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餐菜系特点
西餐可分为欧美式和俄式两大菜系。欧美菜系主要包括英、法、美、意菜以及少量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地方菜。
1.英式菜
英式菜的特点是油少、口味清淡。调味很少用酒,调味品大多放在餐台上由顾客自己选用。常备佐料有醋、生菜油、芥末、番茄沙司、辣椒油、盐、胡椒粉。烹调的方法多用烧、烤、熏、煮、蒸、烙。主要名菜、名点有薯烩烂肉、烤羊鞍、野味派、冬至布丁、牛扒腰子布丁等。
2.法式菜
法式菜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如蜗牛、马兰、百合、大鹅肝等均可入菜。调味用酒较重,菜与酒的搭配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清汤配葡萄酒、海味配白兰地、火鸡配香槟、水果和甜点配甜酒或白兰地等。法国人爱吃冷盘,喜食沙丁鱼、火腿、奶酪以及各类禽的肝酱,配料爱用大蒜头,喜欢清汤及酥面点心、蒸点心。他们还特别爱吃新鲜水果和新鲜奶酪。法式菜还讲究生吃,如生吃蚝、牛肉,羊腿只需七八成熟。重视蔬菜,每道菜都必须配蔬菜。
法国菜之所以享有盛名,还在于它有许多客前烹制表演,厨师们会在顾客面前表演烹制青椒牛扒、苏珊特饼燃焰等。主要的法式名菜、名点有马赛鱼羹、巴黎龙虾、法式蜗牛、红酒山鸡、奶油千层酥等。
3.美式菜
美式菜的特点是咸里带甜,烹调方法大致和英式菜相似,但铁扒菜较为普遍。美国人一般对辣味菜不感兴趣,常将水果烧在菜里作为配料,如菠萝焗火腿、苹果烤鸭、紫葡萄烧野味等,点心和色拉也大多用水果作原料,早餐普遍爱喝各种果汁。主要名菜、名点有丁香火腿、美式火鸡、苹果色拉、糖油煎饼带熏咸肉或火腿等。
4.意大利菜
意大利菜的特点是味浓,讲究原汁原味,烧烤菜较少,烹调以炒、煎、炸、红烩、红焖等方法著称。意大利人喜爱面食,将各种面条、通心粉、饺子、面疙瘩作为佳肴。意大利面条品种很多,长、短、粗、细、空心、圆形、扇形、弯曲等各种形状都有,烹制方法也五花八门。意大利的番茄酱、腌腊、奶酪等制品比较著名。主要的名菜、名点有通心粉素菜汤、铁扒干贝、焗馄饨、奶酪焗通心粉、比萨饼等。
5.俄式菜
俄式菜的特点是油大、味重,制作较为简单。肉类、家禽及各式各样的肉饼菜均烧得很熟才吃,口味一般喜欢酸、辣、甜、咸,喜欢用碎肉末、鸡蛋和蔬菜制成发面包子。咸鱼和熏鱼大多是生吃,调味喜欢用酸奶油。主要的名菜、名点有串烧山鸡、什锦冷盘、鲭鱼饺子、酸黄瓜汤、冷苹果汤、鱼肉包子、白塔鸡卷、果酱酸奶油等。
二、西餐礼仪
(一)西餐的座次礼仪
西餐宴请要事先与餐厅预约,说明宴请的时间、人数、目的、要求等,以便在预定时间到达前就排定座次。西餐的座次排列与中餐有很大区别,中餐多使用圆桌,而西餐一般都使用长桌。
如果男女二人同去餐厅,男士应请女士坐在自己的右边,还得注意不可让她坐在人来人往的过道边;若只有一个靠墙的位置,应请女士就座,男士坐在她的对面;如果是两对夫妻就餐,夫人们应坐在靠墙的位置上,先生则坐在各自夫人的对面;如果两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进餐,女士应坐在两位男士的中间;如果两位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应让给其中的年长者。
举行正式宴会时,桌次多时应摆上桌次牌。坐席按国际惯例排列(如图):桌次的高低依距离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且右高左低;同一桌上席位的高低也是依距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西方习俗是男女交叉安排,即使是夫妻也是如此。
横向餐桌
不偕夫人的场合:
偕夫人的场合:
纵向餐桌
不偕夫人的场合:
偕夫人的场合:
(二)西餐点菜礼仪
点菜是一门艺术。西餐的点菜有两种:一种是套餐,另一种是随意点。
最正式的法国菜套餐流程是:咸点心、前菜、汤、鱼、第一道肉、雪泥、第二道肉、奶酪和红酒、甜点和咖啡。一般的套餐流程是:前菜、汤、鱼、肉、甜点、咖啡。虽然西餐套餐的道数多,但每盘量少而精。套餐中的每一个流程的菜肴也有许多选择,若是点了套餐,可以在其规定的菜式中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菜肴。
选择了随意点菜方式后,如果不了解西餐厅菜单中某一道菜,可以大方地询问侍者。西餐的菜肴是为酒而创制出来的,点菜时,最规矩的方法是先点酒,然后根据“红酒配肉,白酒配海鲜,玫瑰酒全配搭”的原则,再点菜(参看本章西餐酒水礼仪)。
随意点菜方式可以先点前菜,也可以先点主菜,然后以此为据,再点其他几道菜。点菜的原则是不重复同样的食材、不重复同样的口味、不重复一样的烹调手法、先淡后浓、先清后腻。
出于礼貌,随意点菜方式一般至少要点上两道菜。前菜一定要点,因为在西餐中,前菜是开胃菜,量虽少,但食材丰富,这是厨师最富有创意的一道菜。随意点菜时,最简单的点法就是点一道前菜和一道主菜,或者再加一道汤或沙拉或面、饭类。
正规的西餐厅,不论同一餐桌的人各自点了几道菜,餐厅都会在同一时间上最后的主菜。点菜道数少的人,在主菜上来之前,要配合同桌其他人的用餐进度。
如果两位就餐者想彼此分享各自点的美食,最好在点菜时预先告知餐厅的侍者将一盘菜肴分成两人份,以免用餐时出现你递我接的不雅举止。
在欧洲点菜,如果共餐的人少,一般是女士先告诉共餐的男士自己点了什么菜,再由男士转告侍者;如果是多人共餐,那就各自告诉侍者自己所点的菜肴。
(三)西餐餐具的使用
1.西餐餐具的名称和摆放
如图所示的对应的西餐餐具名称分别为:
1.装饰盘 2.餐巾 3.汤匙 4.前菜用刀
5.前菜用叉 6.鱼用刀 7.鱼用叉 8.肉用刀
9.肉用叉 10.水果刀 11.水果用叉 12.冰激凌匙
13.咖啡汤匙 14.面包盘 15.香槟杯 16.红葡萄酒杯
17.白葡萄酒杯 18.水杯 19.奶油盘 20.奶油刀
西餐餐具按照上菜顺序和使用便利的原则排列。
西餐餐具以餐盘摆放的位置为准,左放叉,右放刀或匙,上放点心餐具,叉齿及匙面朝上,刀直摆时刀刃朝左,刀横摆时刀刃朝下。依餐具使用习惯,左右两侧餐具应按照使用先后由外向内摆放。左右刀叉成对,取用时,每上一道菜,就拿最外侧的左右一副刀叉便可。
