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在1937年首次提出的。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在科斯之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许多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前者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前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这种成本和代价与交易各方的产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后者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张五常改进和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他认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对这两种合约安排的选择,取决于由对代替物定价所节约的交易费用是否能弥补由相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澳大利亚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XiaoKai Yang,1991)则从劳动交易和中间产品交易角度区分了企业和市场,认为企业是以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1995年,他又进一步研究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际替代关系,取决于劳动力交易效率和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比较。
(2)团队生产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于1972年提出了团队生产理论。该理论认为,产品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是简单的组合,产品也不是由各个生产要素简单的相加,生产要素归属于不同的成员而不是个别成员。他们提出,企业的实质是一种合约结构,它拥有联合投入的生产、几个投入所有者、有一个团体是所有联合投入的合约所共有的;它拥有与任何投入合约进行再谈判的权利,在谈判时可独立于与其他投入所有者的合约;它持有残余权利,拥有出售这一集中的合约的残余地位的权利。(www.xing528.com)
(3)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20 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特定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内在联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揭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为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目标的一门微观应用经济学。由美国经济学家梅森( Edward. S. Mason)和乔·贝恩(J.Bain)创立。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在保护市场机制竞争活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即某一产业的产业组织性质,是否保持了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竞争压力以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是否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产业的单位成本处于最低水平。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体系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基本范畴构成,并且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从短期来看,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市场绩效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也有一定的反作用。不同学派的各种产业组织理论观点均是围绕这三大市场要素展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