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良传统与企业精神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从培训与开发说起

优良传统与企业精神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从培训与开发说起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韩国著名企业家李秉哲预言:“技术的支配者将支配世界。”对于企业来说,充分发挥优良传统和企业精神的作用,更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有资料显示,百事可乐公司对深圳参加过培训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其中80%的员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87%的员工愿意继续留在公司工作。

1.培训的作用

企业员工培训,作为直接提高经营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技能,增长员工才干,培养敬业、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和极好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培训。

(1)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为企业界所推崇和赞赏的名言“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更强调“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员工的培训和训练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可使其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有所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加强,成为企业的栋梁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

(2)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士气。企业里的员工尽管层次不同、岗位不同、背景不同,但就大多数而言,都渴求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作为管理者必须重视员工,而不应当把员工仅仅看作“经济动物”。员工的这种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转换成深刻而持久的工作驱动力,士气高昂干劲倍增,而培训就是最直接、最彻底的满足方式。

(3)通过培训可以降低员工流动率。成功的培训能通过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素质的提高,在有效地减少心理压力的同时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喜欢并留恋正在学习和成长的工作岗位,从而减少人员的流动,也有助于降低流动率和管理成本。

员工无法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时,就会形成心理压力,并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如工做出现失误或对领导态度很差,造成产品质量粗糙、损耗增加、公然违反员工守则、忽视或得罪顾客等。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迟到、怠工、旷工就会变成常事,工作安排也会变得困难,再发展下去,解雇或辞职的事情也会层出不穷。

(4)培训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所谓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以其劳动对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千变万化,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出色的员工应面对市场的选择、适应竞争的需要,而适应市场需求的知识仅仅依靠专门的、正规的学校教育是越来越难以满足了,特别是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办学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且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长,如中专和大学专科一般是2~3年,本科是4~5年。因此各类人才不可能全部由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同时,由于教育本身的原因,即使是科班出身的人才,也不能保证一参加工作就能立即发挥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员工根本不可能全部送到大中专学校去深造,因此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有靠本地区、本系统、本企业内部的培训,才能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各种能力。培训弥补了现有教育体系的不足,是企业获得优秀员工的重要途径。

(5)培训是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而技术在竞争中的地位愈显重要。韩国著名企业家李秉哲预言:“技术的支配者将支配世界。”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重要一环,而其关键又在于第一流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技术培训,使队伍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观念,才能走在新技术革命的前列。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之所以在技术创新上步履维艰,原因很多,其中培训不足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技术创新要求管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办公自动化进程日新月异。这对管理人员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且必须通过员工培训加以解决。

(6)培训是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有力杠杆。人类社会进入了当今时代,管理科学继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第一次飞跃之后,正经历着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第二次飞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发现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韩国著名企业家郑周永说:“一个人、一个团体或一个企业,它克服内外困难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它自身,也就是说来自它的精神力量、来自它的信念。没有这种精神力量和信念,就会被社会淘汰。”对于企业来说,充分发挥优良传统和企业精神的作用,更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近十年来,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界的热门话题,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哲学和企业风气。企业文化已成为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宣传、讲授和强化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杠杆。(www.xing528.com)

(7)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就企业而言,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有资料显示,百事可乐公司对深圳参加过培训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其中80%的员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87%的员工愿意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培训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职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理解。

2.开发的作用

(1)人力资源开发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根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我国做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将科教兴国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技和教育犹如我国进入21世纪的两个轮子,连接两个轮子的轴就是人才。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决定这两个轮子速率的枢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到了国家兴衰的高度,为人力资源开发开辟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口虽然是一种经济资源,但这种资源不是一种自然的仅供利用的资源,而是需要加以开发,从而可以不断提高其品位、质量的特殊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着力于人力资源质量、品位的提高,这是一种内涵型开发。大力普及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这种内涵型开发的根本途径,也是配置型开发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教育的发展,走内涵型人力资源开发的道路,是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本质思想,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

人力资源的开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的功能,取决于教育的水平及质量状况。因为教育能唤醒人们沉睡的需求意识,使人们的社会、生活等需求得以觉醒。通过教育手段能使人们真正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及人们追求的目标设计自我。这种需求的觉醒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动力,是内在的动力源,也是第一推动力。认真把握人类自身需求的内涵及变化,是人类自身自觉地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这种需求觉醒得越早、变化得越快,社会经济的原动力也就越强,教育的发展能从根本上加快这种需求的觉醒过程,促使人类自身需求的变化,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找到内在动力源。

(2)人力资源开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的统一。三者能否统一,取决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态度。因此,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我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的紧张状况势必长期存在,因此资源开发利用应采用节约型模式。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模式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现象相当普遍,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素质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相适应。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有助于替代自然资源,从而缓解资源的稀缺性。很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和地区,都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替代其自然资源的不足。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提高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资源。随着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强和劳动者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人类可以更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废料资源,并不断形成各种各样的高效合成新型材料和开发各种新能源,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的紧张状况,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特色的增长方式,它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在宏观上,以发展适合国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把人力资源的利用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发挥人力与技术的作用,更好地节约利用资源,这样既有利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微观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克服我国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资源短缺的限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技术效益,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3)人力资源开发在国际竞争战略中的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世界各国正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强了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的争夺,简直到了白热化程度。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这种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将更加广泛而深刻。人才的匮乏和流失将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反映了国家的发展状况。可从人力资源的需求、供给以及利用效果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与开发全时人员和经费是科技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指标。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所在,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很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布局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和文化环境存在缺陷;我国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还没有转变为现实的人才优势,特别是在全球性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我们还处于明显的劣势。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发展的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保障,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所必须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永恒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