为避免餐桌显得杂乱无章和不整洁,左右两侧餐具原则上不超过3—4件;为讲究摆设的变化,两种相同形状、大小的餐具不同时摆在一起。唯一例外的是左侧可同时摆两只大餐叉,其中,一支餐叉与餐刀成对,另一支为单独使用;有些餐具可放在底盘中一起端上,如咖啡匙放在底盘上。
杯子有酒杯和水杯之分,在正式宴请中,杯子放在右前方,就餐时,不要拿错别人的杯子。酒杯摆设也与使用习惯有密切关系,餐桌摆设不超过4个酒杯,酒杯摆设以靠近餐盘的大餐刀上端为基准点,根据葡萄酒饮用顺序,以左上右下的位置逐一摆放,水杯应放在最后使用的葡萄酒杯的左方。
2.西餐主要餐具的使用礼仪
(1)刀叉
①刀叉的用法
西餐最基本的礼仪是正确使用刀叉。西餐用餐时,要端正坐好,将肩膀与手腕放松,两臂贴着身体,手肘不可过高或过低,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由上方握住刀与叉,两手食指按在刀叉上使用(如左图所示)。刀与餐盘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以叉子压住食物的左端固定,顺着叉子的侧边用刀切下约一口大小的食物,将刀子拉回时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压下时用力,这样才能利落地将食物切开,然后,叉子即可直接扎起切好的食物送入口中。
叉子可依食物的特性自由地变换拿法,变通使用,以方便用餐。当叉起食用时,叉子的背面必须向上。如果是食用米饭、玉米、青豆等小颗粒食物时,可先将豆类和米饭先轻轻压扁一下,把叉子反过来当汤匙般使用,将食物用刀聚集在叉子凹陷处,舀着食用。
欧洲人用餐时,右手持刀,左手持叉,边切边叉,将食物送入口中。美国人则是切每一口食物后,将右手的刀放下,把叉子换到右手,再以叉子正面将食物送入口中。吃法并无优劣,只要入境随俗便可。
②刀叉的餐语
盘子没有空时,如用餐者还想继续用餐,将刀叉分呈八字形,服务人员就不会把用餐者的盘子收走。
在准许添加饭菜的宴会上或在食用有可能添加的一道菜时,盘子已空,但用餐者还想用餐,把刀叉分开放,呈八字形,服务人员就会再给用餐者添加饭菜(如图1—2所示)。
每吃完一道菜,把刀叉并拢,刀锋朝自己,叉背朝下,依钟表6—12点方向垂直放在盘子上,或4—10点、8—2点并排斜放在盘上,服务人员即知可收盘子了(如图3—4所示)。已设置好的餐具不可随意改变位置,不过如果你是左撇子,在吃的时候可将刀叉互相更换使用(左撇子原则上还是左手叉、右手刀的使用方法,这最符合用餐礼仪),只是在用餐完毕后,餐具必须依右撇子者的用法放置,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便于服务人员的工作。
欧美乡村,在大众化非正式的餐厅用餐时,自始至终,不论有几道菜只用一副刀叉。一道菜结束,盘子收走,用过的刀叉还会留在桌上继续吃下一道菜。这时,刀叉的摆放是将刀口放在叉齿间,刀刃朝下(如图5所示)。
③刀叉使用的礼仪禁忌
刀是用来切割食物的,忌用刀挑起食物往嘴里送。
和别人交谈时,忌手里拿着刀叉指手画脚,应将刀叉放在盘上再说话才合乎礼仪。
叉起适量食物一次性轻放入口中,牙齿只碰到食物,忌咬叉以及让刀叉在齿上或盘中发出声响。
若是刀叉不慎落地,可请服务人员代捡,并取新的替换。忌钻到桌下捡拾餐具。
(2)汤匙
①汤匙的用法
商务、社交等正式用餐场合,汤匙有多种:小的用于咖啡和甜点心;扁平的用于涂黄油和分食蛋糕;比较大的用来喝汤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分食汤匙。
用餐时,左手拇指尖接触汤盘的边缘,再将食指与中指托住汤盘,右手以握笔的姿势握持汤匙,轻舀汤[1],然后送入口中[2],一口喝下。汤快喝完时,左手可轻轻将汤盘内侧抬起,汤汁集中于盆底一侧,用勺舀食;如果盛汤的是有两耳的汤碗,可以用双手端起,以碗就口地喝;单耳的汤碗可以单手拿着,像拿咖啡杯一样地喝。但正式的宴请场合,汤喝到不好舀时最好就停止。
②汤匙的餐语
汤没喝完还要继续喝时,汤匙就放在汤盘或汤碗里。
汤匙横放在汤盘或汤碗外的托盘里,匙心向上,表示“喝好了,请拿走用汤餐具”。
③汤匙使用的礼仪禁忌
●用汤匙舀汤时,忌很重地一勺到底;
●舀汤大约控制在七分满左右,忌舀得太满而溅出来;
●舀汤时,尽量不要来回搅拌,忌汤匙碰到汤碗发出声音;
●以汤匙入口,忌将勺子含在嘴里或发出响声;
●勺子不用时,忌立在杯碗中;
●忌将汤匙放在桌布上,以免弄脏桌布;
●忌怕汤、烫热而用口吹,汤匙盛汤后,应稍作停留,让汤自然凉了再喝。
(3)餐巾
①餐巾的用法
餐巾是西餐用餐时第一个使用、也是离席时最后一个使用的用品。餐巾有75cm2或50cm2大小两种类型。高级餐巾通常使用纯白麻纱的材质,硬挺度和质感与棉质餐巾不同。
餐巾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弄脏衣服以及擦掉嘴唇与手的油渍。用餐前,餐巾一般有各种折法放在装饰盘上或者水杯中。
若是宴会上有主人和主宾致词,要等到致词完毕干杯后,主人和主宾拿取餐巾时,其他人才可以将餐巾打开。小的餐巾可以完全摊开在腿上;大的餐巾则对角折、对折或者前折三分之一,折扣朝外,平铺在腿上。
用餐巾擦拭嘴时,只要单手拿起餐巾的一角,轻轻按压嘴便可。喝酒前,最好用餐巾按一下嘴唇,以免有油污或口红的印迹留在杯口上。
如果忽然咳嗽或者打喷嚏,要将脸侧向一边,用餐巾遮掩一下。
②餐巾的餐语
用餐中途离席时,将餐巾随意折叠,放在座椅上或者搭在座椅靠背上,表示用餐者只是暂时离开,之后还会回到座位上继续用餐。
若是将餐巾略叠成四分之一大小或者将腿上的餐巾从中间挑抓起来放在自己面前餐桌的左边(弄脏的餐巾部分要折在里面),表示用餐结束,对餐厅很满意。
若是将餐巾整齐折叠放在餐桌上,表示用餐结束,用餐者对餐厅不满意,以后不大会再来了。
③餐巾使用的礼仪禁忌
●用餐时,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忌用餐巾擦脸拭汗、擦眼镜等;
●忌将餐巾挂在胸前或腰间;
●当同桌其他用餐者还在享受食物时,或者主人、主宾、女士还没有将餐巾放在桌上时,忌将餐巾放在餐桌上“告诉”别人自己用餐已结束,以免破坏了用餐气氛。
(4)可以不用餐具吃的食物
有些食物不用餐具而是用手吃的。
在餐厅点好餐前酒或在上菜前,会有一小盘薄面包或是饼干上面放火腿、熏鱼等的咸点心让空腹的客人先垫一下。这种咸点心是用手来拿着吃的。
