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医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向

长三角医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向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长三角老龄化的研究,一直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热点,特别是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产业的研究。在养老医疗方面,长三角正全力推行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积极调动区域内的养老医疗服务资源,这对缓解资源分布不均衡及破除医疗产业发展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长三角医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向

1.长三角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负担重

前面我们说过,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对医疗产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GDP总量占全国的1/4。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考验。长江养老和第一财经联合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养老金融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长三角区域户籍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1.47%,人口老龄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可以说长三角是我国老年人最多的地区。对长三角老龄化的研究,一直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热点,特别是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产业的研究。

在医疗费用方面,老龄化增加了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人到花甲之年,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就会升高。绝大多数慢性病较难治愈,且常常会出现并发症,需长期多重用药。以心血管疾病为例,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降压类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他汀类药物,还有活血化瘀的中成类药物。刘莎、卢硕等(2020)对苏北农村空巢老人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1409名空巢老人中有844人患有慢性疾病,患病率为59.9%,依次是高血压、关节炎和糖尿病[8],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较重。除了日常用药外,住院费用是医疗费用的大头,一份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研究显示,医保类型、住院天数、医院级别影响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9]。同时,老年患者病情越严重,住院费用也越高,医保的报销根本是杯水车薪,一旦被送入重症监护室(ICU),每天的医疗费用差不多需要一万元,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养老医疗方面,长三角正全力推行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积极调动区域内的养老医疗服务资源,这对缓解资源分布不均衡及破除医疗产业发展障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异地养老的方式还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养老机构收费高,让人望而却步。中国普通工薪族占绝大多数,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这些人退休后,养老金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尽管每年政府都会上调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仍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经济需求。老年人口区域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被经济实力所限制,异地养老的目标群体还是中等偏上收入和高收入的人群[10]。二是专业护理人才短缺,且文化水平较低。近年来,养老院虐待老人的负面消息屡见报端,归根究底是护工入职门槛低,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的缘故。陈瑞、荣宁等(2019)对浙江省湖州市、嘉兴市等5个地级市的346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47.1%的养老护理人员无证上岗[11]。养老机构里面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并不乐观。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诉求较高,而护理人员缺乏最基本的医学常识和专业知识,这些都不利于养老医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长三角制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制药行业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产业之一,拥有上海张江高新区、泰州中国医药城、南京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成熟的产业园区,其产业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长三角大多数制药企业产品以仿制药为主,本土创新药研发能力薄弱。创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多、技术难度大、成功率低等特点,导致很多药企不愿意承担新药研发。创新是制药企业的核心,人才、设备、技术等创新资源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这时政府对制药企业的扶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曹文彬、郭珊珊(2012)对医药制造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资金对泛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初期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在泛长三角地区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中,企业资金贡献最大,政府资金来源贡献次之。[12](www.xing528.com)

其次,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社会认可度低。由于处方工艺、原辅包质量、仿制能力、技术等因素影响,仿制药在疗效上不如原研药。黄仲义、NI Ping(2019)对3个品牌及不同批次的多西他赛注射液进行评测,结果显示:其中有一个仿制药胶束体系稳定性与原研药不同,原研药有即刻抗肿瘤活性的游离多西他赛比例系数比两个仿制药高25%—67%,原研药与仿制药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13]此外,药品辅料对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具有重要作用,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选择不符合标准的辅料[14],这些劣质仿制药已经导致多起严重的药害事件。例如,2006年“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用“二甘醇”代替“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致多名病人死亡;2012年、2014年,河北、浙江出现不法厂商使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的毒胶囊事件。

3.长三角医疗器械中低端占比太高

长三角是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其企业数和销售量均居全国前列,并初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如浙江桐庐是最大硬管内窥镜生产基地,江苏无锡是B超和医用胶片的研发生产基地等,全域化布局已粗具规模。从2014年实施《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以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有236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73个创新产品获得注册证。在创新名单中,长三角创新医疗器械数量排名靠前,一共占据了30个名额,包括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上海微创)、双通道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套件(江苏景昱)、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上海联影医疗)、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安徽中科超精)、核酸扩增检测分析仪(杭州优思达)等创新产品。可见,部分医疗器械企业也一直在创新进步,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壁垒、研发能力、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医疗设备一直被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电气(GE)等跨国企业垄断。要打破跨国企业垄断高端市场的局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但是医疗器械品种复杂多样,涉及机械、电子、临床医学、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设备更新也是日新月异,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新的挑战。

4.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长三角医疗资源丰富,但是各城市间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根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顶级百强医院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里聚集着各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和最先进的诊疗设备。随着慢性疾病、罕见病、疑难杂症、重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跨省就医现象更加频繁。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底,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5173家,累计结算80.6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8亿元,医保基金支付1.1亿元。上海三甲医院人满为患,“挂号难,看病难”现象严重,医疗卫生资源捉襟见肘。此外,长三角地区借助“新医改”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医疗资源配置呈上升态势,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难题。经济发达地区卫生资源的地理可及性和公平性要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5]曹青等(2019)发现安徽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黄山市、合肥市、芜湖市的卫生资源配置综合得分较高于六安市、宿州市、亳州市,且差距较大。[16]孟佳瑜等(2020)研究也发现,浙江城乡的基层卫生人力配置差距较大,城市基层全科医生集聚度指标也大于农村,城乡配置不公平。[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