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覆盖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26个城市,总面积35.9平方千米,2018年生产总值达211480亿元,常住人口总量达22535万人,各产业占全国比重如图1-9所示,是我国经济技术发达地区。
图1-9 长三角占全国比重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界定经过了两个阶段,分别是2009—2015年和2016—2020年,如表1-11所示。到目前为止,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范围涵盖了三省一市,包含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20]作为我国一体化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它的发展涵盖了市场的一体化、政府间的合作和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如表1-12所示。阶段一:上海经济区的提出。阶段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自觉互助时期。阶段三: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制度建设时期。阶段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大时期。
表1-11 长三角区域界定[21]
表1-12 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进程[22]
第一阶段以建立上海经济区的提议为起点。最初,希望发挥商家的综合优势,促进横向经济的发展。之后,上海经济区的区划扩大为四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江西省),共51.56平方千米。到了1985年,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成立,包括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及所属的12个县,浙江的嘉兴、湖州及所属的4个县,以及上海市所属的10个县。(www.xing528.com)
第二阶段以长三角15个城市的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为起始点。之后,16个城市共同签订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进程。
第三阶段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发起设立的“定期会晤机制——座谈会”为起点。之后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计划/纲要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成长方针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计划。
第四阶段以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为出发点。之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又对长三角地区范围进行了新的界定。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CIIE上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至此,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一体化是时代要求、国家意志,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本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来看,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的首要引擎,是东中一体应对南北分化的焦点,更是“修建”高质高速发展“长江经济防线”的主体工程。目前我国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突出;而国内则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微观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宏观供求格局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基于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现状,在长三角地区推进一体化发展,可以有效提高我国资源配置的效率,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催生科技革命。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体化的发展可以为该地区带来更大的效益。基于“比较优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可以从生产效率、专业化程度、市场规模等多方面提升该区域26个城市的竞争力。从2015—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GDP数值可以看出,一体化的发展确实给长三角的经济带来了促进作用,如图1-10所示。
图1-10 2015—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生产总值[23]
长三角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先行区,已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成绩。第一,推进改革开放以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使长三角多元多层级的区域合作体制建构完成。第二,市场化改革走在前列,以企业行为主导的市场一体化在推动长三角区域间的联动发展、消解区域间行政壁垒的过程中发挥了先导性作用。第三,以上海为龙头的多元网络化的世界大都市群已粗具规模。第四,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根基已成型,长三角区域持续开展创新活动。
新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又发生了转变。基于“四高”新标准,实现高质高速发展。“四高”新标准包括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空间结构的高优化、市场机制的高效率和区域政策的高集成。第一是经济层面的高质量。在资源禀赋差异与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各地区围绕产业链的现代化,推进更高水平的产业协同发展。第二是空间层面的高优化。营建“‘多重心’+‘一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重塑长三角经济地理。第三是市场机制层面的高效率。冲破省行政区的限定,修复建设一体化的交通网、信息网,构建要素一体化的市场。第四是地区政策层面的高集成。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三省一市相关政策应在“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相一致。基于“四高”新标准,在新的时期,长三角一体化也呈现出了五大亮点。亮点一:初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文件发布规划纲要,长三角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互协共享”,在中国发展进程中补充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亮点二:突出“示范区”和“新片区”两个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先行突破,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求真务实的方法论。亮点三:三省一市26城意愿空前高涨、行动空前统一,区域合作协同机制从“三级运作”到合署办公,推动一体化发展从共识逐步变成现实。亮点四:各地牢牢把握“一盘棋”的实践要求,制定了可供操作的行动方案,深化分工,扬长避短,把各自优势变为区域优势,提升了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亮点五: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产业创新协同、交通共建、生态共保、服务共享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成为检验一体化成果的试金石,激发“强劲活跃增长极”。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成效明显、亮点突出,但也存在不足。在日后的发展中,长三角地区应在资源创新、外资引进等方面进行完善。在资源层面,该地区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鞭策相关产业的重构与优化升级;同时要重视科技这一要素对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外资层面,长三角地区要优化外资,在创造良好外商投资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投资质量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