面包基本上是用手掰一口就一点奶油吃。用手掰容易碎渣的面包时,可以用刀把一片面包切成两半,全部抹上奶油后,然后直接用手拿着分成几口吃。
食用鹅肝酱时可以用刀叉吃,也可以用手撕下一口面包,然后抹上一口量的鹅肝酱吃。
比萨的边缘皮厚,中间软薄。如果用手拿着吃不太方便的话,可以先用刀切下前半的三角尖,软的地方用叉子盛着吃,硬的地方可以直接用手拿着吃。
一般场合下,汉堡、三明治等可以直接用手拿着吃,但在正式场合,如果汉堡、三明治等食物太大,就要用手将汉堡、三明治等剥成小口或者用餐刀切成合适大小,然后用手拿着吃。
资料:
西餐主要餐具的源起[3]
西餐餐具中无论是刀子、叉子、汤匙还是盘子,都是手的延伸,例如盘子,它是整个手掌的扩大和延伸;而叉子则更是代表了整个手上的手指。随着文明的发展,这许多象形的餐具逐步合并简单化,例如,在中国最后就只剩下了筷子和汤匙。而在西方,到现在为止,在进餐时仍然摆了满桌的餐具,例如大盘子、小盘子、浅碟、深碟、吃沙拉用的叉子、叉肉用的叉子、喝汤用的汤匙、吃甜点用的汤匙等。说明在饮食文化上,西方不仅起步较晚,进展也十分迟缓。
大约在13世纪以前,欧洲人在吃东西时还都全用手指头。在使用手指头进食时,还有一定的规矩:罗马人以用手指头的多寡来区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齐下,有教养的贵族只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这一进餐规则一直延续到16世纪,仍为欧洲人所奉行。
叉子
进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现在11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只有两个叉齿。当时的神职人员对叉子并无好评,他们认为人类只能用手去碰触上帝所赐予的食物。有钱的塔斯卡尼人创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诱惑,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意大利史料记载:一个威尼斯妇人在用叉子进餐后,数日内死去,其实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职人员则说,她是遭到天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东西。
12世纪,英格兰的坎特伯爵大主教把叉子介绍给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人民,据说,当时贵族们并不喜欢用叉子进餐,但却常常把叉子拿在手里,当作决斗的武器。对于14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叉子仍只是舶来品。
当时的大部分欧洲人,都喜欢用刀把食物切成块,然后用手指头抓住放进嘴里;如果一个男人用叉子进食,那就表示即便他不是个挑剔鬼,也是一个娘娘腔。
18世纪法国贵族偏爱用四个叉齿的叉子进餐,于是叉子变成了地位、奢侈、讲究的象征,随后逐渐变成必备的餐具。
餐刀
西方餐具中至今仍保留用刀子的习惯,其原因是许多食物在烹调时都切成大块,而在吃的时候再由享用者根据个人的意愿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块。这一点与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在烹调开始前将食物切成小块的肉丝、肉片等然后再进行加工的方法不同,也许这便是西方烹调技术一直落后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餐刀很早便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石刀作为工具,刀子挂在他们的腰上,一会儿用来割烤肉,一会儿用来御敌防身;只有有地位、有身份的头领们,才能有多种不同用途的刀子。
法国皇帝路易十三在位期间,深谙政治谋略的黎塞留大公,不仅为法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作出了贡献,还对一般的生活细节做出了新的创举。当时餐刀的顶部并不是今天的椭圆形状,而是锋利的刀尖。很多法国的官僚政要,在用餐之余,把餐刀当牙签使用,用它来剔牙。黎塞留大公则命令家中的仆人把餐刀的刀尖磨成椭圆形,不准客人当着他的面用餐刀剔牙,影响所及,法国吹起了将餐刀刀尖磨钝的时尚旋风。
汤匙
汤匙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亚洲地区就出现过汤匙。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经发现过木、石、象牙、金等材料制成的汤匙。
希腊和罗马的贵族则使用铜、银制成的汤匙。15世纪的意大利,在为孩童举行洗礼时,最流行的礼物便是送洗礼汤匙,也就是把孩子的守护天使做成汤匙的柄,送给接受洗礼的儿童。
餐巾
希腊和罗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进食的习惯,所以在用餐完毕后用一条毛巾大小的餐巾来擦手。更讲究一点的则在擦完手之后捧出洗指钵来洗手,洗指钵里除了盛着水之外,还飘浮着点点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则在钵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
将餐巾放在胸前或腿上,其目的是为了不把衣服弄脏,西餐中常有先喝汤的习惯,一旦喝汤时弄脏了衣服,常会让人变得很沮丧。
餐巾发展到17世纪,除了实用意义之外,还更注意观赏性。公元1680年,意大利已有26种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侣的诺亚方舟形、贵妇人用的母鸡形以及一般人喜欢用的小鸡、鲤鱼、乌龟、公牛、熊、兔子等形状,美不胜收。
资料思考:你是否认可资料中“在饮食文化上,西方不仅起步较晚,进展也十分迟缓”以及“西方烹调技术一直落后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观点?为什么?
