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高端人才集聚现状分析

重庆高端人才集聚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高端人才数量增幅较大,但与对标省市比较,重庆在“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国家“千人计划”人选等各类高端人才总量上均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来看,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供给人才学历不高,高端人才较为缺乏。现阶段,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对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需求较小,主要集中在本科及大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高端人才的集聚。

重庆高端人才集聚现状分析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端人才,2018 年发布了《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实施高端人才集聚行动,着力营造“注重高端人才、注重知识、注重创新”的氛围,已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高端人才。

1.各类人才增幅较大,居于对标第二梯队五省市末位

2018 年,重庆已构建了由16 名“两院”院士、125 名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12 名国家“万人计划”人选、110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6 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1 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端人才组成的500 人的高端人才队伍。2013—2018 年,重庆高端人才规模不断壮大,其中,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增长最快,增长率达1500.0%;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增长率达135.8%。此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较2013 年分别增长了15.8%、43.8%;“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也分别保持了14.3%、46.8%的增长率。

图4 2013年、2017年、2018年重庆高端人才规模示意图

数据来源: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市科技局

虽然高端人才数量增幅较大,但与对标省市比较,重庆在“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国家“千人计划”人选等各类高端人才总量上均存在较大差距。2017 年,重庆高端人才数量与第一梯队的省市比较,其中北京、上海的“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分别约是重庆的47.3 倍、11.4 倍和15 倍、9.1 倍;与第二梯队的省市比较,重庆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数量高于湖北省,其他数据均偏低。

表6 2017年重庆与对标省市高端人才规模表 单位:人

续表(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重庆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

此外,国家级新区和高新区是区域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地,通过重庆两江新区与其他区域对比发现,重庆两江新区的“两院”院士只有9 人,仅为北京中关村(643 人)的零头,分别约为上海浦东新区的1/11、西安西咸新区的1/7、东湖高新区的1/8、成都高新区的1/2、合肥高新区的1/9。在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总量方面,重庆两江新区有8 人,与其他区域差距更大,约为对标对象中数量最小的合肥高新区的1/3;重庆两江新区的高端人才占重庆市高端人才总数的9.87%,与北京中关村(占北京82%)、东湖高新区(占武汉84.3%)、成都高新区(占成都39%)以及合肥高新区(占合肥15.5%)差距明显,亟须提升高端人才集聚能力。

图5 2017年重庆两江新区“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总量与其他区域对比分析图

2.传统领域基本覆盖,大数据智能化新兴领域高端人才占比16.74%

2017 年,重庆高端人才主要分布在土木工程、医药学、哲学社会科学、农学、材料工程、能源领域等传统学科领域。其中,医药学领域的人数最多,占比达32.09%;先进制造业、信息、通信、计算机等与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相关的新兴领域高端人才有36人,占比为16.74%。以“两院”院士为例,土木工程领域最多,占比达34%;其次为医药学,占比达20%;国家“万人计划”人选分布在医药学、哲学社会科学、农学等领域的人数较多,占比分别为25%、22%、15%;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分布在医药学、先进制造业、工程与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人数较多,占比分别为25%、20%、2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集中在医药学领域,占总人数的一半。

近年来,重庆引进的大数据智能化人才仅有80 余人,而全市认定的大数据智能化等方面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只有25 人,“鸿雁计划”入选人才14 人。从人才培育情况来看,重庆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人才总供给量达23413 人,但硕士及以上学历仅有2146 人,占比仅为9.17%,专科学历人才有12973 人,占比约为55.41%。整体来看,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供给人才学历不高,高端人才较为缺乏。现阶段,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对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需求较小,主要集中在本科及大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高端人才的集聚。随着重庆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领域的加速布局,及上百个重大项目的落地,未来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及创新团队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也将逐步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