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大坝观测点沉降过程及影响因素

分析大坝观测点沉降过程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观测仪器平面布置图图2大坝观测点分布断面图图3SG5~SG8测点沉降过程线表1各测点总沉降量与沉降增量表单位:cm从表1可见,同一高程中各测点的沉降总量以位于坝轴线上的测点为最大,位于坝轴线附近的SG3、SG7、SG10的3个测点至2001年8月3日沉降总量分别为13.4cm、22.2cm、13.9cm,至2005年12月30日沉降总量分别为13.6cm、23.3cm、16.1cm。大坝在施工期的沉降较小,表明大坝的压实状况良好,但其坝料的流变性相对于其压实状况而言则是较大。

分析大坝观测点沉降过程及影响因素

选取大坝内部测点SG5、SG6、SG7、SG8进行分析,各测点在水库运行期间的沉降过程线如图3所示。

图上各测点的沉降过程线比较平缓,基本无迅速增大或减小的突变现象,表明仪器工作正常,沉降测值真实可靠。各测点的沉降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堆石体本身的流变特性所引起,库水位的变化对大坝在蓄水运行期的沉降无明显影响。各测点总沉降量及沉降增量见表1。

图1 观测仪器平面布置图

图2 大坝观测点分布断面图

图3 SG5~SG8测点沉降过程线(www.xing528.com)

表1 各测点总沉降量与沉降增量表 单位:cm

从表1可见,同一高程中各测点的沉降总量以位于坝轴线上的测点为最大,位于坝轴线附近的SG3、SG7、SG10的3个测点至2001年8月3日沉降总量分别为13.4cm、22.2cm、13.9cm,至2005年12月30日沉降总量分别为13.6cm、23.3cm、16.1cm。各测点中SG7测点沉降总量最大(位于1/2坝高坝轴线上),总沉降量为23.3cm,占坝高的0.40%,比1998年5月23日增加4.6cm,比1997年12月蓄水前的沉降总量16.0cm增加了7.3cm,该测点蓄水后到2005年12月30日止的沉降增量约为施工期总沉降量的45%,其中在蓄水后半年内增加约2.7cm,占施工期总沉降量的15%,这主要是由于受库水压力作用而产生的沉降,自蓄水初期至2005年12月的7年多来,沉降增量4.6cm,占施工期总沉降量的30%,这主要是由于堆石体的流变变形所引起。在运行期内沉降增量最大的为位于最上一层138m高程坝轴线上的SG10测点,在1998年5月至2001年8月的运行期的沉降增量为4.3cm,约占该测点施工期总沉降量9.6cm的45%。至2005年12月沉降增量为6.5cm,约占施工期总沉降量的9.6cm的68%。大坝的内部沉降就其最大沉降总量23.3cm及占坝高的百分比(0.4%)而言是比较小的。

国内已建的一些在运行期出现面板裂缝渗水的面板坝,其沉降总量占坝高的百分比均接近1%或更大。因此,八都水库面板由于坝体沉降过大导致裂缝的可能性不大。但施工期沉降量最大的测点在7年多的运行期的沉降量占施工期沉降量的30%,蓄水后的沉降量已达45%,应该说大坝的后期沉降量还是比较大的。其百分比与国内一些沉降较大的面板堆石坝实测结果类似,但运行期的沉降增量仅为4.6cm,相对于坝高58m面板坝而言,仍是比较小的。大坝在施工期的沉降较小,表明大坝的压实状况良好,但其坝料的流变性相对于其压实状况而言则是较大。由图3及表1可知,坝体内部各测点在运行期的沉降增量及沉降总量的分布是合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