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前,1944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人谢伟思谈话时指出:“中国农民的问题对于中国的前途来说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农业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就不能成功。”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又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此后,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 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逐步而又积极的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紧接着,在6月30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又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20 世纪50年代,毛泽东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现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地现代化。1961年3月,周恩来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各方面支持农业,有步骤的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这是第一次将此“四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2)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演进。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是在农业集体化完成、进入人民公社化时期开始的。
1958年后,我国进入了人民公社化时期。基于当时集体化的问题已解决,1959年4月,毛泽东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求农业机械化“四年内小解决,七年内中解决,十年内大解决”。此后一段时间,农业机械化几乎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同义语。
1971年12月,我国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讨论和拟定了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即“使我国农、林、牧、副、渔的主要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 以上。全国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到80 万台左右,手扶拖拉机达到150 万台左右,排灌动力达到6000 万马力左右,平均每亩施化肥80 市斤左右”。20 世纪70年代初,中国国民经济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影响面最大的仍是8.7 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1972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国家计委等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即四三方案),引进43 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到1982年,“四三方案”中引进的13 套化肥机械全部投产,据匡算,大致可以促进粮食增产2000 亿斤,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同时,从1966—1976年期间,国家对农林水气系统的基建保持在10% 左右,其中64% 用于水利建设。农民对大片农田进行平整规划,兴修水利,工程配套,扩大高产稳产农田。1975年与1957年相比,农田排灌动力机械增加55 倍,小型水电站从55 座增加到68158 座,机灌面积增加60% 。这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但为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为后来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1979年,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已有较大改善。和1952年相比,化肥施用量由30 万吨增加到5248 万吨,农机动力由25万马力增加到18191 万马力,农村用电由0.5 亿度增加到283 亿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3 亿亩增加到6.7 亿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从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出发,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概念。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五个一号文件,对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当时,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高潮,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0954 亿斤,增加到1990年的89248.6 亿斤,年均增长3.3%,高于前26年1.6 个百分点,近1.7 倍。1985年粮食由买难变为卖难。这一时期的开创与实践,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
进入90年代后,尤其是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4年,农业部首次提出了旨在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金农工程”,拉开农业信息化的序幕,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方向。此后,我国农业加大了新科技的研究、引进,农业科技水平进入了农业新科技示范、开发的阶段。在此期间,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推进,“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全面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商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乡镇企业的改制、改造,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以及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等新举措的实行,农业的高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在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畜禽特殊性状培育、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防治、农用设施工业、节水新技术、克隆技术、精确农业、改善生态环保、防沙治沙技术、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农业生物制品、农业信息系统、农产品加工新工艺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这为我国下一步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做了准备。与此同时,针对90年代初在我国迅速兴起的农业产业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20 世纪90年代后期,人口流动加大,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得到较大发展,农业也有了长足进步。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加上加入WTO 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我国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3个中央一号文件,基本形成了新时期的“三农”政策体系、制度框架和长效机制,这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从城乡工农协调发展的角度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党在这一时期的积极探索,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现代农业大发展。从1978—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由6095 亿斤增加到10928 亿斤,比1978年增长79.3%,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8 公斤,增长27.9% ;粮食亩产由1978年的168 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332 公斤,增长96.8%。与此同时,各类农产品的产量均获得大幅度提升,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成功地解决了13 亿人吃饭问题,创造了用世界9% 左右耕地养活世界20% 左右人口的奇迹。2010年与1978年相比,棉花增长175%、油料增长519%、糖料增长404%、茶叶增长450%、烟叶增长142%,水果增长32 倍多、肉类增长9 倍多、水产品增长11 倍多。整个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30 多年来不断增长,1978年为1027.5 亿元,2010年达到40497.0 亿元。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化肥、机械和灌溉作用功不可没。1978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是884.0 万吨,2010年达到5561.7万吨,增长529.2%,年均增长率达到5.9% ;1978年我国农用机械总动力为11749.9 万千瓦,2010年增加到92786 万千瓦,增长6.9 倍;1978年,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44965 千公顷,2010年增加到90000 千公顷左右,居世界首位。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再次吹响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向前推进的号角。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已不可逆转。当然,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时代课题,其艰巨性、挑战性可想而知,仍需继续探索。
(3)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党和政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从建国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党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论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实践经验也在不断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www.xing528.com)
通过60 多年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历程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中国发展农业现代化,必须要立足国情特色和产业特点,必须要面对现实的基础和条件,不能脱离国情,不能照搬照套。其经验可以归纳为:
一是必须始终把发展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马克思曾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创造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这并不能改变农业始终应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现实。经验表明,因忽视农业而导致农业衰退进而拖累整个国民经济的教训,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二是必须结合国情。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涉及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和社会制度等广泛领域的综合作用过程,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农业区域广阔、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要因地制宜,多元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是必须重视科技和现代综合要素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纵观农业发展历史,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是一部农业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农业机械、良种、化肥、农药、灌溉等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又带动了农业生产。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当前粮食产量连年增产,增产的60%都是依靠科技和现代要素的投入来支撑的,而不是土地、传统的农业技术支撑的。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技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无论是科技化还是商品化、集约化,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必须紧密依靠科技进步。
四是必须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表明,我们必须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寻求生产关系的盲目变革,或者是来求公、求大、求变,这是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那样会事与愿违的。
五是重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应当按照产业的特性来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现代农业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市场取向是现代农业采用新技术、发展农业新功能的动力源泉。
六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而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演进的。农业现代化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因此必须从合乎实际的逻辑出发,适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根据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并不充裕和区域差异较大的情况,要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成,也不能孤立地追求单一指标,必然有一个较长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
七是保护农民的权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作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什么时候在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维护农民民主权利方面做得好,什么时候农民的积极性就高;什么时候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发挥得好,什么时候农村发展活力就强、形势就好,农业就发展得好。
八是必须重视土地制度的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何种土地制度,直接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因此,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解除制度因素对农业的束缚也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我国需要尽快完善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体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和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九是对农业现代化本质规律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最初对农业现代化目标制定的明显教条化、理想化、简单化,认为只要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后来农业现代化又被认为是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今天农业现代化则被认为是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企业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研究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时,经常是根据对“几化”的理解,热衷于制定一个庞大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现代农业的目标,缺乏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合理安排,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