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结构概念。农业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简单地说,农业结构通常是指农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组合方式及数量比例关系。
(2)农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农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一是生产力水平决定农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不同的农业结构是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不同程度的产物。进入到工业化时代以后,农业机械、化肥、良种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为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也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结构的地区差异。
二是人们的需求是农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根据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来安排农业生产,可以使生产的农产品较为顺利地进入到流通和消费领域,并实现其价值增值。人们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农业产业结构保持了多样性,人们除了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以外,还逐渐增加了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对这些需求由于存在着全部或者部分市场机制失灵,因而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使其农业的外部性内部化,使其农业结构满足农业多功能化的要求。
三是地理环境是农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地理环境中一系列资源的组成特点、时空分布及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了农业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决定了产业结构模式在地域上的差异性。农业生产严重地依赖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和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劳动力是农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先是相对地减少,接下来是绝对地减少,但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较高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可以更好地依据本地所拥有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使用现代的农业生产要素,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而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的高效农业产业结构。
五是资金投入是农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农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即资本对农业劳动力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逐步替代,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
六是科学技术是农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为提高农业各产业生产要素的功能和协作程度提供了依据和保证,加快了旧有农业产业部门的改造和新产业部门的建立,促使农业产业新格局得到实现。在现代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首先取决于应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的程度。
(3)农业结构的特点。
一是关联性。农业是提供初级产品和最终产品兼容的可塑性强的产业。农业结构是各种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尽管农业结构也可以适应各种需要而分解为许多侧面和层次,但仍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孤立研究某个侧面或层次只会获得局部的片面的结果。农业结构的相关性,要求我们要从整体出发,加强对农业结构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的详细研究,并在相互联系中进行系统性研究。
二是多层次性。农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无论从全国还是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企业考察,农业结构都具有多层次性。同时,不同资源禀赋的地区也具有不同类型的结构格局。农业结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层次划分越来越细。农业结构的多层次性研究,对于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利用农业各个行业的中间产品和副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三是动态性。农业结构受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的影响,随着这些条件的运动变化发展,农业结构也会随着运动变化发展。但是,农业结构总是具有一定的相对合理性和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各种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调整农业结构,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既要注意农业结构的相关性、多层次性、动态性,又要保持农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这样才能使农业结构经常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四是综合性。农业结构的形成受资源、人口、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诸多因素的相互制约使得农业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结构调整变迁又需要多因素的综合变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既要考虑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也要考虑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使其发挥综合优势。
(4)农业结构的构成和演进。
一是农业结构的构成。农业结构主要由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等构成。通常以农业总产值构成、农业用地构成、农业播种面积构成、劳动力及资金占用构成等经济指标来反映。农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从表象上来看,农业结构的变化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和选择,但实际上始终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具有客观性。只有当人们的主观判断符合客观规律的时候,其选择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二是农业结构的演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结构的变动具有如下趋势。
第一,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从食品的需求弹性看,较为低级食品(主要是植物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高级保护性食品(主要是动物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因此,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较高级食品的需求将与日俱增。需求变化必然引起农业结构的变化,即从种植业为主向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再到以畜牧业为主的逐步过渡。(www.xing528.com)
第二,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加大。随着人们需求从低级食品向高级食品的转换,畜牧业得以较快发展,进而导致对饲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种植业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饲料的同时,饲料作物的栽培迅速增加。种植业由原来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代表的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以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为格局的三元结构。
第三,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对棉花、天然橡胶、糖料、药材等原料性经济作物的需求逐步增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水果、花卉等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使得种植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可能好于一般粮食作物,引起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第四,农业区域专业化与产业集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在区域上出现了专业化。在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基础上,还可能会出现农业产业集聚。农业区域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发展可以产生诸多效应,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产品增值和就业增加效应、资源及生产要素凝聚效应、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协同效应、一二三产业融和效应、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效应等。
第五,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政策。在所有的农业部门中,粮食生产部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人们只有满足了粮食的需求之后,才有可能用多余的耕地、劳力和生产资料来发展粮食以外的其他生产部门;畜牧业及渔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粮食及饲料发展的基础之上;粮食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当粮食生产在农业中的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等情况下,很多国家都对粮食生产采取保护性政策措施。
第六,林业发展受到国家的保护支持力度最大。森林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文化功能。森林经济功能的发挥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的投资才能见效,其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发挥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并且人们普遍认为森林覆盖率达到30% 以上,有利于农业形成一个稳定的自然生产环境。因此,对林业的支持和保护,稳定和增加森林的覆盖率,使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符合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需要,成为很多国家的政策取向。
(5)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农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使农业结构的效率、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和发展的范畴,这要看农业结构的状况是否与客观要求相适应。所谓相对是就空间来说的,即农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而言的。所谓发展是就时间来说的,即农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而言的。合理的农业结构,有利于发挥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保持相对协调和稳定,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还能满足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
虽然农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多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而言,判断农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农业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农业的自然经济资源条件相适应。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作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则为合理利用;反之,则为不合理。
二是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改善优化生态环境,可以直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率,增加农业产出,合理的农业结构应该能保持和建立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反之,则为不合理。
三是更好满足社会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农业来说,就是要使农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农产品需求的结构和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农业结构不断作出相应调整,使其能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四是农业内部协调发展,农业效益显著增加。合理的农业结构应该是农业各部门获得协调发展的结构。只有遵循农业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才能实现相互间的协调发展。比如,林业能对其他各生产部门的正常生产提供保护,但这种保护只有当森林覆盖率达到一定比例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有效。因此,任何破坏农业各部门间有机联系的行为,均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趋向不合理。
以上这些评价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在评价农业产业结构时,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同时,评价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不能只从微观进行分析,还要从全局出发,整体上进行宏观考察,只有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才能做出科学判断。
(6)中国农业结构的特点。
一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业结构。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结构比较单一,呈现出“三为主”和单纯追求产量目标的特征。目标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解决粮食问题和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以粮为纲,不顾及农业结构的内在联系,不顾及自然生态环境,单纯地追求高产出。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从部门序列结构看,比例关系不协调。在整个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牧业、副业、渔业比重过小;在林业内部,用材林面积过高,经济林木面积过小,1978年用材林占森林面积比重为80.3% ;在畜牧业内部,十分重视养猪,轻草食动物牛、羊、兔等;在渔业内部,重海水品,轻淡水品。第二,从资源利用结构看,资源利用不合理,地区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第三,从经济运行效果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下降,农产品供给全面紧张。
二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业结构。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突破“以粮为纲”的束缚,逐步形成农林牧副渔共有的复合型结构,并不断演化的动态特征,这一过程又是不断调整农业结构的过程。总体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农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成为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第二,农业结构从封闭的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多元结构转变;第三,在种植业结构中,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经济作物有了较快发展,饲用作物种植迅速增长;第四,农业各部门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第五,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农产品商品量大幅度增加,农村由产品型向商品型进而向市场型产业结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