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反垄断策略

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反垄断策略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网络经济的特征导致网络企业通常会采用渗透定价这一竞争方法,在传统经济中,反垄断法会将这一竞争方法直接认定为典型掠夺性定性行为,并对企业竞争行为进行禁止,但是在网络经济中,这一竞争方法,是网络企业普遍运用的手段,这便给反垄断法对这一行为的判断带来了难题,无法确定是否应予以禁止。

垄断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为解决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垄断问题,各国也积极制定了反垄断法。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经济迅速发展,各种网络企业相继出现,网络竞争愈演愈烈,并出现了一系列垄断问题。由于其领域特殊,具有新的经济特征,因此,反垄断法在这一领域的适用性,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思考。

1.反垄断法在网络经济中面临的挑战网络经济具有互联性、网络外部性、网络锁定规律、兼容性需求等经济特征

在网络经济中,技术的更新速度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些与传统经济具有较大差异性的特征,也使反垄断法在其中的应用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网络经济的互联性、网络外部性等特征,使反垄断法在一些基本问题的界定上遇到了障碍,例如网络企业市场支配地位的确定、网络经济中相关市场的界定等。其次,在网络经济的正反馈机制作用下,企业所采用的经营策略也会对反垄断法的应用产生影响。例如网络经济的特征导致网络企业通常会采用渗透定价这一竞争方法,在传统经济中,反垄断法会将这一竞争方法直接认定为典型掠夺性定性行为,并对企业竞争行为进行禁止,但是在网络经济中,这一竞争方法,是网络企业普遍运用的手段,这便给反垄断法对这一行为的判断带来了难题,无法确定是否应予以禁止。

2.网络经济的反垄断法规制指南

(1)以技术创新为规制目标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有低资本、高科技含量、进入市场速度快等特点。网络经济主要以信息产品为支撑,而这一产品实质上为知识产品。众所周知,知识产品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在网络经济下,网络企业要想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实现技术的持续创新,这也是网络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方式。例如淘宝、百度、新浪等互联网企业,都是依靠技术创新,才在短时间内便实现了成长壮大,互联网经济,也在17年内便达到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仅四年,用户便超出了五千万。而同一规模下,电视机所用时间为十三年,电话机所用时间为五十八年。网络经济中的垄断企业,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群体和经济效益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此可见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应将其定为反垄断法规制的目标。在网络经济中,国家可以将这一目标作为反垄断规制的衡量标准。若是网络企业因自身技术的不断创新而得以壮大发展,则不需要对其进行规制,若是网络企业通过限制其他企业技术创新而进行发展,则需要对其进行反垄断规制。例如在微软公司涉嫌垄断的审判中,因微软公司是基于不断的技术创新而占有市场90%的份额,所以不予以规制。但是其捆绑IE浏览器的行为,限制了其他企业的创新则需要进行规制。

(2)以特定垄断行为作为规制重点(www.xing528.com)

网络经济下反垄断规制应具备与之相对应的规制重点。网络经济具有自身的特点,使网络市场中产品份额和市场支配力不断提升,极易形成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市场垄断十分突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网络市场竞争中,网络企业所采取的一些竞争策略在传统市场上,会是典型的掠夺型定价,但是在网络市场中却是网络企业普遍运用的竞争策略。例如微软不会为下游软件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以至于其产品与操作系统不兼容等。而在竞争策略的运用中,企业有可能采取技术创新、限制竞争等方式,也有可能是限制其他企业创新。因而,在反垄断法规制中,应抓住规制重点,将网络企业特定垄断行为作为终端进行规制,例如捆包销售、滥用标准等。

(3)遵循跨市场、跨地区规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下,信息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递,这样极易导致网络经济垄断的全球化。例如英特尔,在网络经济市场中,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计算机微处理器芯片市场。因而,在反垄断法规制中,应加强对跨市场、跨地区规制要求的重视,通过双边协议或是在国际机构的协调下,进行双边认定,并建立相应的反垄断规制互助执行机制,实现全球规制,以保证规制效果。

【注释】

[1]韩耀.网络经济学: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8—1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