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茯苓的林下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

茯苓的林下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茯苓是一种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菌核的内部为白色或淡粉红色的营养物质,柔软,多浆汁,主要由菌丝体、茯苓聚糖类物质和黏液物质组成。鉴于茯苓是异宗结合的真菌,在进行有性繁殖的孢子分离过程中,必须采取多孢分离法,否则不能完成其生殖过程。因此,在栽培时,应注意避免这一温、湿度条件同时具备,以便控制子实体的产生,以提高茯苓的产量和质量。茯苓场要求排水畅通,干燥,不积水。

茯苓的林下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

(一)概述

茯苓又称松茯苓、茯灵、松木薯等,隶属于担子菌门、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卧孔菌属(又称茯苓属)。

茯苓是一种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它不仅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功效,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常食之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久服能宁心安神、延年益寿。

茯苓除了药用外,还被调配成多种营养食品,如我国市场上常见的“茯苓糕”“茯苓饼”“茯苓酥”“茯苓茶”等。在日本还把它制成“兵粮丸”,作为海军士兵的营养品。在美国南部地区居住的黑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等,把茯苓烧熟后直接食用,所以在那些地方,茯苓又被称为“红人面包”或“印第安人面包”。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1)菌丝体。茯苓的菌丝体幼嫩时为灰白色,棉绒状,直径为2~5 μm,有分枝、有分隔的管状体,到老熟时变为灰棕色至褐棕色。菌丝体是茯苓的营养器官,在生育期,沿着松木、松根和土坡蔓延生长,分解和吸收营养,在生育过程中起着营养的贮存、运输和供给作用。

(2)菌核。菌核对不良的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是茯苓贮存营养的主要器官,为药用部分,形状有球形、扁球形、卵形、椭圆形或扁平等不规则形状。随着营养和生育条件的不同,菌核的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只有200 g左右,最大的可达50~60 kg,但一般多为2~3 kg。菌核的外壳在较嫩和新鲜时为淡黄棕色、棕色,到老熟时为棕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粗糙多皱,较坚硬,能抵御不良的环境条件。菌核的内部为白色或淡粉红色的营养物质,柔软,多浆汁,主要由菌丝体、茯苓聚糖类物质和黏液物质组成。

(3)子实体。子实体是茯苓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菌核或双核菌丝产生,木质,无柄,大小不一,厚3~12 mm,常平铺于菌核或长满菌丝的松木表面。子实体幼嫩时为白色,老熟或干后呈淡黄色或

淡棕色。子实体表面多生蜂窝状菌管,管深2~3 mm,直径为0.5~1.2 mm。菌管内壁的子实层上长满担子,每个担子上一般生有4个担孢子。担孢子呈椭圆形或近圆柱形,灰白色,顶端有一歪尖,孢子大小为(7.5~8×3.5)μm。

2.生活史

茯苓在人工培育和栽培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由菌丝到菌核,正常情况下不会有有性阶段,这样就不是茯苓完整的生活史。茯苓在自然界中的完整生活史是从担孢子到担孢子,其过程为:担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单核菌丝,单核菌丝相互进行质配,发育成双核菌丝体,环境条件适宜时形成菌核,双核菌丝体和菌核都可产生子实体,在子实体的子实层上产生担子和担孢子。茯苓的担孢子为有性孢子,在形状上相互无明显区别,但在生理上有着性别的差异,其性别常用“+”“-”来表示。茯苓在担子上产生四个担孢子,一般为两个“+”、两个“-”,能分别萌发出具有单核、单倍染色体的“+,,”“-,,”菌丝,这种菌丝称为初生菌丝。同性别的担孢子萌发出的初生菌丝不具有亲和性,不能进行交配融合。属于异宗结合的真菌,必须由“+”“-”两种担孢子萌发成的“+”菌丝和“-”菌丝才具有亲和性,才能进行交配融合,发育成双核菌丝,完成其有性繁殖的过程。单核的初生菌丝与双核菌丝在形态上无明显区别,在进行交配时不形成雌、雄生殖器官。首先是菌丝与菌丝进行质配,形成双核菌丝,一般到担子和担孢子形成时再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因此,在整个营养生长阶段所见到的都为双核菌丝。鉴于茯苓是异宗结合的真菌,在进行有性繁殖的孢子分离过程中,必须采取多孢分离法,否则不能完成其生殖过程。