(四)西餐上菜的礼仪
1.西餐上菜的程序
(1)头盘
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开胃品。开胃品的内容一般有冷头盘或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焗蜗牛等。因为是要开胃,开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较少,质量较高。
(2)汤
与中餐有极大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4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周打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焗葱头汤等。冷汤的品种较少,有德式冷汤、俄式冷汤等。
(3)副菜
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水鱼类、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均称为副菜。因为鱼类等菜肴的肉质鲜嫩,比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类菜肴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类菜肴主菜有区别。西餐吃鱼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
(4)主菜
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主菜。肉类菜肴的原料取自牛、羊、猪、小牛仔等各个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为沙朗牛排(也称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形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调方法常用烤、煎、铁扒等。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蘑菇汁、白尼斯汁等。
禽类菜肴的原料取自鸡、鸭、鹅,兔肉和鹿肉等野味通常也归入禽类菜肴。禽类菜肴品种最多的是鸡,有山鸡、火鸡、竹鸡,可煮、可炸、可烤、可焖。主要的调味汁有黄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类菜肴
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既可以算是一道菜,也可以称之为一种配菜。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与主菜同时上的沙拉称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红柿、黄瓜、芦笋等制作。沙拉的主要调味汁有醋油汁、法国汁、干岛汁、奶酪沙拉汁等。
一些熟食蔬菜,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条等,通常是与主菜的肉食类菜肴一同摆放在餐盘中上桌的,称为配菜。
沙拉除了蔬菜之外,还有一类是用鱼、肉、蛋类制作的,这类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进餐顺序上可以作为头盘食用。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7)咖啡、茶
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咖啡或茶。饮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2.西餐上菜的礼仪
(1)法式上菜礼仪
法式上菜的侍者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当客人就座后,侍者送上饮料,再将厨房中初加工好的半成品菜肴放进手推小车上,推至客人面前,然后当着客人的面将未烧好的半成品菜肴加工为成品,调味汁也需由侍者在客人面前调好,烧好的菜放入盘里后送给客人。
面包、白脱、色拉或其他小物品装盘时,侍者用左手从客人左边送上,其他所有食品都从客人右边用右手送上,包括饮料。撤盘时仍用右手从客人右边拿走,端盘时应使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手指不要碰到盘边的上部,以保证卫生。待所有客人吃完以后,要清除台面。主菜撤去后,将调味瓶也撤下,此时就可以送上甜点了。法式上菜的程序让客人倍感舒适,但侍者要一直工作。
(2)美式上菜礼仪
美式上菜速度快,方法简便。用餐前,侍者应在客人的右边将水杯内倒满冰水,如有不喝冰水的客人,应为其送上鸡尾酒或其他开胃酒。之后,再为所有宾客送上面包、白脱、汤中开胃品(色拉)等,用左手从左边送上,将开胃酒杯从右边撤下,再上主菜。主菜一般是在厨房里装盘,放在托盘内送出,同时将汤和开胃品盘从右边撤下。主菜从客人左边送上,咖啡须从客人右边上,用右手把咖啡杯倒满,如果有甜点,把主菜盘撤走,再自左侧送上甜点盘。
(3)俄式上菜礼仪
客人就座后,侍者先上饮料,食物在厨房内已完全备好。当侍者将大盘菜从客人的左边用右手分送给客人时,按逆时针方向进行。另外,大盘内分剩的菜可重新送回厨房,被再利用,减少浪费。(www.xing528.com)
(五)西餐用餐礼仪
1.注重服饰搭配
