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党和国家农业政策的引领、重大战略的实施和制度创新的驱动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西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差距逐渐拉大。随着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西部地区紧抓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从2000年到201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 亿元增加到66868亿元,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6055 亿元,年均增长19.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 亿元增加到4.97 万亿元,年均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97 亿元增加到23039 亿元,年均增长15.4% ;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72 亿美元增加到915 亿美元,年均增长20.9% 。比如安定区,2015年农业总产值为231294.45 万元,比1985年的11322.97 万元增长了20.4 倍;农业净产值1985年只有7153.5 万元,1990年达到1 亿元,2013年突破10 亿元大关,平均两年增长近1 亿元(见表2-9)。
表2-9 1985-2015年安定区农业总产值和净产值单位:万元
注:据安定区统计资料整理。净产值栏1998——2002年为商品产值;2003年以后为增加值。
虽然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2000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 是4624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54 元;到2010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 是22476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16 元。10年时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扩大了5062 元。截至2015年年底,西部地区GDP达到14.5 万元,却仅占全国GDP 总量的20.1% 。据宜居城市研究室调查分析,在2016年人均GDP 低于3000 美元的19 个贫困城市组中,除了东部省份安徽有2 个地市之外,其余17 个贫困城市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甘肃省最多达到6 个,其中定西市(安定区所在市)和临夏州排名倒数第二和第三,人均GDP 分别是1765.98 美元和1778.25 美元(见表2-10)。全国还有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32 个贫困县、12.8 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575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大部分仍然分布于西部地区。
表2-10 2015年中国最穷地级市排名
注:宜居城市研究室(www.elivecity.cn)
(2)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产业结构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于发展商品农业、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目标由追求产量最大化向效益最大化转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相继凸显。“十二五”时期,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着力抓好重点区域发展。一手抓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壮大,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支持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先后批复了甘肃兰州、陕西西咸、贵州贵安、四川天府等一批国家级新区以及宁夏、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出台了支持陕甘宁、毕节、左右江革命老区以及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特困民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积极推进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勐腊(磨憨)、内蒙古满洲里、二连浩特等5 个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工作。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落实对西部地区企业减免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推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物流为代表的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农业产业结构改善方面,2000年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22.3∶41.5∶36.2,2010年变化为13.1∶50.0∶36.9,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但与全国10.1∶46.8∶43.1的比例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仍然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具体来看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一、二、三产的比重2000年为39.4∶25.6∶35;2010年为23.4∶25.2∶51.4;2015年则为18.7∶28.1∶53.2。近15年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然不尽合理,一产比重明显偏高,二产比重明显偏低,三产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空前。以安定区为例,1986年到199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74.2%提高到80.7%,其中,夏秋比由70∶30 调整为66∶3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由8.7%增加到12.9%,粮经比由89∶11 调整为86∶14。从2000年开始,安定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减粮增经、压夏扩秋。2001年,粮经比调整为78∶22,夏秋比调整为27∶73;201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达到89.1%,其中夏秋比为14∶86;更加适应当地春旱秋雨的自然规律。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调整为10.8%,粮经比为89∶11;更加符合商品农业、市场经济的要求(见表2-11)。1986年和2010年虽然粮经比相同,但粮食作物的种植内部却进行了较大调整,由原来以小麦为主的夏粮种植、保证口粮供应,转变为以马铃薯为主的秋粮种植、实现商品化,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化。但是,依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市场行情变化,西部地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特别是在供给侧,农业质量、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研发、应用仍然是短板。
表2-11 1986—2010年安定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摘年统计表(www.xing528.com)
注:据安定区统计资料测算。
(3)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始终把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能源、通信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基本保障,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得到了根本改观。从2000年到2010年,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铁路、公路通车里程分别是10年前的1.5 倍和2.8 倍,电力的装机是10年前的5 倍。从新中国成立到1999年的50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为3.6 万亿元,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0年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20 万亿元,相当于前50年的5.5 倍。西部农村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90 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00 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0 多亿立方米。2011—2015年,新开工建设了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127 项,投资总规模2.72 万亿元。新建铁路1.2 万公里,新建公路21.5 万公里,建成了四川亭子口、小井沟、贵州黔中、西藏旁多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重点骨干水源工程以及重点流域治理工程,解决了数千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和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发展环境得到逐步优化,自我发展的条件和能力逐步增强。
但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发展潜力相比,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西部地区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科技、基层组织服务设施十分欠缺,基础设施条件的不足仍然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但生态形势仍然严峻。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化的无机能源投入较少;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污染相对较小;加之地域辽阔,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均优于中东部地区。这就给西部地区发展绿色或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始终紧紧抓住生态环境建设不放松,重点推动五大生态区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生态文明试点工作,启动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了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继续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西南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西部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以巩固。西部开发前10年,生态建设规模空前,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西部地区退耕还林面积达2.4 亿亩,退牧还草面积达6.8 亿亩,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0.32% 提高到17.05%,提高了6.7 个百分点。
但是生态脆弱和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完全遏制,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农业面源污染等已经成为削弱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问题之一。
(5)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问题依然较多。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着力抓好城乡统筹和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始终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方针,统筹推进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00-2010年10年间,中央在西部地区先后组织了50 多项专向性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近1000 亿元,西部地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大大提高,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7 倍和2.3 倍,贫困人口减少近60%。“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1.2%,分别高于全国0.2 和1.0 个百分点。同时,西部地区同东、中部地区之间互动合作关系向广度和深度进展,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西部人民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
但是,城乡公共服务失衡,农村教育弱、看病贵、文化生活贫乏、体育设施奇缺、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极大地制约着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6)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西部开发前10年,国家安排西部地区水利投资1270 亿元,年均投资增速达21% ;国家投资280 多亿元,解决了西部地区9400 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国家安排西部退耕还林资金补助1183 亿元;安排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央投资2172.2 亿元,占同期全国投资的57.1% 。农业部在西部地区安排资金694 亿元,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养业良种等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良种补贴等财政补贴补助项目;国家六成以上扶贫资金向贫困地区相对集中、贫困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倾斜。2011-2015年,中央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98 亿元,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教育、科学、卫生、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力地支持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但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加快脱贫攻坚、环境污染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建设步伐,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基层组织等社会建设力度,资金投入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仍需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