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米惜败10亿赌约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董事长雷军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定下五年“10亿赌约”,约定以营业额定输赢。2019年3月19日,小米集团公布的2018年业绩公告中披露,小米于2018年实现总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而此前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预计2018年营业总收入2000亿元~2010亿元。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雷军将会以200多亿元之差输掉赌约。
然而,这两家中国企业,一家是以知名的传统制造业为核心“中国制造”企业,一家是以创新模式闻名的智能硬件为核心产业的互联网公司,两者之间存在众多差异。人们一方面质疑此赌约的实质意义,另一方面又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二)奋起直追的5年
图19-1 2013~2018年小米与格力营业收入对比(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格力电器年报
单从营收数据来看,2018年小米营收没有赶上格力。小米的确输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这5年来小米的发展成果。立下赌约的2013年,小米集团全年营收仅为316亿元,格力电器营收约1200亿元,二者相差近900亿;2018年小米集团全年营收达1749亿元,是5年前的5.83倍;格力全年营收为2000亿元,较5年前仅增长66.67%。两者之间增速的显著差距,反映出来的是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www.xing528.com)
2013年7月末,小米正式带来了首款红米手机,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极高的性价比,终结了“中华酷联”四大国厂的历史。2015年和2016年,小米曾经历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雷军为了重振小米,重新调整集团的内部架构,亲自负责研发和供应链;渠道方面则由林斌大规模开展线下店,发力印度市场。经过雷军亲自操刀改良后的产品研发,小米MIX、小米6等口碑佳作重回大众视线,小米销量大爆发;小米之家的线下门店也在林斌的带领下越开越多;小米生态链布局日趋完善。
图19-2 小米集团的商业版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三)众多疑问引争议
2018年7月9日,已经经过了A至F轮融资的小米集团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联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首家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上市企业。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信息,自称是互联网公司的小米上市前存在巨额亏损,但仍成功上市。亏损巨大的原因是由“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相关的会计处理造成的。上市后,小米的市值与股价也在一路下跌,一时间巨额的亏损、“同股不同权”“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最近和格力赌约到期再度把小米推向热搜,大家纷纷讨论有关小米争议的话题,为何亏损这么多还能成功上市,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究竟怎样影响利润,为什么小米要采用“同股不同权股票”,小米究竟更具有制造业公司属性还是互联网公司属性,如果赌约继续,谁会更优秀?在这些争议及疑问的追索下,小米集团的雄心得以凸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