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在医药产业中的“领先者”,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与其他医药知名企业不同的是,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当代生物医药这一医药的细分范畴,通过研发和制造与生物医药关系密切的产品等,使其业务涉及了生物药中的医疗咨询服务、医药设备、就医就诊等。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8年上市后,历经了多个发展难点,如表2-45所示,最终发展成为如今的领先医药集团,曾获得“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企业集团十强”、“2017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一带一路’投资并购十佳金哨奖”、“2017中国医药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2016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百强榜第三位”、“2016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榜第二位”(药智网)等多项荣誉。
表2-45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64]
续表
基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及并购整合等多方面的优势,公司在近几年间的发展较为良好,并为上海市生物药这一医药细分领域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参照。如图2-38所示,公司在2015—2019年间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126.1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85.90亿元,5年间增长了126.72%,可谓高速发展。而其对应的营业收入增速在这5年内显得不太平稳,波动较为明显。2018年及以前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一直在增加,从16.02%增加到34.48%,但2018—2019年的营业收入增速突然下滑到14.73%,这主要是2019年医药体制改革深化、制药工业增速放缓、生物药等产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带来的结果。在营业利润层面,与营业收入有所差异,虽然总体趋势在上升,但有细微的波动。2015年起的3年内,复星医药运营的业务利润不断攀升,从2015年的32.97亿元攀升到2017年的40.75亿元;但2017—2108年的营业利润有小幅度的下滑,属于正常的经营变动范畴;2018年以后又出现了增长,并且在2019年到达了顶峰,为44.94亿元。而复星医药这5年间营业利润的增长速度与运营收入的增长幅度有较大的差别。2015—2017年,营业利润增速与营业收入增速两个指标的整体变动趋向较为相似,增速都较为缓慢,但2017—2019年这两个指标却显现出了“反向大变动”的特点。具体来说,2017—2018年,复星医药的营业利润增速下滑极为明显,从20.06%下滑至-13.23%;2018—2019年则出现“反弹”,从-13.23%高速上升到27.09%,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总体来看,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但中间易被行业因素等影响而导致企业出现短期的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的下滑。与上海市化学药领域的现代制药公司及中药领域的上海辅仁相比,复星医药的优势明显,但要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生物药领域企业仍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图2-38 复星医药2015—2019年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65]
复星医药目前能够在生物药领域有较佳的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竞争优势,可为同区域乃至长三角区域的企业提供借鉴。首先,复星医药有较强的营业体系与营销模式。从营销模式来看,公司通过不断整合、发展及并购等形式,形成了专业化、品牌化、数字化的营销模式。一方面,可以基于信息化时代的优势缩减营业与销售等成本,并经由数字化的总结分析来实现专业化、精确化的营销;另一方面,又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国内营销扩展为国际营销,使国内的营销网络延伸至非洲地区及欧美等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产品推广的业务范围,提升了集团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从营销团队来看,复星医药已经构建了与集团产品配套的境内外营销团队。团队目前有近5300人,其中包括1000多名海外药品营销人员。通过营销团队成员的专业化知识与能力,集团的营销能力得以持续提升。
其次,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极强。作为一家有着全产业链的医药企业,相比其他企业,复星医药所需要的资源是较多的,因此,各方面的成本也较高,但集团创新地提升了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足够的资源,来实现其全产业链的布局。一方面,通过并购企业,将这些被并购的企业进行深度整合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其与本集团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以此扩大了复星医药的营业规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公司内部各个业务板块进行整合,形成“合作联动”的模式,使生物药等各相关产品的板块之间实现资源的融通、业务的畅通,合力推动复星医药集团的资源系统化运作,从而提高了公司整体运营能力。此外,复星医药还运用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公司构建了信息化系统,使用数字化技术来保障资源平台的基础架构和运营体系,以高效地识别和整合各类与生物药相关的数据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