欧美人非常讲究穿着得体地去餐厅用餐。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去正式的西餐场合。去高档的西餐厅,男士要穿正装,女士要穿晚礼服或套裙。因餐厅内的光线较暗,女士要化稍浓的妆容。如果宴请对着装有正式规定,男士一定要打领带。
2.讲究姿态礼仪
正式场合下,进入餐厅后要先把外套、雨伞、帽子、围巾、大包等交给餐厅的柜台衣帽处(贵重物品随身带),女士只拿皮包、披肩入内。当侍者带位时,尊者(女士、长者、上司、客人等)走在侍者的后面。就座时,侍者会替尊者拉椅子,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碰到桌子的距离处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其他人正立等待尊者坐下后,才能坐下。
在餐厅就餐时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因为大多数人是右手比较顺,右手拉开椅子比较便利。餐桌离席时,也从左侧离开。
就座后,坐姿应端正,但不僵硬,双手手腕靠在餐桌边(据说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大家相聚用餐时,为了表示自己没带武器、没有毒药,所有用餐者都会将双手手腕靠在餐桌边,以示和平之意)。上身自然往前倾一点,能显示出用餐者对参加宴请的积极性和对其他人的诚意。
入座后,随身的小包可以放在自己的背与椅背间或者放在餐巾下的腿上。比较大的包则放在自己右侧椅脚边,因为正式的餐厅大多是从用餐者的左边上菜的。切忌将皮包等物品放在餐桌上,以免影响餐桌的美观。
用餐时,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餐桌下的两脚要避免交叉、伸腿、抖脚等姿态,切忌脱鞋的行为。
用餐中,不要频频离席或挪动座椅,也不要出现随意摆弄餐具和餐巾、摘掉领带、卷起衣袖、头枕椅背打哈欠、伸懒腰等不合礼仪的举止体态。
3.讲究规范食用
(1)肉类
切牛排等肉类时,坐姿要端正,双肘自然向腋下靠拢,用指尖的力量按住左手的叉子,右手的餐刀也只使力在刀尖上,这样就很容易切。叉子的顶点和刀子越靠近,切起肉来就越稳。牛排有1—2分熟、3—4分熟、5—6分熟和全熟几种,切牛排时更需要指尖上的力量。
牛排等肉类应由外侧向内切,一次切一口大小,然后用叉放进嘴里。不能切一小块叉在叉子上再分几口咬食,也不能一次将牛排等全部切成小块,这样做既失礼,又会让鲜美的肉汁流失。
肉块切的大小一定要适中,以免一口吃进后嘴里塞得鼓鼓的,很不雅观。咀嚼时,嘴不能张开,要避免发出声音。口中食物未吞下前,不要再送食物入口。
吃带骨头的肉、小羊排、鸡腿、法国烤鸭等时,一定要使用刀叉。以羊排为例:先用刀将羊排的肋骨与肋骨之间切开,用叉子叉住肉,再用刀子顺着骨头将肉和骨分开,将骨头聚集在盘子的一角,然后将肉切成一口大小享用。
(2)贝类海鲜
贝类海鲜应该以左手持壳,右手持叉,将其肉挑出来吃。
吃鱼片时,可用右手持叉进食,避免使用刀具,因为细嫩的鱼肉很容易就会被切碎而变得难以收拾。遇到一整条鱼时,先吃鱼的上层,再用刀叉剔除鱼骨,切忌翻身。
吃龙虾时,可以先用手指去掉虾壳,然后再用刀叉食用。若是自始至终都使用刀叉食用龙虾,更能显示出西餐优雅的用餐礼仪。使用刀叉时,可以左手叉住虾身,然后右手用餐刀从尾部切,刀在虾肉下,顺着虾壳把肉与壳分开,将整块肉取出食用。
吃蜗牛时,可以左手拿着专用的夹子夹住蜗牛,右手用叉子取出蜗牛肉。吃了蜗牛肉后,蜗牛汁也是美味精华,蜗牛汁多用奶油蒜汁做成,可将面包掰成小块蘸汁食用,或者直接将小块面包放进蜗牛汁中,然后叉着吃。
(3)水果
西餐中,吃水果一般也使用刀叉等餐具,尽量不用手取食水果。
水分多的水果用小汤匙取食,如奇异果等。
苹果、桃类及瓜类水果,正规餐厅一般都会洗净去皮切片或块状,吃的时候用小叉子取食。
草莓类多放于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
香蕉要用刀叉去除头尾,从中间切开、剥皮,然后切成块片状,用叉子食用。
葡萄可以用手去皮,不容易去皮的葡萄(如提子)可以用刀在蒂口划伤一个十字,然后用手剥皮,葡萄籽要吐在自己做成杯状的手掌中,然后放在自己的果碟里。
吃水果时,餐厅通常还会提供洗手钵,里面放置了花瓣或柠檬,以供洗手之用。洗手时,只要将手指尖浸入便可,然后用自己的餐巾擦干手。
(4)甜点
一般蛋糕及饼类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则需要用刀切割后用叉食用;如果是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用手取用。
冰激凌或布丁等用小汤匙取食;有时餐厅上冰激凌时会附上一块小饼干,因为冰激凌会使舌头冷麻,饼干就是用来暖舌用的。冰激凌和饼干可以交替着吃,但不可以将冰激凌放在饼干上食用。
此外,西餐中的面食要用叉子卷着或者叉着吃,如意大利面、通心粉等。奶酪也是要使用刀叉来帮助食用的。
4.西餐用餐礼仪禁忌
(1)正式的餐厅里,点菜、上菜的是侍者,点酒、上酒的是酒侍,两者从服装上就能分辨出来,酒侍通常穿着黑背心,腰部围着黑围裙。男女共餐时,由男士召唤侍者或酒侍。召唤时,只要让自己的视线和侍者或酒侍交汇后以眼、头示意,或者举手轻挥一下即可。忌拍手、弹响指、大声召唤等行为。
(2)用餐不能发出声音,要闭嘴咀嚼。嘴里的鱼刺、骨头不能直接外吐,要用餐巾掩嘴,用手取出,或轻轻吐在叉上,放在菜盘内。
