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的智慧化,一方面需要我国企业拥有自主可控的设备和软件系统,并且把产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需要把这些软硬件在城市轨道交通各领域中应用,产生智慧化的效果。因主体、性质等不同,推动这两方面发展的逻辑和途径也不同。
(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发展壮大
研发层面,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所,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首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不得已的条件下,从较低的基层开始独立研发。独立研发,既包括在国内搞研发设计,也包括到国外搞研发设计。
应用层面,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推广应用自主可控的产品。由于种种原因,国产信号调度系统应用很少,发现问题、进行完善的可能性就少,形成恶性循环。我国当前轨道交通仍处于大发展时期,也是国产信号调度系统等国产设备系统发展应用的战略机遇期。政府应建立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容错机制,综合运用政府采购、技术标准、科技保险、首台套和尽职免责、示范工程等措施,促进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加强品牌创建,扩大市场,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领先的条件下,利用我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及时形成标准,引导国际市场接纳和使用中国标准。
(二)构建实现智慧化运营管理服务(www.xing528.com)
这方面城市轨道智慧化的工作,主体多是国有企业以及政府自身,一方面要防止为了智慧而智慧,要以功能为导向,不能成为摆设,要有成效;另一方面要建立合适的机制,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具体包括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考核,将补贴与运营服务质量挂钩,促进轨道运营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包括加强对运营安全的监管、对国有运营企业效率和效益考核,如单位能耗等。通过对服务质量、运营安全和效率效益的考核,运营企业才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以完善提高,必然就会加强智能智慧方面的建设。同时,政府自身也要工作到位、推动市场服务创新,如使用新技术进行安检、推广手机支付、将相关信息数据开放以便第三方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智慧化信息引导服务等。
(三)培育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新业态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和运行途中的巨大人流量和由人员信息服务需求带来的发展流量经济、枢纽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是当前和未来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和运营中必须考虑的重大发展机遇和价值增值的领域。一是利用人流巨大和场景应用,积极发展流量经济,将目前作为轨道交通服务环境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潜在价值功能充分发掘出来。二是利用换乘站点人流集中和导流系统,以及站点上盖建筑物的开发建设机遇,发展聚集特征鲜明的经济形态,培育发展轨道交通枢纽经济。三是利用巨大人流发展流量经济、枢纽经济形成的大数据积累,提高挖掘和抓取能力,发展大数据经济和为其他领域发展大数据经济提高“数据矿产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