再次,作为上海市生物药领域的知名企业,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实力也是较强的,这为该集团对生物药相关产业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国际化的研发布局,与许多国家建立了一体化的互动研发体系。一方面,复星医药始终坚持“创新研发”,通过创新机制引进优秀的研发团队,构建有效的研发平台,增强自身研发能力。如表2-46所示,在创新机制的推动下,集团建立了创新研发孵化平台,获得了研发资金等,打造了生物药等领域的国际研发平台,为集团的研发提供了充足的支撑。与此同时,公司从资本和人才方面陆续加大研发投入。2019年,投入了34.63亿元在生物药等相关产品的研发上。另一方面,公司还充分利用创新立异机制的特色,经由许可引进、深度孵化与风险投资等多样化的互助模式直接对接国际知名科学家团队,构建了2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复星医药的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有了强有力的研发团队,企业持续加大对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等在内的研发投入,积极推动各类生物药品的评价工作的运行。基于此,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相关生物药领域的项目已经获得了注册批准文号。
表2-46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举措[66]
从长期的发展来看,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认为是在生物药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这主要是由于集团所处的地域——上海的优势及集团对人才的管控。上海,在中国的影响力与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为其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人才的引进、资金的引入、政策的引进等。复星医药作为国家层面生物药领域发展较好的企业,必然会受到上海的“关注”,也因此更易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复星医药对“潜力股”员工的“把控”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复星医药已构建了有企业特色且体系化、制度化、专业化的“职工培养与激励体系”。首先,企业有专业化的培训中心。其次,如表2-47所示,集团建立了包含新员工系列、企业文化系列的培训体系,能够从各方面提升集团员工的能力,这一系列的培训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再次,集团还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长期的激励,使员工在集团中获得充分的职业成就感,为“留人”做足准备。集团已经初步构建了将来的激励方案,比如《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战略类投资项目的激励方案》《Pre-IPO类投资项目的激励方案》等。对员工的培训是“育人”,这能使员工有更强的企业责任感与使命感,也会促使员工提升热情;对员工的激励是“留人”,这使得集团员工在综合考虑之下最终选择长期成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有了人才的长期稳定性,加上集团自身的实力基础,复星医药在未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望继续保持其在上海市生物药领域的地位,也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生物药领域的领先企业。
表2-47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67]
2.浙江省:康恩贝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将药品研发、运营销售等环节融为一体的生物药企业。公司最初主营中药,在云南、贵州等多省份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中药的发展,而后则向生物药这一细分医药行业进军。公司自2004年上市后,如表2-48所示,历经多个发展难点,才成为如今浙江省医药企业中发展较好的公司,曾获得“第十一届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第59位”等各项荣誉与称号。
表2-48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68]
基于在技术研发、产品模式等方面的优势,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发展较好,并为那些想要进军生物药领域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如图2-39所示,2015—2016年,康恩贝的营业收入不断增加,从53.02亿元增加到60.20亿元;2017年,该数值回落到52.94亿元,到达了营业收入的底端;2018年又重新上升至70.18亿元,当年达到了顶峰;2019年又开始下滑至67.68亿元。而其对应的营业收入增速在5年内的波动也较大,出现了正负值交替的现象,2016年的营收增速为正,2017年下滑至-12.06%,到达了营收增速的最低值,2018年的营收增速又上升到了最高值,为32.57%,2019年又下滑至-3.56%,可谓波动剧烈。从营业利润来看,总体波动没有营业收入那么大,但也有细微的波动。2015—2018年,营业利润总趋势是上升的,除了2015—2016年下滑了近1亿元,其余时期都处于上升状态,2018年达到顶峰,为10.47亿元;但2018—2019年则快速下滑至-0.39亿元,主要是公司陆续退出各省医保目录及支付范围政策的叠加影响造成产品销量快速下滑。其对应的营业利润的增长速度也可谓变化较大。2015—2017年,公司的营业利润增速持续上升,从-15.46%上升到90.72%,增长速度极为惊人;然而之后便快速下滑,2019年的营业利润增速负值极大(未在图中表示),这主要是营业收入的相关效应导致的。总体来看,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本身有较强的实力,但由于公司在转型期进军生物药领域,同时面临着生物药与中药这两大相关医药细分行业的竞争及整体医药行业的调整,近几年的发展相对比其他企业好,由于波动较大,稳定性不足,能为上海生物药领域企业提供一定参照,但对长三角地区生物药领域的企业来说,可借鉴之处相对不明显。
图2-39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9年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69]
相比浙江省生物药领域的其他企业,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算是发展较好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公司努力打造高价值品牌,为其进军生物药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以前在中药领域发展较好的企业,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转变发展战略,侧重于生物药领域的发展,在该进程中充分利用了其品牌优势。由于旗下多个品牌的产品发展良好,消费者信赖度高,因此,康恩贝在发展生物药领域产品时,消费者也会因品牌黏性而选择该领域的康恩贝产品。公司品牌产品如图2-40所示。
图2-40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产品[70]