3.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

(1)营养。茯苓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主要有碳素、氮素和矿物质三大类。这些营养主要来自于松木,但有时也存在着含量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生长的需要和提高产量,往往在纯培养中加入一些糖和谷物皮壳类物质来补充、调节营养。

(2)温度。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 2℃,最适宜温度为22~28℃。温度为0~6℃时,菌丝即进人休眠状态;温度在35℃以上时,菌丝易衰老死亡。菌核的形成和生长温度为25~35℃,并且昼夜要有较大的温差方可。温度在25℃左右,并伴有70%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易产生子实体。因此,在栽培时,应注意避免这一温、湿度条件同时具备,以便控制子实体的产生,以提高茯苓的产量和质量。

(3)湿度。下窖时的段木含水量应在20%左右。土壤宜干不宜潮,含水量不得超过60%。茯苓场要求排水畅通,干燥,不积水。

(4)酸碱度。茯苓适应微酸性的培养条件,其适应的pH值范围为3~6。因为茯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而来,而茯苓所分泌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酶类,在微酸性(pH值为4~6)的条件下活性最强,所以在栽培茯苓时,应选微酸性土壤作为栽培场。

(5)光照。茯苓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形成并不需要光照,在无光的情况下都能正常进行。但是,在栽培茯苓时要选择少或无树荫、光照强的地方,主要是利用光照提高地温,增大温差,以利于菌核的形成。子实体的产生则需要一定的光照,所以在人工栽培中,为了控制子实体的产生,在菌核生长过程中,当窖面膨胀出裂缝时,要用土掩埋,避免菌核见光而产生子实体,降低茯苓的产量和质量。

(6)空气。茯苓属于好氧性真菌,对空气比较敏感,在通气不良时,如果覆土过厚,土质板结或湿度过大,造成透气性差,则不易或不能形成菌核。

(三)栽培与管理

1.栽培方法

(1)松材段木栽培。从事茯苓生产,除了要培育优良菌种外,在制种的同时,还要选择好适宜的场地,准备好优质的培养材料,其工作程序应为:选育母种→制作培养原种→制作栽培种→选场→挖场清场→开厢挖窖→砍树→修整处理→风干→锯筒→下窖接种。

①场地的准备。

选场。茯苓的栽培场应选择坐北朝南的向阳坡,这样光照强,温度高,温差大,有利于茯苓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形成。坡度应为15°~30°,坡陡难以保湿,坡小易积水,均不宜作为茯苓栽培场。茯苓场的土壤含沙量要求在50%以上,pH值为4~6。要求以土质贫瘠、松散,未种过庄稼和茯苓的地方作为茯苓场。

场地翻挖和清理。场地选好后,要在冬季进行一次翻挖,深度为50 cm左右,要清除杂草、树根、石块等,让其晒干、冻垡,以减少病虫害,并要在场地上部和四周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冲走土壤。

开厢挖窖。在下窖接种前20~30天进行开厢挖窖。为了防止泥土被雨水冲走和便于管理,在挖窖前可顺着山坡的等高线在茯苓场上进行开厢,厢宽应为一个茯苓窖长,厢长以茯苓场的横向跨度而定,一般不宜过长。若茯苓场跨度宽,在中间开一道竖向排水沟,将茯苓场划为较短的厢。每厢应分别整平,然后在厢上挖窖。窖长80 cm,宽30~40 cm,深35 cm,窖底要顺坡,窖底的土要翻松,让其暴晒。每厢根据宽度可挖一排或两排窖。

②备料。

树材的选择和砍伐。目前用于茯苓栽培的树种主要为马尾松,其次为云南松、赤松、黑松等。砍伐应在秋冬进行,因为这时的树营养丰富,汁液处于不流动状态,并且此时树材体内水分少,便于干燥。应选20年左右的中龄树砍伐,树龄过大则松脂多,不利于发菌,且树材质地疏松,营养差。另外,山脚树比山头树好,肥土上长的树要比瘦土上长的树好,阴坡树比阳坡树好。(www.xing528.com)

修整处理和风干。树砍伐后,削去枝梗和树梢,锯成长1.5 m左右的树段,将树段的皮削去两条,让树脂流出,有利于快速、充分干燥。锯断削皮后的段木,可按“井”字形堆码风干。堆码场所要靠近栽培场,应清除杂草,撒施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消灭白蚁和其他害虫,杜绝污染。垛底要用石块或其他树木垫起,垛顶可用松、杉树枝覆盖。为了保证段木的新鲜和干燥,避免雨淋,也可用薄膜盖顶,但要注意雨天覆盖,晴天揭开。