(3)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盘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够,可以再取。如由侍者分菜,需增添时,待侍者送上时再取。如果是本人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肴,当侍者上菜或主人夹菜时,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表示“谢谢,够了。”对不合口味的菜,忌显露出难堪的表情。
(4)无论是主人、陪客或宾客,都应与同桌的人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不要只同几个熟人或只同一、两个人说话。邻座如不相识,可先自我介绍。交谈时,切忌声音过大,引起邻座或邻桌人的不满。嘴内有食物时,忌与人谈话。
(5)忌随意剔牙,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遮口;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和牙签都应放在盘内,忌放置在桌上。
(6)商务宴请时,一些外国客人有餐前作祈祷的习惯,没有宗教信仰的就餐者,忌在别人做祈祷时喧哗。
(六)西餐酒水礼仪
1.西餐饮酒礼仪
(1)西餐酒的主要种类
西餐中,饮用酒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红酒
红酒的原料是黑色和紫色葡萄,酿制时将果皮、果肉和种子一起发酵,因此酒会产生红色、紫色和黑紫色等。黑葡萄的皮和种子含有大量的丹宁酸,红酒的涩味就是由此而来的。丹宁酸是强碱性,可以中和肉类的酸性,涩味可以让口里的油脂变得清爽。
②白酒
白酒是将葡萄压榨后,除去了外皮和种子等,只留下果汁发酵。白酒的颜色有琥珀色、浅黄、金黄和透明色。白酒的丹宁酸成分少,没有涩味,果香较浓。白葡萄酒含的酒石酸、苹果酸等酸类成分能更加衬托出鱼肉和海鲜类的清淡、鲜美。
③玫瑰酒
玫瑰酒的酿法基本上和红酒一样,不同的是,在酿造初期就除去了葡萄皮和种子,因而酒呈现出玫瑰色。玫瑰酒没有涩味,与鸡肉类、火腿、香肠的菜肴很配。
④香槟
香槟一词只能用来称呼法国香槟区所产的气泡酒,其他地区所产的气泡酒只能称作气泡酒或者其他名字。香槟是将事先酿成的静态无气泡的白葡萄酒装到瓶中,然后添加糖汁与酵母,在瓶中进行二次发酵,这样能让酒产生气泡。香槟可以当开胃酒,也可以当餐酒来饮用,香槟有甜、中辣、干辣之分,其口感能很好地化解菜肴的油腻,同时气泡能使人感觉舒爽。
(2)西餐酒具
由于西方酒的种类很多,每种酒又各有特点,这些特点必须通过合适的酒具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西餐酒具非常多样。西餐酒具大多为玻璃或水晶制品,因此,英文中的酒具被称为玻璃器(Glassware)。酒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啤酒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扎啤杯,一般体大、壁厚、带把儿,适于盛放啤酒,多在餐前饮用啤酒时用;另一种是正餐用的啤酒杯,与水杯类似,可以作水杯。
②威士忌酒杯。一般是平底、瓶口和瓶底直径大而且基本相等的杯子,适于放冰块。
③白兰地酒杯。口小肚大的高脚杯,适于聚集白兰地的酒香。
④红葡萄酒杯。椭圆形杯肚的高脚杯,适于手握杯肚,用体温捂暖酒液。
⑤白葡萄酒杯。球形杯肚的高脚杯,杯柱较长,适于手握杯柱,以免手温破坏酒味。
⑥鸡尾酒杯。锥形杯肚的高脚杯,容易看出鸡尾酒勾兑出的层次和线条。
⑦香槟酒杯。造型多样,以细长杯身多见,形状优美,倒入香槟酒后可以看出气泡的升线。
⑧甜酒杯。一般比较小,杯身类似中国的白酒酒杯。
以上不同类型的酒杯是一些最基本的杯型,在这些酒杯的基础上,还有很多的变化。但不管其造型如何变化,都与酒品本身的特点相关。
除了以上的酒杯以外,西餐中还常看到以下两种杯子:一种是水杯,一般都是直筒杯,易于盛放液体,也可以用作啤酒杯或者饮料杯;另一种是冰激凌杯,一般杯口很大,杯身较浅,易于盛放冰激凌。
西餐酒具虽然很多,但通常餐桌上摆放的酒具和水杯不超过4个。
(3)西餐菜肴与酒的搭配
欧洲菜肴的演进是为了配合葡萄酒才创造出来的[4]。西餐很注重搭配酒,一餐饭的不同阶段会饮用不同的酒。
①餐前酒
西餐进餐前,多喝开胃酒,如香槟、基尔酒、雪利酒、马丁尼、毡酒、金巴利梳打或血红玛丽(番茄汁加上少许烈酒、胡椒及酱油)等,也可以喝些不包含酒精的果汁、矿泉水,但最好不要喝啤酒,因为啤酒很容易让人饱。
②餐中酒
如果是隆重的商务晚宴,进餐时,主人会为前菜、主菜、甜品等不同阶段的菜肴分别配上不同的餐酒。
如果前菜吃鱼子酱,就配浓烈的伏特加或清香而不带甜味的香槟酒;如吃煎鹅肝,就配甜酒。
主菜一般会配葡萄酒。白酒配吃鱼肉和海鲜类,红酒配吃猪、牛、羊、鹿肉等,玫瑰红酒可以配吃各种海鲜和肉类。
吃甜品时,则配以甜酒。如果吃奶酪,则可配葡萄酒。
③餐后酒
喝完咖啡聊天时,可来点餐后酒,通常是烈酒,如白兰地、干邑(只有产在法国东南部干邑区的白兰地才称作干邑)、苹果白兰地、威士忌以及意大利的格拉伯酒等。也可以是酒精浓度较高的甜酒,如咖啡酒、香橙酒、杏仁酒、葡萄酒或冰酒等。
(4)西餐点酒的礼仪
①依据点酒
点酒通常由请客的主人负责。主人可以先向餐厅人员取酒单,根据产地[5]、葡萄品种、酒庄(酿酒厂)[6]、年份[7]以及价钱选择点酒。高级餐厅都有品酒师向客人提供点酒的意见以及开瓶、换瓶醒酒与侍酒的服务。
②依客点酒
普通的商务西餐宴请,无需为每道菜配以不同的餐酒,只要点适合的餐酒配主菜便可。若是主人和客人点主菜时分别点了海鲜和红肉,主人可以根据客人的喜好选择点酒,或者分别点叫杯装的红酒和白酒(一般餐厅供应的餐酒以每杯、半瓶或整瓶出售),或者直接点可以同时配红肉、海鲜和白肉的玫瑰红酒。
③依价点酒
