,合理布局供电设施。养殖池是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生长的场所,应保证水产动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需在各个养殖区建立水循环处理设施,以达到养殖水质实现无公害、零排放的目的。
根据水生动植物的生理功能,科学合理的在示范基地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泼洒净水细菌。达到应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手段处理现代渔业带养殖用的水质实现零污染排放。
图7-6 污染水体形成的基本途径流程图
1.设计原则
(1)根据本项目的处理规模及治理目标,根据《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设计原则。(www.xing528.com)
(2)采用生化处理与生态系统组合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先进技术,达到治理稳定达标、投资少、处理费用低、运行管理可操作性强的效果。
2.工艺流程
本方案处理污水的主要成分是养殖污水,结合污水治理目标,以及我们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长期研究和工程化应用案例,本项目污水适宜采用生化处理和生态工程处理相结合的先进技术,达到水质治理。
3.构建健康养殖生态系统
为提高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自净能力,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了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以实现水体从“浊水藻型稳态”向“清水草型稳态”转换。
图7-7 水生态工程技术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