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天线的选择
天线大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划分:
4.1.1 用频段来划分
可以分为S波段和C波段。S波段的工作范围为2400~2483 M Hz,C波段为5725~5850 M Hz。
4.1.2 从用途的角度来分
天线可以分为点对点应用、点对多点应用两种。点对点的应用中可以选择八木定向天线、角型定向天线、抛物面定向天线;点对多点在应用中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覆盖360°的玻璃钢全向天线,或者是只覆盖某一角度(65°或90°等)的平面型天线。
4.1.3 从增益大小来分
一般来说,全向天线的增益是最小的,一般为6~15d Bi:有0dBi的室内全向天线、几个d Bi的车载全向天线,还有十几dBi的室外全向天线;平板天线的增益稍高一点,一般为12~22d Bi;定向天线的增益可以从几个d Bi到几十dBi。
4.1.4 从使用距离来分
对室内办公系统而言,可以用0dBi的全向天线;对于不超过20km的用户来说,一般可选择全向天线;超过20km的用户应该选择平板天线或高增益的定向天线。
4.1.5 实际工程产品使用划分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施工具体环境、用户具体需要以及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我们采用以下产品:
(1)全向天线。
用于监控中心的AP上,负责360°接收各个前端监控点发来的信号。
主要参数:
频率范围: 2400~2483MHz
带宽: 83MHz
增益: 12d Bi
电压驻波比: ≤1.5
标称阻抗: 50Ω
极化: 垂直
最大功率: 100W
接头型号: N座
垂直面波瓣宽度: 9°
天线尺寸: 1.2m
重量: 1.2kg(www.xing528.com)
抗风强度: 60m/s
(2)定向天线XA—116。
主要参数:
频率范围: 2400~2483MHz
带宽: 83MHz
增益: 16d Bi
水平面波瓣宽度: 26°
电压驻波比: ≤1.5
标称阻抗: 50Ω
极化: 垂直
最大功率: 100W
接头型号: N座
前后比: ≥30d B
天线尺寸: φ260mm
重量: 2kg
如果在计划安装地点安装一个好的接地线,地线杆应插入地下2m左右。如果是岩石地形,就要确保地线杆插入松土中;在沙土地,地线杆要确保与含水物充分接触。
避雷有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的外部避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火灾事故及防止人员免受雷击伤害。
而内部避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避雷系统无法保证的,为了实现内部避雷,进出各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都要连接避雷及过压保护器,并实行等电位连接。
对一个欲保护的区域,从EMC(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由外到内可分为几级保护区,最外层是0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过压主要是沿线串入的,保护区的界面通过外部防雷系统,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管道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道则经过这些界面。
从0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级保护,对于电源系统,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从而将过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对于信息系统,则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而精细保护则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选择。从理论上讲,雷电流约有50%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将平均流入各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的金属管道等)。防雷器的作用,就是在最短时间(纳秒级)内将被保护线路连入等电位系统中,使设备各端口等电位,同时释放电路上因雷击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备端口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用户的设备。
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次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各个局部等电位连接棒相互连接。
对于设备(或系统),必须在各进出线缆安装相应的避雷/过压保护器,一旦线缆上感应过电压(或遭直接雷击),由于避雷/过压保护器的作用,设备(或系统)的各端口电压大致达到相等水平(即等电位),从而保护设备(或系统)免遭损坏。实际工程我们采用CARS避雷器。
用于室外避雷,选用2.4G 230V击穿电压避雷器,室外应用。主要用于防止感应雷对系统的破坏
4.2 干扰问题视工作环境而定
一般解决方案为使用不同运作频段;调整天线方位及极化方式;调整设备发射功率。调试过程中我们增大了发射功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