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 世纪以后,现代农业科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人们把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分为四个大类,即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这四大类可以归纳为三个大的研究领域,即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农业机械、工程科学;农业生物、环境科学。
西方现代农业经济研究深受相对独立发展较早的德国农业经营学派思想的影响。20 世纪初期,艾列波的著作《农业经营学泛论》,发展了农业经营经济学;T·布林克曼集德国农业经营经济学之大成,围绕农业集约化和农业经营制度两大主题,论述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投资收益界限、部门配合理论以及生产规模等问题,应用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农业集约度和农业经营制度变革的各种主要因素,使当时以农业经营经济学派为代表的西方农业经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并为当代生产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经济研究颇为活跃,农业经济学者各有侧重地分别对农场经营的理论与实务、农产品的价格和运销以及土地经济、农村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924年,伊利(R ·T·Ely)和莫尔豪斯(E ·W·Morehouse)发表《土地经济学原理》,论述了涉及土地经济学的各种问题,是最早和影响最广泛的土地经济学著作之一;泰勒(H · O · Taglot)的《农业经济学概论》和博伊尔(I · Boyle)的《农业经济学》,都是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重要著作;1926年,布莱克(J ·Black)出版了《生产经济学导论》,运用近代经济学中常用的数量分析法,对农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着重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证,强调进行农业生产经济的理论研究时要能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注意做好动态的考察。
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农业经济研究方法的出现,丰富了微观农业经济研究的方式方法,为农业经济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现实依据。如,黑兹(W ·M ·Hays)、韩德(T ·F ·Hunt)以“农家访问法”“个案法”研究农场管理;华伦(G ·F ·Warren)用“调查法”探寻农场经营成败的原因;司皮门(W·J ·Spillman)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农场资料;邦特(G ·A ·Pond)与达波(J ·W·Tapp)创立“农场预算法”计划,预测农场的生产费用和收入等等。
经过20 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也发生了变化。30年代的霍莫兹(C ·L ·Holmos)研究农场生产与外部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舒尔茨(T ·W ·Schultz)发表了《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将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加以考察,运用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解决农业收入低和不稳定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20 世纪50年代,西方农业经济学的新发展,表现在更加系统地运用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应用数学方法,包括应用电子计算机来分析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奥托林巴(Eotremba)和杜恩(E ·S·Dunn)从动态多因素分析方面继续进行了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1953年,黑迪(E·O·Heady)运用微观经济学和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的各种新成果进行研究,发表了《农业生产经济学与资源利用》,他的农业生产经济规定了精密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系统引入生产函数和线性规划,使农业生产经济学成熟和完善起来。1954年,W ·A ·刘易斯发表了《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强调了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对现代部门积累资本及扩张的重要意义,从而把经济发展当作二元结构一元化的结构转变过程。当时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既然经济增长长期有利于结构转变,那么资源快速由农业向工业转移,就是恰当的经济发展战略(张培刚,1984),这种早期观点的局限在于,没有认识到农业生产要素大量流入工业部门会导致农业发展迟滞,农业的衰落不仅无法使经济发展到达二元经济一元化的“刘易斯拐点”,还会使其掉入“李嘉图陷阱”,阻碍工业化进程。(www.xing528.com)
1964年,费景汉和G ·拉尼斯发表了《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进一步扩展为更加严密的宏观总体发展理论。同年,舒尔茨发表了《改造传统农业》,提出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系列建议。1967年,乔根森(D ·W·Jorgenson)发表了《剩余农业劳动和二元经济发展》,提出了与舒尔茨含义相同的新二元经济模型。
20 世纪70年代后比较流行的代表性的著作和研究有,美国约翰·W·戈德温在其所著的《农业经济学》中研究各种有限资源在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及消费等用途方面的分配;英国M·厄普顿的《农业生产经济学与资源利用》等。
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农业经济学者提出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来增加生产,以便使农业技术达到最大限度效率的农业操作基本思想。农业自由化理论和农业震颤理论则主要分别是围绕关贸总协定和乌拉圭谈判的争论、针对石油危机对农业的影响形成的。
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WDR,1982)《农业和经济发展》发表后,农业发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更是燃起了全球对农业政策研究的兴趣。该报告指出,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对发展具有多方面贡献,作为一项经济活动、一种谋生手段、一个环境功能或环境服务的提供者,农业成为促进发展的独特工具。该报告分析了农业在三类经济发展不同程度的农业地区发挥的不同功能:在传统的农业国,农业是增长的主要源泉,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32%,这类国家总计有4.17 亿农村居民,主要居住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转型中国家,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仅为7%,但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滞留在农村,农业发展是减贫的重要手段,这类国家总计拥有22 亿多农村居民,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太平洋地区以及中东和北非;对于已经城市化的国家,农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更低,平均为5%,贫困人口主要是在城市,这类国家共有2.55 亿农村居民,大部分分布在拉美、加勒比地区、东欧和中亚。由此可见,对于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的传统农业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转型国家和已经城市化的国家中,虽然农业的直接经济贡献不断降低,但农业在减少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又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的环境功能也越来越得到重视。Dethier,and Effenberger(2011)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农业收入的提高、就业的增加以及为城市部门提供价格合理的食物,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整体收入的提高,还可以为减贫做出重要贡献。在低收入国家,60% 的劳动力都受雇于农业,农业产值在GDP 中所占比例达35%,而在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为9%,高收入国家为1%。全世界有55 亿人生活在欠发达国家,30 亿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是86% 的农村居民的生计来源,75% 的穷人居住在农村地区且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农业在低收入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成为国家发展的引擎并担当转型国家减贫的有效工具。
人们对农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关,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偏重于早期的倡导工业发展优先、不均衡发展战略(Nurks,1952;Hirschman,1957);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理论也转变为越发注重农业的作用,倡导均衡的发展战略(Johnston and Mellor,1961;Johnson,1997)。此后,农业在经济发展中长期居于基础性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达成了共识,除了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四大贡献,即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外(Subrata Gatak,Ken Ingsent,1987),农业的多功能性,如社会功能、环境功能等(WDR,2008),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综上所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地位和功能演变的一般规律可以表述为:在低收入阶段,农业为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做出重要的经济贡献,表现在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产品、资本、劳动力、市场和外汇贡献;在经济从低收入阶段迈向中等收入阶段的过程中会面临经济发展的“李嘉图陷阱”,而避免这一陷阱的根本做法为,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本国的工业化提供足够的粮食;在经济发展至中等收入阶段时,一国往往面临严峻的“相对贫困”问题,而农业作为减贫的有效工具,能够很好地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农业又有着重要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当经济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提高农业人口收入,而由于工农生产力之间的差距,仅仅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经济增长很难减小。因此,进行农业制度创新是促进农业人口增收、缩小贫富差距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向上发展的前提;当经济最终进入高收入阶段,农业的贡献则表现得更为多样,农业的产品贡献将再次凸显。除此之外,农业的多功能性,如生态功能、服务功能也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