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规模逐步减少、投资约束越来越强的环境下,在交通基础设施不是全面短缺、不再是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的条件下,与以往相比,投资建设更加强调领域和项目的精准选择,以补齐网络和行业短板为重点,注重优化结构,支撑引领新的发展格局。
建设重点从全国范围内的大交通逐步到城市及都市圈交通。一直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央政府主导为主。根据财权事权划分,中央政府投资主要以支持并引导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大交通为主,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更好地支撑和适应了经济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汽车的普及度也日渐提高,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体看,城市交通成为最大的“短板”。虽然各城市尤其大城市、特大城市近些年也已经开始发力建设轨道交通、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城市交通问题仍未有明显改善。未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机动化进一步推进发展,为避免城市交通的问题矛盾持续加剧、恶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从大交通逐步向城市交通倾斜和转移。
城市轨道交通是最需要高度重视的投资建设领域。城市交通治理总体上更多是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进行出行方式引导,但轨道交通建设仍是大城市从供给侧改善公共交通的主要途径,是必要、迫切的。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滞后于城镇化、机动化发展,是在城市产生较严重交通拥堵后不得不进行的“补课”。不管是从需求的必要性还是当前发展的惯性看,城市轨道仍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在大力推动都市圈发展的当下,城市轨道建设要考虑市郊铁路,但当前相对成熟的都市圈并不多,且这些都市圈多已有市域快线等轨道(虽然技术标准不合理)承担了相应的功能,真正需要新建市郊铁路的数量和比重不大。(www.xing528.com)
从设施建设到更多注重设施养护和运营管理。我国已经建成了14万公里的铁路,其中3.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已经建成485万公里公路,其中15万公里高速公路,还有近2500个万吨级港口泊位和近250个机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已经超过6000公里,城市道路里程接近40万公里。如此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需要高度重视设施的维护养护,尤其一些公路和桥梁,建成时间较长,已经开始逐步进入的大修阶段,维修养护的任务越来越重。在资金投入方面,要合理分配新建与养护,保障养护资金的可持续,避免走美国当前无力维护的老路。同时,从提升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角度,应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的建设,利用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