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探析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探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全人类的自由发展,提出了城乡一体的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三大差别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消灭城乡差别的途径是使人口和工业尽可能平均分布,现在工业的发展为实现这一途径创造了可能。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探析

(1)城乡一体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全人类的自由发展,提出了城乡一体的理论。他们指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消灭旧的分工。旧的社会分工的基础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劳体差别。这些分工把每个人局限在生产的某一部分里,束缚着劳动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使劳动者的身体和智力片面的发展。只有消灭了这三大差别,从而消除了旧的分工,也消灭了阶级,才能使每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恩格斯还阐述了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和消灭旧的分工以后的生产组织形式,“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劳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2)消除城乡差别的物质前提。在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三大差别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共产党宣言》提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而在此后几次出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写有序言的《共产党宣言》德文版中,把“城乡之间的对立”改为“城乡之间的差别”,消灭城乡的对立还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而是为以后消灭城乡差别所必需的一个步骤、一个过渡性措施。而消灭城乡差别,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当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前途时,则应当通过农业与工业结合、工业和人口尽可能平均的分布等来实现消灭城乡差别的结果。“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城市与乡村分离,工业与人口集中于城市,以至消除城乡差别的途径和措施,也不是自身充满了内在矛盾的。马克思总结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结果时,深刻论述了资本主义工业既加强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对立,又为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建立农业和工业新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www.xing528.com)

(3)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消灭城乡差别的途径是使人口和工业尽可能平均分布,现在工业的发展为实现这一途径创造了可能。现代大机器工业使农业和工业在现代先进物质技术基础上以发达的形式实行联合。大机器工业使劳动变换、职业更动和工人流动成为可能,这样就可以消灭旧的分工,使劳动者个人可以交替从事不同社会职能的活动,因而人口和工业都可以尽可能平均分布。从而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