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安市生态水利建设规划的设想与探讨

临安市生态水利建设规划的设想与探讨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临安市已制定了水资源规划、环保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方向。据统计预测,临安市到2020年将会出现严重缺水,水资源将是制约临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

临安市生态水利建设规划的设想与探讨

近年来,临安市已制定了水资源规划、环保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方向。生态水利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规划的实施,将改变临安“工程性缺水”的现状,实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强市、名称、圣地”建设。以下是今后针对临安市特点的生态水利建设规划的基本设想。

4.1 水源保护,建设安全保障

目前,临安市锦城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里畈水库,在夏季还需从水涛庄水库调用补充。这两处水源,目前水质良好,但农业面源污染正日益严重,威胁此两处的水质,必须切实采取措施保护好这盆清水。如限制上游地区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少面源污染;限制库区旅游,禁止网箱养鱼,注意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确保供水安全。

水污染治理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内部处理、达标排放;重视对城市边缘集团地区的水污染治理;控制水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发展生态农业;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力度。

4.2 水土保持,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水土流失严重,是临安市水资源总量大幅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形成高标准的生态防护体系。

(1)在山区封山育林,大力发展具有当地优势的林果业。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山、水、林、田、路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基本控制山区的水土流失,建成山区绿色生态屏障。

(2)结合河道整治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农田林网化,形成农田绿色生态屏障。

(3)在规划市区结合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在城市中心区与边缘集团之间,建成块状宽带式绿化隔离带,扩大绿地面,形成城区绿色生态屏障。绿化造林与水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相结合,“以水养绿,以绿保水”。

(4)大力加强经济林的水土保持工作。据统计,目前临安市林业仅山核桃林就达43%以上,而这批经济林由于用“草甘磷”等农药除草,植物根部包括树的表皮根系全都枯死,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目前,市水利水电局已与上级部门联合设点,在清凉峰镇岭下村实施“山核桃林水土流失综合整治”试点项目。

4.3 沟通水系,扩大水域,建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1)规划对南苕溪、马溪、锦溪等城市水系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逐步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目标。在水系治理中,充分体现生态观,在治污及满足河湖防洪、供水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注重水利设施的造型美观及滨河的绿化、美化;满足人们的亲水及休憩游乐的要求;保护沿河的历史文物及人文景观;采用生物护坡等措施,创造水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

(2)规划在全市选择适宜位置及地形,并结合全市绿化造林规划,新建具有一定水面的生态公园、森林公园,连同河道水面在内,规划市区新增及改善水面面积,其中黄金水岸的建设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优美的风景和良好的环境,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集娱乐休闲于一体,带动了旅游、商贸和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而防洪安全功能则退居其次。因此,在城区利用洼地、坑塘、砂石坑修建各类湖泊公园,增加水域面积这将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物质条件,既可滞蓄雨洪或再生水,减少汛期地表径流,为绿地提供水源;又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还可供附近居民休憩与游乐;并可恢复生物多样性,为动植物、鸟类及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取得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3)实行野生水生资源保护措施。全面禁止在河道中药鱼、电鱼以及大规模捕捞等现象,切实保护野生水生资源。以湍口镇二联村为例,该村是临安市野生石斑鱼保护基地试点村,据该村书记介绍,实行试点前,河道里几乎不见鱼影,青苔遍布,漂浮水中;禁渔后不到一年,就能见到成群的石斑鱼,水也清了,景也美了,而且也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现正准备搞以此为特色的“农家乐”。二联村的这一成功试点,为水利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正如杭州市市委书记王国平在临安市调研时所强调的“建设新农村,要结合自身实际”,这种通过保护野生鱼类资源,优化水生态环境,以“渔”促“农”的新思路是值得进一步开发探讨的。目前,临安市这样的试点已达到了9个,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效益。今后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

4.4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深度开发及优化配置(www.xing528.com)

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最基本措施,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和保障。其主要对策是控制城市规模,量水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加强管理,合理调整水价体系;开源节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等。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开发利用青山水库的水资源。据统计预测,临安市到2020年将会出现严重缺水,水资源将是制约临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目前,里畈水库和水涛庄水库是锦城、青山地区的饮用水和大部分工业、农业用水的来源。这两处水源,要供应解决临安市城区的用水问题是不可能的,供水紧张问题已日渐突出。而青山水库离城区最近,有丰富的水资源(正常库容为3270万m3),目前却未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虽然其水质不适合作为饮用水,但可用于工业、农业用水等。

(2)再生水利用是深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应加强污水深度处理厂的建造,提高处理能力。再生水主要用于河湖环境、农田灌溉、工业冷却水及绿地用水。此外规划建设中水处理设施及人工湿地系统等,将分散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就近回用于居住区冲厕、农田与绿地灌溉等。

(3)深度开发雨洪资源可达到增加可用水资源、减少汛期径流以及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三重效果。规划在市区建设蓄洪回灌工程,修建低位草坪,铺设透水道路及广场,修建屋顶花园及雨水截渗回灌工程等,以增加雨洪入渗;在山区,修建水库、沟道截流工程拦蓄雨洪。

(4)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分质供水,一水多用,发挥水的最大效益。新建自来水厂,增加供水能力,建立自来水和自备井供水管网系统,提高水资源联合调度的效率。在进行水资源分配时,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对经济用水实行以需定供,并在经济用水内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4.5 切实保障生态水利,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1)要增强水利发展的生态观,并在水利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要充分认识到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发展为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为发展创造条件。

(2)要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改变以往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这种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包括蓄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的水生产全过程,水量、水质、水环境全方位的城乡统一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

(3)要加强与水生态系统有关的林业、环保、农业、园林等部门的协调合作,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与切实可行。要建立跨省市的流域水资源协调机构,实施河道、水库上游综合治理措施,保持与恢复维系生态命脉的河流、水库的功能,为建设临安市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4)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及完善的水权制度,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研究、制定节约用水,再生水回用,雨洪水利用以及保证水库下游基本生态用水等政策,并通过立法予以保障。建立合理的水价格体系,以经济杠杆促进节水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5)科学利用水利工程,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强市”是临安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临安市实施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千库保安”等省重点工程建设,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全面完成考核任务。这些工程的建成,在实现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时,也为发展临安市的生态经济描绘了一幅蓝图。目前,临安市除了建成“野生石斑鱼保护基地”外,还大力发展了休闲渔业,利用山塘水库,结合旅游休闲,发展特色渔业。现已有休闲渔业场所33家,产出突破2000万元。随着华光潭水库的建成,整合浙西大峡谷的旅游资源,休闲渔业将给临安市的生态经济的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学规划,使其健康发展。

(6)实行科教兴水。充分利用科技优势,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水利队伍,为实现临安市生态水利而奋力拼搏。

上述规划全部实施后,临安市水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有效改善,城市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碧水蓝天”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将得到实现。水污染及山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及优化配置得以实现。生态水利建设将为临安市营造一个清洁、优美、生机盎然、适宜多样性生物群落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