到了4~5月,播种前,将风干的段木再进行削皮留筋处理。方法为:除了砍伐时削去的两条皮外,可再沿树干纵削,削一条,留一条,相间排列,削、留皮的宽度应基本相等,深度到木质部即可。削、留皮的条数应根据树的粗细而定,可分为三方、五方、七方等。处理好后再将段木锯成两段,即为下窖接种栽培的筒料。

③下窖接种。茯苓栽培,下窖接种的时间一般为5~6月。下料接种时要把好“两干一优”关,即场干、料干,菌种优良(质)。

下窖排筒。选择晴天下窖排筒。排筒时要根据料筒的粗细分别排放,大的每窖可放1根或2根,较小的每窖可放5~7根,分别称为独筒窖、双筒窖、多筒窖。料筒在窖内呈顺坡斜卧状,一头高,一头低。

接种。栽培时应边排筒边接种边覆土,使菌种能尽快地成活定植。在茯苓栽培中,有用纯菌种进行栽培的,也有用新鲜茯苓菌核肉作种进行栽培的,常分别称为菌引和肉引。菌引的特点是节约种苓,能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特性,菌种的扩大繁殖和保存方便,适合大面积推广栽培;肉引是一种传统的栽培方法,其特点是当年产量有保证,茯苓的形态、气味、色泽良好,但要浪费大量种苓,长期传代易引起品种退化。无论是菌引还是肉引,窖内料筒数量不同,接种方式也不同,可分别采用头引、侧引、枕引和抨引。

头引。在独筒窖或双筒窖内,用茯苓菌核或菌种接种时多采用头引,方法是:料筒排好后,如果是塑料袋装的菌种,把袋子划开一条口子;如果是瓶装菌种,把瓶底打掉,将露出菌种的部位紧贴于料筒上断面;如是用菌核接种,将茯苓菌核剖开,皮对外,苓肉紧贴于料筒上断面。

侧引。侧引适用于独筒窖或双筒窖,不论是木片种、锯末种或茯苓菌核,都可采取侧引进行接种,其方法是:将菌种袋划破或把瓶底打掉,露出菌种,或将茯荟菌核切开后,将菌种或菌核肉紧贴于料筒上半截的侧面。

枕引。枕引适用于独筒窖或双筒窖,方法也是使菌种露出或将茯苓菌核切开后,垫在料筒离上断面10 cm左右的底下,坡度较大的茯苓场多采用此法。

扦引。扦引适用于多筒窖,方法是:用松木制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扦,粗细以能插进瓶口为宜;下窖时可根据料筒的多少,先铺好底层料筒,然后将木扦细的一头插进菌种瓶或菌种袋内,一般不插到底,只插进2/3即可;再将粗的一头放在料筒中间,使瓶口贴近料筒的断面,放好后,在上面再排料筒,将木扦压住。

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接种,每窖(20 kg左右干料)的接种量分别为:菌核0.2~0.3 kg,菌种1~2瓶。

覆土。排筒接好种后,可用部分松木片将菌种和料筒之间填实盖紧,立即用沙土进行覆盖,厚度为7~10 cm,上面要做成龟背形,以利于排水。

④栽培管理。

查窖补种。下窖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萌发生长,正常情况下,菌丝已进入料筒上生长,称为“上引”,这时可检查接种成活情况,必要时要进行补种。补种方法是:将窖的上端挖开,露出料筒,如果发现未发菌或菌种老化变色,应及时补接生长健壮的菌种或新鲜茯苓菌核。20~30天时,菌丝可伸长20~30 cm,两个月左右菌丝可长到料筒的下端,3~4个月可形成菌核。

清沟排水。在下窖后的管理中,还要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防止窖内积水,影响菌丝生长或烂窖。在覆土的同时,可在茯苓场的上坡和四周挖好排水沟,必要时在茯苓场内适当的位置也要挖排水沟。

覆土掩裂。下种后三个月左右开始形成菌核,亦称“结苓”。由于菌核形成后不断增大,土壤膨胀,使窖面形成龟裂纹,因此应及时用沙土掩盖裂纹,以防菌核露出而产生子实体,影响产量,同时还要防止牲畜践踏和侵害茯苓场,留下粪便,造成烂苓烂窖。

