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铁新城开发的产业分析

高铁新城开发的产业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的“不变”,是依然鼓励高铁站点综合利用及与周边区域一体开发,以其为代表的枢纽经济、交通与经济融合发展乃至引领经济产业发展,未来仍将继续坚持。不同高铁新城的产业定位有相通之处,也应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分析的逻辑应该遵循以下几点:精准定位高铁偏好型产业。所有高铁新城产业定位分析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意见》的出台,可以有效避免问题再次出现,但让既有高铁新城焕发活力更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高铁新城开发的产业分析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既是问题导向,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非常必要。

在政策导向方面,《意见》总体体现了“变”与“不变”。所谓的“不变”,是依然鼓励高铁站点综合利用及与周边区域一体开发,以其为代表的枢纽经济交通与经济融合发展乃至引领经济产业发展,未来仍将继续坚持。所谓的“变”,是从原来盲目规划建设、粗放式发展变为客观理性、高质量发展。前些年,地方政府利用国家鼓励高铁车站综合利用及与周边一体开发的政策,在车站周边大规模圈地、卖地、造城,结果是城建起来了、产业没进来,大多数高铁新城变成了高铁“鬼城”,造成大量的土地、资金浪费。

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规划高铁新城时,对其产业的定位分析不够。不同高铁新城的产业定位有相通之处,也应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分析的逻辑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精准定位高铁偏好型产业。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不同产业对不同运输方式的依赖性不同,不同运输方式条件的改变也就影响着地方产业的发展。水运的优势是大宗原材料运输成本低,临港产业就以钢铁、化工等为主;临空经济区的产业与民航这种快速、高端客货运输密切相关,如会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等。对于高铁这种中高端、旅客快速出行方式,哪些产业与之紧密相关?只有高铁客运出行是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些出行频次较大、出行便捷性和时效性对业务影响较大的产业,才能算得上高铁偏好型产业,也只有这种类型的企业,才会有较强的意愿布局在高铁站周边。所有高铁新城产业定位分析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

(2)紧密结合本地既有产业与资源条件。产业发展需要多方面的要素条件和基础,交通不是唯一条件,而且绝大部分情况也不是关键性、制约性要素,即使高铁偏好型产业,在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适应性。对于具体城市高铁新城的产业定位,必须紧密结合城市既有产业的基础和人力、资本等资源条件,在所有高铁偏好型产业中,选择自身基础条件较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除此以外,城市或区域内整体营商环境的好坏,对吸引企业落户也非常重要。(www.xing528.com)

(3)充分考虑区域内、运输走廊的产业协同。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城市间的产业协同、产业集群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产业规模化和产业链条的打造成为必然趋势。在城市高铁新城产业定位时,应在空间层面和产业链层面打开视野,充分考虑与周边城市产业的协同,形成产业集群,或在高铁沿线打造产业链条,形成交通经济带。

《意见》同时提出“新建车站选址尽可能在中心城区或靠近城市建成区,确保人民群众乘坐高铁出行便利”这一概念,这回归到了高铁客运的本质,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对于城市中心区高铁枢纽,更多强调自身的综合利用开发,与城市外围高铁站强调以其为核心打造新城有所不同。同时,在功能定位方面也有较大区别,中心城区的高铁枢纽,因同时具有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也是城市交通枢纽。其综合开发的服务对象应该更多的是城市居民而非乘客,应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商业综合体,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典型车站莫不如此。我国当前火车站,要打造为城市综合体,最为迫切的是要改变“脏、乱、差”的自然状况和改善商业环境,确保商品与服务的品质等。

分析确定高铁枢纽综合开发和周边新城的产业定位,是其开发的核心与关键所在,这既需要潜心研究,又需不断实践探索。《意见》的出台,可以有效避免问题再次出现,但让既有高铁新城焕发活力更是迫在眉睫的课题。这需要重新分析确定主导产业,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改善营商环境,培育孵化或吸引入驻相关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