西餐餐酒的价格有贵有便宜,有的佳酿会贵过一顿饭。若是企业商务宴请的预算不多,宴请方可以预先到餐厅或在电话订位时和餐厅沟通,点价格能让宴请方承受的餐酒,如此,能避免有客人在时宴请方因询问餐厅人员酒的价格而引起尴尬。
④依规试酒
点酒后,应该先确定酒瓶上的标签是否与所点的餐酒相同,尤其是核对年份,因为不同年份的酒的价格差别很大。确认无误后,开瓶拔起软木塞,酒侍会先闻一下塞底,确认酒的品质(点酒人没有必要去闻木塞)。然后,酒侍会倒一点酒让负责点酒的主人试酒(品酒)。试酒的目的是为了再次确认酒的品质,因为有时酒瓶的软木塞会有所损坏,使酒变质。
试酒时,先端起酒杯,看酒的颜色是否正常,但不要对着灯看,这样会看不出来酒的原本色(品质坏掉的酒色不透明且有杂质);然后将酒杯紧靠鼻子,闻酒香,之后,再轻转三、四下杯子,让酒加速氧化后,再一次将杯口斜靠鼻子,闻其香(品质坏掉的酒会有醋酸味);最后饮啜一口,让酒在舌头上轻滚一下,多品味一下承载的味道,之后才吞下(人的舌头构造是前端感觉甜味,两侧感觉酸味,中间感觉涩味,根部感觉苦味)。
⑤依法醒酒
如果试出酒已坏掉,餐厅有责任供应另一瓶。试酒没有问题后,酒侍会将酒从酒瓶改倒至杯肚大、瓶口小的醒酒瓶中,此举会让尘封多年的佳酿大面积接触空气,快速氧化,使酒味更加圆和。醒酒的时间应该根据酒的年份等由经验丰富的酒侍决定。
醒酒后,由酒侍按照尊卑座次为客人的酒杯注入五成至六成满的酒,最后再为主人的酒杯斟酒。
(5)饮酒的礼仪
①依礼倒酒
在商务等正式宴请场合,一般由酒侍服务倒酒。若是酒侍没有注意到客人的杯子空了,就由主人或者男士替客人、女士倒酒。女士则不必回倒酒给男士,因为在欧美,很多为男士倒酒的女士是属于特殊行业者。
别人替自己倒酒时,不要拿起杯子,放在桌子上即可。但手上的刀叉要暂停,以示谢意。
②依酒端杯
盛白葡萄酒及香槟的酒杯为高脚杯,喝时拿住杯脚下面部分,不要持着杯身,因为白葡萄酒以及香槟会预先冰冻,侍酒温度以摄氏5—10度最适宜,若是手持杯身,会让酒温热起来。
盛红酒的酒杯杯脚较短,杯身较圆大,以便让红酒有较多的空间“呼吸”,喝时拿近杯身,手的温度有助于红酒释放香味。红酒的温度以维持在摄氏14—18度左右为佳。
③依次敬酒
用餐前,主人通常会向客人致简短的欢迎词,致词后,主人微笑地向客人敬酒。宴会过程中,客人也要由尊而卑依次回敬主人,以示感谢。
隆重的宴会上甜品时,主人可以起身建议在座所有人向重要来宾敬酒,所有宾客也会尊重主人同样起身站立敬酒。宴请活动的客人较少而活动也不是很隆重时,敬酒时可坐可站。
参加正式隆重的宴会场合,“干杯”时,举杯到眼睛的高度即可,不要碰撞杯子。若是在一般商务场合或私人场合,可以轻轻碰杯腹。
④依意敬酒
“随意”是良好的西餐桌礼仪。喝酒既有配合食物以增进食欲和味道之实,又有助兴之用。因此,不能过于勉强别人喝酒,尤其是劝人醉酒。醉酒既会让饮酒者失去理性,又会令在场的其他人感到扫兴。
对酒过敏或因故不能饮酒者,可以礼貌地告知他人和酒侍,不要将酒杯反转放置而失礼;如果不想多喝,最好在酒杯中留有相当分量的酒,或者当酒侍为你斟酒时,你把右掌按在酒杯,酒侍就会明白所示之意。
⑤得体饮酒
喝酒会导致身体缺水,因此,喝酒时要多喝水以做补充;喝酒前,用餐巾轻按一下嘴唇,以避免口红和嘴上油腻印在杯子上而显得不雅;西餐桌上,一切餐具都有各自规定的位置,酒杯放置的位置在餐盘的右上角,每次饮酒后,酒杯应该放回原位。
2.咖啡礼仪
18世纪正式命名的“coffee”一词源自埃塞俄比亚一个名叫卡法(kaffa)的小镇,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咖啡与茶叶、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随着咖啡广泛的交易,咖啡除了作为饮料的功能之外,咖啡的政治、社会及经济地位日益显示出来。人们开始在咖啡吧里进行社交、商务等活动,欧洲的思想家们还把咖啡当作锐化思想的工具。
在商务、公务等正式场合,喝咖啡的举止礼仪不仅体现着个人的身份和教养,还体现着企业等组织的文化内涵。
(1)喝咖啡的时间
咖啡是社交、宴请、办公中常见的饮品。接待来访客人、业务会谈时,都会以咖啡或茶作招待。
在家里用咖啡待客,不论是会友还是纯粹作为饮料,不要超过下午4点钟。因为有很多人在这个时间过后不习惯再喝咖啡;邀人外出,在咖啡厅会客时喝咖啡,最佳的时间则是午后或傍晚。
正式的西餐宴请,咖啡往往是最后的压轴助兴之品。很多西餐宴请通常是在晚上举行,所以在宴会上喝咖啡通常是在晚上。为照顾个人习惯和喜好,宴会上咖啡的同时也会备有红茶,由来宾自己选择。
(2)喝咖啡的场合
喝咖啡最常见的场合主要有客厅、写字间、花园、餐厅等。
在客厅里喝咖啡,主要适用于招待客人;在写字间里喝咖啡,主要是在工作间歇自己享用,为了提神;在花园喝咖啡,适合和家人休闲,也适合招待客人。以上场合中,喝咖啡不必排位次,时间也不长,重在交际和沟通。
在商务等正式宴请中喝咖啡,座次按通常的餐座排位即可。
(3)商务喝咖啡的礼仪
商务等正式场合喝咖啡时,商务人员要在饮用数量、配料添加、饮用方法等方面注意个人的行为举止。
①咖啡的饮用数量
咖啡在正式场合只是一种交际的手段,一般饮用最多不要超过三杯咖啡。
②咖啡的配料添加
喝咖啡时,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往咖啡里加牛奶、糖块之类的配料。加牛奶时,动作要稳,不要倒得满桌都是;加糖时,要用专用糖夹或糖匙去取,不可直接下手;若配料是袋装的,在撕开时,要注意力度,以免打翻其他餐品。
咖啡匙的作用主要是加入牛奶或奶油后用来轻轻搅动,使牛奶或奶油与咖啡相互融合。加入小糖块后,可用咖啡匙略加搅拌,以促使迅速溶化。如果咖啡太烫,也可以用咖啡匙稍作搅动,之后应将咖啡匙平放在咖啡碟里但不要用咖啡匙去舀咖啡来喝,也不要立在咖啡杯里。
