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劳动力概念
农业劳动力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其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其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2)农业劳动的重要作用
劳动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在任何社会的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与自然界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农业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而农业劳动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农业劳动具有能动性。即它是在农业生产力各要素中,唯一具有活力和发展最快的。从人类产生以来,自然界的变化可以说是很小的,而农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认识的加深,有了极大提高,而且正是农业劳动力的不断提高,才使农业和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自然界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可以急剧增加。
3)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农业劳动力主要是投入农业生产,由于农业生产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生产,因而农业劳动具有特殊性。(www.xing528.com)
(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人们的劳动必须遵循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生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人类劳动的需要量不同,人们要按照生产对象本身自然生长规律的要求,在不同的时段及时投入劳动,否则就会耽误农时,影响生产。
(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由于自然条件不同,不同地域往往只能经营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生产项目。由于适宜条件的地域差异以及空间上的位置固定性,使得农业劳动不得不在广大空间上分散进行,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3)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农业劳动不像工业生产那样分工细致,不可能由一个劳动者常年固定在同一农活上进行同一种劳动。农业发展应走专业化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的道路。农业生产包括众多的生产部门和项目,即使同一项生产项目,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和作业方式,使农业劳动具有多样性。
(4)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农业生产的周期比较长,每个生产周期由许多间断的劳动过程组成。各个劳动过程一般不直接形成最终产品,而要等整个生产周期结束以后,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才能体现出来。但各个农业劳动过程却相互关联,上一个劳动过程的质量对下一个劳动过程的质量或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以致影响最终的生产成果,甚至给下一个生产周期带来影响。加上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从而使农业劳动的最终成果或效益具有不稳定性。
农业劳动的特点,将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变化。充分合理地使用农业劳动力资源,必须适应农业劳动力的特点,以利于确定正确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农业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