治虫防病。对茯苓生产危害较大的害虫主要是白蚁类,其防治方法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正确选择栽培场。白蚁多聚生在枯树、烂叶较多,杂草丛生,阴凉潮湿,迎北风的北向、东北向或西北向的山冈、山坡等地,选场时要避开这些地方。在栽培管理中可在茯苓场周围和蚁路上施药预防和拦截。如果发现蚁穴,要彻底挖掘消灭。用于防治白蚁的农药有亚砒酸、煤油、氯丹粉、西维因等。危害茯苓生产的杂菌有青霉菌、木霉菌、根霉菌、毛霉菌、曲霉菌等,防治方法也是以预防为主:在料筒处理和干燥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杂菌感染,下窖前料筒要认真挑选,发现有感染杂菌的料筒,不用或经消毒处理后再用;窖不可挖得过深,覆土不可过厚,给苓窖创造一个良好的透气环境;要挖好排水沟,尽可能使排水沟低于窖底,严防窖内积水淹渍;要加强生长期的管理,发现烂苓烂窖现象要及时挖除烂苓,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扩大危害。

(2)松根栽培。在茯苓生产中,除了用松材段木进行栽培外,在茯苓产区还有不少的药农利用松根进行栽培,这样能减少对松木材的砍伐和充分利用资源。利用松根进行栽培的方法有定根栽培和移位栽培两种。

①定根栽培。选择适合栽培茯苓的山场(选场同前),在松木材砍伐后利用松根就地栽培。隔年未腐烂、未生虫的和当年砍伐的松根都可利用,其方法为:在栽培接种前20~30天,将松根四周的土进行翻挖,深度为50~60 cm,将土翻到旁边,使松根露出,让其风晒,同时将树桩、主根和较粗的侧根进行削皮留筋处理,将所有较细的侧根砍断,20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量要根据树根的大小而定,一般1个松根的接种量为1~2瓶。接种方法为:在树桩近地面处,用凿子打孔,将菌种或菌核接在孔内;也可用斧子将树桩或主、侧根之间劈出裂缝,把菌种夹在其中。接好种后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10~15 cm。

②移位栽培。将混交林中和不适合栽培茯苓的地方的松根挖起,经过削皮留筋处理,风干后进行选场、挖窖栽培,方法同段木栽培。接种可采取枕引、夹引等。

(3)代料栽培。代料栽培的方法是:用松木屑和松木块作为原料进行栽培。代料栽培的配方为:小松木块50%、松木屑25%、米糠或麦麸18%、玉米粉3.5%、石膏粉1.5%、蔗糖1.7%、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料拌好后,用17 cm×55 cm的塑料袋装料。料要装紧装实,装好后进行灭菌、冷却、接种(两头),接种后在25℃~28℃左右的条件下培养,20~25天菌丝可长满袋,然后同段木栽培一样进行选场、开厢挖窖、排筒栽培。每窖排放6袋,排法为:底层3袋,第2层2袋,第3层1袋。下窖时要将菌筒的塑料袋脱去。菌筒的生产在4月底至5月初进行,5月底至6月初下窖。

利用松根进行栽培和代料栽培,其栽培管理都与段木栽培的相同。

2.采收

采收亦称起窖。茯苓下窖接种后,一般4个月左右开始结苓,8~10个月可成熟,慢者要12~15个月。具体判断成熟的标准如下。

第一,茯苓窖顶不再出现新的裂纹。

第二,根据料筒腐烂情况,料筒由淡黄色变为棕黄色或棕褐色,用手可捏碎。

第三,茯苓菌核变更,表皮由黄白色或淡黄色变为棕黄色或黄褐色,不再有白花裂纹,菌核与苓蒂已松脱。

达到以上三个条件,即标志着茯苓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如果长时间不采收,会造成茯苓腐烂。采收茯苓时,应从坡下向上逐厢逐窖地采挖。方法是:首先将窖的表面土挖去,然后仔细地挖掘。一要防止将菌核挖破,二要防止漏挖。茯苓菌核有时通过索状苓蒂(菌索)离开料筒较远的地方生长,常称之为“吊苓”,亦称为走边。采挖时要根据窖内菌核生长情况和料筒营养状况进行摘苓。如果窖内菌核成熟一致,料筒的养料已耗尽,开始腐烂,可大小一次性摘下;如果结苓先后不一,成熟不一致,并且料筒为黄色,较硬未腐烂,可摘大留小,采后将料筒和其上面的小菌核埋好,可继续生长和结苓。一般来说,小料筒(多筒窖)基本上可采取一次性采收,大料简(独筒窖)可采大留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