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员参与原则的理解
在ISO 9000:2005中“全员参与”的原则是指:各级员工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效益。
首先,各级人员都是组织的根本。这也表明,人是社会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也是诸要素中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在全球一体化和激烈的竞争势态下,只有充分发挥人的创新精神,主人翁精神,以及具有“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理念,才能在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做到人尽其才,员工就能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投入到全员质量管理活动中去;激励员工自觉地培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敬业精神和主人翁态度,以便员工在各过程中提出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改进建议,更好地推动组织持续改进。
其次,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和提升的前提。当今的市场、客户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质量需求,而是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有了更大的提高。于是组织的员工仅按检验标准、图样、工艺来操作已远远不够了(但目前国内还是有很大部分的组织未做到这三项基本操作),为了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必须在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方面提出更深入、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跟上客户与市场在质量方面需求的“节奏”。同时在质量意识方面:一方面,要让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与要求,还应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与客户满意度有什么重要关系,培养员工自觉地为达成质量目标付出自身应有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让员工明白该岗位对质量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潜在的影响有多大,以及每位员工业绩的改善对组织的整体绩效改进能带来多大的收益。只有这样让员工明白了利与弊,并以主人翁的心态自觉地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组织才能更好地增强客户满意度,满足或超越客户的需求。
最后,组织应当培养并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技能。由于员工技能是组织产品或服务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关键、特殊工序,各岗位员工更要通过培训、考核才能持证上岗(有的岗位必须得到国家第三方机构认证的认可);同时,以往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组织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团队协作,并且是团队集体去实现创新,协同开发。要让员工勇于创新,组织也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授权”和有失误、犯错的机会,只要员工有更大的“权”去创新,勇于冒险,并从失败中一步步走向成功,那么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也就在一天天地增强。
总之,全员参与应与领导作用、对客户的关注紧密结合起来,并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和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作持续改进。
2.全员参与原则的应用
1)各级员工主动地寻求进行改进的机会,以提升全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www.xing528.com)
2)在组织内部自由宽松地分享知识和经验,并与相关方常常保持畅通的交流。
3)全员应了解和识别其活动中的困难和阻力以及组织的目标,并做好持续改进。
4)更好地向顾客、供方、相关方和社会宣传、展示自己的组织,并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以作为组织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5)在质量方针、目标、战略的制定中,员工能够有效地参与,并对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经营指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6)员工能为组织勇敢地承担起实现经营目标的责任,并深入了解自身工作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7)员工主动参与到组织的决策活动和过程的改进活动中来,并有高度的责任感。
8)员工能积极地参与到有助于个人和组织的成长、发展活动中来,以满足、符合组织的长远与短期利益;组织应对员工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辅以员工激励,提升其创造性地工作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