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社群能够真正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社群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聚合。互联网社群使社群交互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具有相同文化特征、兴趣爱好、共同价值观和相同需求的人能方便有效地聚合起来。社会学家瑞格尔德( Rheingole)在1993年最早提出了“虚拟社区”( Virtual Community)的概念,虚拟社区是由“一群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突破地域限制的人们,通过网络彼此交流、沟通、分享信息与知识,形成具有相近兴趣和爱好的特殊关系网络,最终形成了共同的社区意识( community spirit)和社区情感(community feeling)”[3],这里论述的“社区”本质上就是“社群”,而非现实中的传统社区的概念。
早期的网络社群形式有电子布告栏( BBS)、留言板、讨论区、新闻组、即时通信、博客等。白21世纪初起,国内外的社区网站飞速发展,SNS(社会性网络服务)渐成主流。在国外,2003年信息分享和交友社区聚友网( MySpace)上线;2004年照片分享网站脸谱(Facebook)横空出世,到2012年10月用户突破10亿,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2006年,微博客社区推特(Twitter)出现。在中国,各类社区网站也顺势兴起,1999年创立的天涯社区是最早的社区网站:突出话题讨论的百度贴吧2003年上线:以多种兴趣小组为特色的豆瓣网2005年上线;随后,以高校学生交友为特色的人人网(2005年)和以年轻白领游戏社交为定位的开心网(2008年)也相继出现:2009年年底新浪微博内测上线,成为国内SNS领军平台。(www.xing528.com)
纵观人类社群的发展,沿着“部落一族群一社区一社群”的路径演进。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使社群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释放了社群的能量和价值。网络社群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后期,Webl.0时代以搜索引擎为标志,通过关键词定位和网页超链接,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21世纪初.UGC内容和SNS社交分享,成为Web2.0的标志,形成了以兴趣图谱和社会关系为核心的“人”的聚合——网络社群。互联网的革命意义,从关注人机交互,重视机器联网和信息共享,转为关注人人交互,重视人人联网和价值再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