喝咖啡时,为了不伤肠胃,往往会同时准备一些糕点、果仁、水果之类的小食品。用甜点时,要放下咖啡杯。喝咖啡时,手中不要同时拿着甜点在品尝。
③咖啡的饮用方法
在正式场合中,咖啡都是盛进杯子,然后放在碟子上一起端上桌的。碟子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放置咖啡匙,并接收溢出杯子的咖啡。握咖啡杯的得体方法是: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杯耳后,再轻缓地端起杯子,慢慢地移向嘴边轻啜。不宜满把握杯、大口吞咽,也不宜俯首去就咖啡杯。喝咖啡时,不要发出声响。添加咖啡时,不要把咖啡杯从咖啡碟中拿起来。若咖啡洒落在碟子上,可以用纸巾吸干。
空腹不能喝咖啡,咖啡也不可与茶同饮。喝咖啡不是为了充饥解渴,喝时不要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或喝得很响而失礼于人。
如果坐在桌子附近喝咖啡,通常只需端杯子,而不必端碟子;如果离桌子比较远或站立、走动时喝咖啡,应用左手把杯、碟一起端到齐胸高度,再用右手拿着杯子喝。
喝咖啡时,要适时地和交往对象进行交谈,不能大声喧哗和乱开玩笑,以防破坏喝咖啡的现场氛围。
不要在别人正在喝咖啡时提出问题。自己喝过咖啡要讲话前,要先用纸巾擦擦嘴,免得咖啡弄脏嘴角而失礼。
资料:
咖啡的发展历程[8]
咖啡原产地是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咖法省高原地区,据说一千多年前,一位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因此发现了咖啡。也有说法是由于一场野火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的香味引起了周围居民的注意。人们最初咀嚼这种植物果实以提神,后来烘烤磨碎掺入面粉做成面包,作为勇士的食物,以提高作战的勇气。不过这些传说故事都缺乏历史文字佐证,只出现于后世的旅游传记中,因此无从考证咖啡起源的真正原因。
直到11世纪左右,人们才开始用水煮咖啡作为饮料。13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军队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义禁止教徒饮酒,宗教界认为这种饮料刺激神经,违反教义,曾一度禁止并关闭了咖啡店,但埃及苏丹认为咖啡不违反教义,因而解禁,咖啡饮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区流行开来,咖啡种植和制作的方法也被阿拉伯人不断地改进而逐渐完善。
15世纪以前,咖啡长期被阿拉伯世界所垄断,仅在回教国家间流传。当时主要被使用在医学和宗教上,回教医生和僧侣们承认咖啡具有提神、醒脑、健胃、强身、止血等功效。15世纪初,开始有文献记载咖啡的使用方式,并且在此时期融入宗教仪式中,同时也出现在民间作为日常饮品,咖啡成为当时很重要的社交饮品。直到16、17世纪,通过威尼斯商人和海上霸主荷兰人的贸易辗转将咖啡传入欧洲,很快地,这种充满东方神秘色彩、口感馥郁、香气迷魅的黑色饮料受到贵族士绅阶级的争相竞逐,咖啡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甚至产生了“黑色金子”的称号。当时的贵族流行在特殊日子互送咖啡豆以示尽情狂欢或是送给久未谋面的亲友,有“财入袋、祝贺顺遂”之意,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黑色金子”在接下来风起云涌的大航海时代,借由海运的传播,全世界都被纳入了咖啡的生产和消费版图中。
资料思考:为什么咖啡能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咖啡作为饮品有哪些主要类型?
[1] 英国人和法国人都认为,用汤匙喝汤应该汤匙的“里”朝向自己,“表”朝向对方才合乎礼节。但英国人以汤匙凹处为表,法国人则以凸面为表。所以,英式用汤匙舀汤是从自己的方向朝外舀,法式用汤匙是从外朝自己方向舀汤。
[2] 英式喝法是汤匙横摆着喝汤,法式喝法是将汤匙直朝着嘴全部送入口中。如果喝的是清汤(牛肉汤),既可以用英式也可以用法式喝法;如果是有食物在内的浓汤(玉米、蔬菜汤等)就使用法式喝法,因为法式喝法不易使汤匙上的食物沾到嘴唇。
[3] 《西餐餐具》,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0gr9p QPa Gq POh Ht A-Hy3cz Ok E4YBml7c Kv Sc Inopbb Jv_2PYJ06IA8yffz Bbp Eik YQp0Bw Kaav7c Efjy Nunl_,文字稍有改动。
[4] 陈弘美:《用刀叉吃出高雅——西餐礼仪》,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26页。
[5] 葡萄酒的产地分为旧世界、新世界两大产地。旧世界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新世界包括澳洲、新西兰、美国、南非、智利、阿根廷等。葡萄产地以法国波尔多、布根地最著名。
[6] 种植葡萄以及酿酒的酒庄本身就是一个品牌。
[7] 葡萄酒并非以最老年份为最好,而是看哪一年收成的葡萄最好。如法国波尔多红酒最好的年份为1959、1961、1982、1985、1989、1996、2000、2005、2009年等。
[8] 《咖啡》,http://baike.baidu.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