其次,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实力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如表2-49所示,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在原先主营中药产品的基础上较快进军生物药这一细分医药领域的关键。一方面,康恩贝有专门从事生物药钻研的机构/公司,比如康恩贝新型药物制剂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杭州)、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省级技术研发中心(金华)等。依托研究中心的研发能力,公司形成了技术力量强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发团队,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60%以上,有博士后2名,博士5名,高级职称70余人。另一方面,公司拥有生物药领域的领先技术——微生物发酵及半合成青霉素技术,这一技术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公司药物的产能。这一核心技术也是康恩贝进军生物药领域相对成功的关键。
表2-49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实力
(www.xing528.com)
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不确定因素较多。作为浙江省的医药上市公司,康恩贝长期发展中药产品,在中药领域的实力较强,但公司近几年逐步进军生物药领域,有产业转型的可能,之后也会不断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细分领域调整,因此其在生物药领域的实力难以衡量。并且,从当前来看,康恩贝由于转型及行业的不确定性,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波动较大,公司需要明确发展的细分领域,是专注于生物药领域还是多领域协同发展。只有确定之后,才可能避免公司营业收入的波动。目前公司仍处于调整阶段,面临的挑战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3.江苏省:药明康德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1世纪初,专注于为国际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作为一家面向国际生物药领域的企业,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公司具有国际化的眼界并能及时布局,不仅为江苏省生物药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参照,更为长三角地区及中国医药领域的其他企业提供了很多可借鉴之处。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后,历经多个发展难点,如表2-50所示,从基地选址到产品研发,成为如今生物药领域的典型企业,曾获得优兴咨询“2020年中国最具吸引力雇主”、弗若斯特沙利文“2019全球一体化药物开发竞争策略创新及领导力奖”、新浪医药“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并且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十大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表2-50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续表
基于药明康德在国际产品钻研与国际化界定等多方面的能力,其近几年发展情况良好。如图2-41所示,2015—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上升,从48.83亿元一直攀升到128.70亿元,攀升幅度高达163.57%,可谓高速发展。而其对应的营业收入增速则相对平稳。5年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均为正值,且营收增速较为稳定,一直保持在20%—30%,2018年的营业收入增速较低,为23.81%,2019年增速达到顶峰,为33.87%。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相比有一定“颠簸”,但总趋势是增长的。2015—2018年的营业利润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7.7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5.85亿元,这也是公司营业利润的最高值,2018—2019年间的营业利润有些许下滑,2019年下滑至23.41亿元,但相对来说也是较高的利润了。从营业利润增长幅度来看,2016—2017年的增速急速下滑,从66.52%下滑至13.70%,但2017—2018年又急速上升到了76.93%,2018—2019年又快速下滑到-9.44%。总体来说,公司的营业收入在5年间都保持着稳步的速度增长,虽然营业利润的变化相对有些明显,但由于公司营业利润数值比其他企业小,导致小数值内的变动换算成增幅则会有夸大效果。
图2-41 药明康德2015—2019年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71]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能够在生物药领域有较佳的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竞争优势,能为同区域乃至国际同领域的企业提供借鉴。首先,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打造了完善的研发平台,为生物药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技术与平台的支撑。如表2-51所示,公司形成了以研发服务部、测试事业部、合全药业、高端治疗事业部、康德弘毅、津石医药、览博网为一体的“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不同平台各自负责一个领域,各司其职,同时也互相协作。在建设平台的基础上,公司还不断地通过内生和外延两个方面来完善赋能平台。内部层面,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加强对公司研发中心的投入及平台的培养。近几年,公司旗下的南通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以支持公司总部对研发需求的扩大;苏州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毒理学实验室的规模扩增80%,以满足消费者对生物药等产品高质量的追求;无锡细胞和基因治疗研发生产基地正式落成,以扩大研发的平台与基地。而外延层面,通过连续收购辉源生物等多家相同领域的知名或特色化的公司,将收购公司与本公司的业务、研发等进行整合,增强企业在生物药领域的竞争力。研发平台的完整性吸引了一大批在研发领域有突出优势的人才。目前,在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中,7472人有硕士学位,1022人有博士或同等学位,并且这些研发人才遍及中国、欧洲等,达成了公司全球化研发的目标。
