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热资源。一是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基本同季,夏季光、热、水共济。我国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占国土面积的71%,适宜各类生物的生长。东部地区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热而多雨,使一年生喜温作物能种植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北部,有利于扩大喜温作物种植面积;但冬季过冷,却使越冬作物、多年生亚热带植物的种植北界偏南。二是热量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气候灾害频繁。东北北部的早霜、冻害与南方地区的倒春寒、寒露引起作物大面积减产;黄淮海地区旱灾严重,受旱面积占全国受旱面积的一半以上;洪涝灾害则以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严重,受灾面积占全国水灾面积的3/4 以上;草原牧区容易受到雪灾、缺水影响。此外,连阴雨、台风、冰雹影响范围也较大。三是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强烈,地方性气候明显。中国多山,非地带性影响超过地带性影响,不同山系、山体结构形成不同的垂直带分异和地方性气候。如地处低纬度的云南省,在不到10 个纬距的范围内随高度相继出现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特征。四是光、热、水匹配不协调,地区差异显著。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严重不足,水热极不匹配,水成为最稀缺的资源;青藏高原光能资源最好,是全国辐射最高区,但热量条件最差,光热极不协调,温度限制了光能的利用。全国东半部光、热、水匹配比西半部协调,但地区差异也很显著。东北北部热量偏少,华北地区与黄土高原水分不足,四川盆地与贵州高原光照条件最差,云南高原冬季热多水少,江南地区夏季少雨、伏旱普遍。
(2)水资源。水资源是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中国是一个旱、涝、渍灾害频繁的国度,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治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降水偏少,水成为大部分地区的限制因素。中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全球陆地平均降水量约少19% 。据农田水分盈亏平衡结果,秦岭至淮河以北广大北方地区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约占国土70% 的土地,水分处于不同程度的亏缺状态。水资源成为气候资源组合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二是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单位耕地面积水量较少。中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于28124×108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7115×108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488 m3,约为世界的1/4,按实有耕地约1.33×108 hm2 算,每公顷占2.1×104m3,约为世界的60%。三是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西北部内流区面积占全国的35.4%,水资源只占全国的4.6%,东南部外流区面积占64.6%,水资源占全国的95.4% 。南北差异也很大,南方水多(占全国水资源的81%)地少(土地占全国的36.4%,耕地占全国的54.7%),北方地多(土地占全国的63.6%,耕地占全国的45.3%)水少(占全国水资源的19%),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地区分布不匀,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因而限制了许多地区光、热和土地资源生产效率的发挥。四是泥沙淤积严重,增加了江河防洪的困难,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全国平均每年进入河流的悬移质泥沙约为35×108t,其中约有20×108t 淤积在外流区的水库、湖泊、下游河道和灌区内。
(3)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一般指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提供基础和主要营养来源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用于农业生产的那部分和沿海滩涂。中国作为一个多山国家,宜耕土地资源比重小,加之人口众多,人地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化农业体系是其根本出路。一是土地辽阔,类型多样。根据《中国1∶100 万土地资源图》记载,土地资源类型达2700个左右。如此多样化的土地资源类型,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二是类型结构不合理。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林地数量少,质量较好;草地数量多,质量差;水域资源较丰富,质量较优。在国土总面积中,目前难以利用或不能利用的土地占29.1%,城镇、道路、工矿、居民点用地约占2.8%,已利用或可利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土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1990年年末耕地实有面积在1.33×108 hm2 左右,仅占13.94% 。其中一等耕地占41.3%,二等耕地占34.5%,三等耕地占20.5%,不宜农业耕种的耕地约有507×104hm2,占3.7% 。耕地质量较差,具有各种限制因素的耕地占全部耕地的比重达59.6% 。林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2.49%,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22% 的水平。在现有全部林地中,一等林地占65%,二等林地占27%,三等林地占8% 。草地资源中,天然草地约为3.93×108 hm2,其中可利用草地约为3.23×108hm2,另有人工草地约670×104hm2,共计约4×108hm2,占国土面积的41.82%。其中一等草地占12.85%,二等草地占38.93%,三等草地占47.86%,不宜放牧草地约占0.36% 。内陆水域约为0.18×108hm2,占国土面积的1.8%,是世界上内陆水域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70% 分布在东部,为淡水体系,水热条件好,适宜鱼类生产;30% 分布在蒙、新、青、藏,主要为咸水。海域约为354.73km2,大陆架面积为148×104km2,供捕捞生产的渔场约为281×104km2。三是后备土地资源中,宜农荒地数量少,质量差;宜林地数量多,质量较好。后备耕地资源约有0.36×108 hm2,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其次是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和东北地区。这些后备耕地,质量大多较差,开发利用难度大。其中,农业利用无限制或轻微限制,不需或略需采取改良措施即可开垦,并可建成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一等地,仅占8.91%,受一定限制的二等地占22.5%,受较大限制的三等地占68.58% 。宜林的后备资源,共约有1.3×108 hm2,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江南的丘陵山区。后备林地资源质量较好,一等宜林地约为10.61%,二等宜林地约为51.72%,三等宜林地约为37.67% 。四是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别显著。