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而创新
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指示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有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医学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法”诊断疾病,运用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等方法临床治疗。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运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即“八纲”解释病理过程。东汉出现了医圣张仲景,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麻醉和“五禽戏”名闻天下。唐代孙思邈根据前人的理论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被后世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东亚、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官方制定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制药技艺和临证处方的行业规范。金元四大家推动了中医学流派的空前发展,催化了学派的百家争鸣。明清时期,被誉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的问世,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还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向传统经方派提出了挑战。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中医学在受到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出现了系统重组和兼容西医的划时代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药科技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疾病防治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
2.提升中医药产业结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虽然中医药成就显著,但是多重的问题叠加也阻碍了中医药在当今大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中医药如何借助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助推健康中国的建设?怎样全过程实践现代化、产业化,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些都将是未来发展自然而然会出现的棘手问题。举例来说有以下问题:我国的中医药资源总量依旧供不应求,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不进反退之势,基层中医药服务兵微将寡,中医药“简、便、验、廉” 的优势该如何体现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寥寥,青黄不接,创新不够,怎样才能在未来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下有立足之地?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这些都在进一步蚕食着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如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型经济增长动能,激发出中医药优势潜能,促进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面临众多的制约和壁垒,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推动中医药海外创新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中医药在“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作用?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如何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健康理念、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
党和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系统谋划和周密部署,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关于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疗器械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文件,为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中医药科技创新带来了新活力,指明了新方向。
(1)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增强各级中医院服务供给能力,为患者保驾护航,全方位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尤其是提高解决常见病、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的服务能力。
“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均体现了中医超前预防的医学思想。“治未病”可以指导人体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洁饮食、慎起居、养精神等方式促进人体阴阳平和,以达到防病和保健之效。“治未病” 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可以极大地促进人民群众整体的健康和生活水平,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并且可以节省社会医疗成本,实现真正的多赢。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工作和生活方式中融入“治未病”思想,切实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激发中医传统思维在现代化下的运用潜能。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大力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真正让中医进入千家万户。政府应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推动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品牌相结合,建设将文化传播、旅游品牌与中医疗养、康复、养生等融于一体的中医健康旅游项目。(www.xing528.com)
(3)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
中医药的发展之基在于强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方法。这些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洗尽铅华而传承至今,虽有糟粕,但瑕不掩瑜。中医药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防治疾病和健康养生的理论、技术、知识和方法是目前社会医学所亟需的,它必将成为今后医学体系中的瑰宝。如何做好对中医药理论方法的继承乃至创新,是新时期形式下的重中之重。应全面开展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开展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
(4)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
中医药创新之路荆棘载途,有继承后创新,想要开拓中医药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兼顾中医药学术和经验的继承与中医药临床和学术的创新。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获得诺贝尔奖项就切实印证了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夜以继日地翻阅众多医经古籍,于《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开启大门的钥匙,在不断的实践和失败中,最终研制出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大力培养中医创新型实践人才,加强学科与学科间的合作,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传统研究体系相结合,比如开展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将成果应用于临床,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回报社会。另外,还要为中医药的健康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创新的体制机制、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5)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
中医药在国际社会上成为一种标签、品牌,它也代表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将来,中医药会带动一系列国际化合作。针灸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上,目前中医药文化在世界各国早已声名远播,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诊所就有10万多家,执医的针灸医师超过30万人,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或地区主管机构签订含有中医药内容的合作协议达85个,而且每年在国内学习中医药的外国学生也是数以万计。
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推动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促使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医药;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将中医药国际贸易纳入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战略,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准入;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突破海外制约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的法律、政策障碍和技术壁垒;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规模,积极推动中药企业走向全世界。
(6)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
弘扬国粹经典应从娃娃抓起,让中小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将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基础知识纳入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极富教育意义,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的。通过弘扬中医药文化,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增加中医药文化进入课程的比重,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研究设计中医药故事、中药种植绘制、食疗养生等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讲好中医药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民族自信。组织中医药领域的专家人才公开推荐库,便于中小学能够找到并聘请适宜的教师。搭建中医药学习平台,广泛设立学习实践基地,开放中药种植基地、中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中医医院、中医药博物馆等作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的实践基地,便于中小学生接触、学习、实践中医药文化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不仅仅在于营造氛围,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传播,让民众真正理解和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