表2-51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平台[72]
其次,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专业化、特色化的经营模式也是其能在我国生物药领域乃至全球生物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如图2-42所示,该公司的经营模式覆盖了概念产生到商业化生产的整个过程,主要在中国区实验室服务、CDMO/CMO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和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四大板块展开,各个板块分别负责生物药等从药物发现到生产的不同环节,其中也有相互合作。其中,第一板块主要负责药物的发现,以及对生物药等进行分析及测试的相关工作;第二板块的CDMO/CMO服务则是通过公司旗下控股的子公司来实现从研发到生产,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其中也涵盖对生物药等一些产品工艺开发的定制服务;第三板块主要包括了临床试验服务(CRO)和现场管理服务(SMO)两部分,以实现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及研究,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一体化的临床服务;第四板块则专门为国际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各层面的支持。这种遍及全球、一体化的运行与经营模式使公司可以有效获取新/老客户对生物药等产品的需求,也可以高效完成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过程,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
图2-42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模式
再次,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还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其在生物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技术化的时代,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推剂”。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构建了遍及全球的经营模式及一体化的研发平台,还不断更新前沿科技,将其运用于公司的研发与生产之中。比如公司将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自动化实验室运用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缩短了研发的时间,同时还将数据化的技术运用于顾客分析与解读过程,以此全面了解客户的医药需求及生物药领域的行业趋势,得以高效、准确地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商业成果,为公司赋能。
不管是技术前沿还是平台的一体化,又或是经营模式的全球化,这些都成为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甚至全球生物药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助推剂”。从持久发展来看,药明康德有较好的成长潜力与成长空间。虽然技术面临着更新换代,但该公司对技术的重视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会及时更新技术,及时将最前沿的技术运用于研发与生产经营,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与此同时,公司可持续的商业生态圈也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多年的发展中,药明康德已经拥有庞大且忠诚的客户群,这些群体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3900家客户,覆盖了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有着极强的客户黏性。这些具有黏性的客户群是公司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同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这个生态圈里既有医药类相关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研发与生产指导,又有供给资金的服务机构,以及广阔的消费群,圈内企业互相协作,共同促进。基于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圈,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未来的发展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源与指导,并且是长期性的。
4.安徽省:安科生物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与其他长三角省份的生物药企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该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成长,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生物制药高科技企业之一,为安徽省同领域的医药企业提供了参照,也为我国生物药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借鉴。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如表2-52所示,实现了从基因克隆到抗体检测试剂等多方面的突破,成为当前领先的生物药领域的典型企业,曾获得“安徽省2016年度创业创新先锋企业”“2018年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8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30强”“‘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第443位”“‘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第91位”等多项荣誉。
表2-52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73]