东南部季风区,水热丰富、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较高,集中了全国87% 的生物产量和92% 左右的耕地、林地,95% 左右的农业人口和农业总产值,是中国重要的农区、林区,而且也是畜牧业比重大的地区。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地面积大,草地多,耕地林地少,土地自然生产力低。青藏高原日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低。五是土地退化严重。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发生土壤侵蚀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潜在性洪涝威胁加重,土地沙漠化继续发展,草原生产力普遍降低,以及工业“三废”对土地污染加剧。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80×104km2,占国土的19%,年土壤侵蚀量达50×104t。其中,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达43×104km2,占总面积的81%,年土壤侵蚀量达23×108t 左右。沙漠化面积为17.6×104km2,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约为15.8×104km2。草原退化面积已达0.87×108hm2。中国受洪涝、盐碱危害的耕地约为0.2×108hm2,另外,耕地受工业与农药污染的达(0.126-0.16)×108hm2。六是土地与人口矛盾尖锐,土地资源承载力长期处于临界状态。预计21 世纪30年代人口将接近或达到15 亿大关,人均耕地下降到0.08 hm2。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日益突出。
(4)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的各种动植物与微生物。它包括人工培育的和野生的,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畜禽、鱼类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十分繁多。中国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且第四纪冰川作用远不如欧洲同纬度地区那样强盛广泛,因此生物所受影响较小,种属特别繁多,陆栖脊椎动物有2290 多种,占世界总种类数的10.9%,海洋生物有3000多种,高等植物有27150 多种,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在这些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中,还有许多特有、稀有或珍贵的种类。这些资源,很多可用于食物、医药工业、原料、观赏、环境保护等,并可为动植物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另外,中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活动中,还培育出大量适应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农作物、林木、畜禽和家鱼等优良品种。(www.xing528.com)
(5)社会经济资源。农业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力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它主要包括人口和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城市工业、运输、邮电等发展状况、农业资金条件、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政策等。一是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剩余状况严重,文化素质低。中国人口基数大,2000年人口普查总数为12.6583 亿(不含台湾),占世界人口的21.5%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8 人,而世界平均为每平方公里39 人。人口密度大且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大,“瑷辉—腾冲”线东南区域,国土占全国的43%,人口却占全国的94% 。农村人口比例较高,2000年为63.91% 。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全国8507 万文盲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达到小学文化的只占44.1% 。从劳动力来看,中国是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20 世纪末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达70% 左右。中国劳动力剩余状况严重,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占绝大部分,这将成为农村生产率提高的严重障碍。二是大部分地区物质技术基础薄弱,装备水平较低。化肥总量不足,土地资源养分严重赤字。据“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估计,1985年全国土壤养分赤字占需肥量的32.98% 。其中氮肥缺5.49%,磷肥缺39.78%,钾肥缺61.13%,而磷肥、钾肥生产比较落后。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解放以来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了300 多倍,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总体看小型农机具购买重复、大型机械动力使用较低。三是城市和工业发展水平低,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对农业生产支持和辐射不够。1949年以来,城市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工业体系。但在工业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积累等方面,农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和牺牲。而城市工业体系本身素质不高、内部结构失衡、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存在,使城市工业对农村的支持和辐射能力很差,不能大量吸收劳动力,不能形成足够的农业投资,因而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后,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但由于诸多条件的影响,前几年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萎缩。中国特别是中国农村的运输、邮电事业仍然比较落后,使得物资、人员和信息交流受到较大限制,许多地区的资源优势无法形成大批量的商品,生产要素组合难以优化,市场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四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就目前来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很不适应,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虽然在我国农民的创新实践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一些地方探索规模经营模式,但在大多数西部地区进展仍然相当缓慢,需要循序渐进抓好落实。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资源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资源总量大,而人均占有量小。二是优质资源比重较小,劣质资源比重较大。三是资源种类齐全,组成结构良好。四是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南多北少,农业生物资源丰富度由东南到西北递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