基于在基因工程、精准医药等生物技术产品方面的优势,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发展良好。如图2-43所示,2015—2019年,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持续上升,从2015年的6.36亿元一直增长到2019年的17.13亿元,增长速度高达169.42%,可谓是高速发展。其对应的营业收入增速则在平稳中有所下滑。2015—2019年营业收入增速均为正值,且营收增速在2019年前较为稳定,一直保持在30%上下,2016年达到顶峰,为33.56%,但2019年的营业收入增速有了明显的下滑,下滑至5年来的最低值,为17.17%。营业利润相比营收则波动显著,2015—2017年,公司的营业利润是不断增长的,从1.50亿元增长到3.29亿元;2017—2019年,则开始不断下滑,最后降至2019年的1.65亿元。其对应的营业利润的增长速度也显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年之前,公司的营业利润增速较为稳定,此后,出现了滑坡式的变化,从2017年的50.27%下滑到了2019年的-46.81%。总体来说,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5年间基本保持了稳步的增长速度,虽然营业利润的变化相对有些显著,但由于公司营业利润数值比其他企业小,小数值的变动也可能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比安徽省其他生物药领域的企业来说,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算本省发展较为良好的生物药领域的企业。
图2-43 安科生物2015—2019年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74]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能够在生物药领域有较佳的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竞争优势,可为同区域乃至国际同领域的企业提供借鉴。首先,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公司有着持久且清晰的科研目标: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基于明确的目标,公司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工作,从“人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研制”到“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一直致力于细胞工程产品、基因工程产业等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发。与此同时,公司还坚持与中国一流的科研院校/机构等开展研发合作,比如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深度交流生物医药的项目开发经验,与瑞金医药开展PANDA项目科研转化的协作,以此构建了该公司“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合作与新产品引进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在构建研发模式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加大对研发平台资金与人才的投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人才体系,并以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生物药等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在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汇聚,最终打造了一支专业配置完备、年龄结构合理、工作经验丰富、创新意识较强、职业资格齐全的研发团队。也正是有了研发平台与高质量研发人才的助力,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生物制品新剂型开发、抗体药物研究转化、肿瘤CAR-T细胞治疗药物研究、肿瘤病毒靶向基因治疗研究、肿瘤精准检测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成果,并且有近10个在研单抗项目我国在生物药领域内的抗体药物方面处在领先地位。
其次,安科生物公司的销售队伍庞大,而且专业化程度高。从营销专业性来看,公司的营销团队成员是有生物学和医药专业相关背景的人才,分布在抗病毒药物产品、生物检测产品等多个营销部门。专业化的人才匹配专业化的部门,使得公司的营销针对性与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营销布局来看,公司通过在各省份设立营销办事处的形式来扩大营销的布局。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设立了近60个专门从事营销管理的办事处,覆盖了近3000家大中型企业,并能够与各定点医院及医疗机构建立起用户关系的共享,凭借医生与医院的良好形象来加深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信赖,最终推动公司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与此同时,在营销的过程中,公司对国内的市场及用户进行细分,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与推广活动,形成了精细化、专业化的营销模式,进一步强化用户与品牌之间的黏性,提升消费者对公司的长期信赖感。
再次,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其他同领域的企业类似,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陆续收购/兼并/参股/控股了不少企业。这些企业多为医药领域的专业化企业,从事医药细分领域中的某一板块,或专门从事研发、生产生物药等产品。借助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安科生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协同发展的策略,可以充分提高自身在生物药领域乃至整个医药领域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强其在医药行业的竞争力。
从长期发展来看,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目前自身实力相对有限,未来的发展速度相对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的生物药领域企业而言会较慢。从生物药领域的前景来看,该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扶持下,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公司本身来看,安徽安科坚持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布局肿瘤细胞治疗等领域,将重点资源都投入于此,继续强化在生物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在安徽省乃至全国生物药领域的影响力。这一布局将促进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但对发展速度的影响难以衡量。未来公司仍需不断根据产业变化,及时调整应对举措,加快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