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首当其冲,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所有传统金融领域中范围最大、程度最深的。因此,我们将重点介绍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从这一点来讲,互联网金融的固定成本与人工成本明显要远远低于传统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兴起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从长期上来讲,它将直接威胁到传统商业银行的生存。

传统商业银行作为我国传统金融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首当其冲,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所有传统金融领域中范围最大、程度最深的。因此,我们将重点介绍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

1.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一样,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以及自我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它所具有的职能主要包括: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以及金融服务职能,其中的信用中介是传统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在我国金融市场顺利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然而,交易成本以及交易时的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基本前提条件,也就是说,金融中介的价值就在于降低资金融通时产生的交易成本问题,并缓解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典的一般均衡理论表明,一个无摩擦的市场可以使经济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可见,当金融市场中的交易没有成本时,金融中介的存在就显得没有必要了。从一定意义上讲,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传统商业银行金融中介角色的有效替代。如果从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这一结论。

(1)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传统商业银行虽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优化金融市场上的资源配置,但是这一过程也产生了巨额的交易成本。根据银监会的披露,2012年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利润为1.24万亿元,12家上市银行实现的利润为8 489亿元,这占A股所有公司利润总额的48.6%。然而,12家上市银行的人均职工薪酬却惊人地达到了45万元,在所有行业中位居第一。可见,传统商业银行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是以巨大的成本为代价的。与传统商业银行所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并不需要依赖于一个又一个的实体营业网点,它采取的是虚拟运作的方式。从这一点来讲,互联网金融的固定成本与人工成本明显要远远低于传统商业银行。

具体而言,在互联网思维下,只需要网络以及网络终端的设备,再加之少量的工作人员,便可以实现资金的借贷、划转等金融中介功能。客户可以通过qq群或者是微信群,就可以选择相关的信贷理财股票等金融产品,而无须通过传统银行等金融中介,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电子银行以及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更是对传统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有效替代,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大小额的支付以替代现金、支票等银行结算支付手段。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普遍超过70%,手机银行累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4亿人。

(2)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上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传统商业银行存在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可以降低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以及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形成的所谓“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绕开了传统商业银行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主要地位,使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从而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不断被弱化。目前,不少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具备了网银所具备的转账、还款、缴费等基础功能,并且运用互联网的长尾效应,已经吸收了大量社会和个人的闲散资金,据资料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86亿元,约占同期我国个人活期存款余额16万亿元的12%。

具体来讲,在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模式下,首先,交易双方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直接进行个人资金、信用等信息的交换,而无须其他中介的介入。其次,个人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检索、组织和排序,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增进交易双方对对方的了解。最后,个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之后会留下大量的交易信息以及交易痕迹,这些信息和痕迹起到了类似于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中的抵押和担保的作用,可以降低互联网交易双方的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持续性。此外,互联网金融利用其大数据的优势——交易平台网络数据,作为网商和个人信用评分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将客户的消费记录、消费习惯以及其他的信息,甚至观察客户名字书写、电脑游戏机、自驾车辆品牌,来预估客户的购买能力以及还款能力,进而构成互联网金融个人和企业信用评价要素,建立起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专门的信用评级体系。

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上资金融通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再加之互联网金融更加重视客户体验,让人们的消费和投融资变得高效快捷并且低成本,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相比于传统商业银行更具有竞争力。比如余额宝,就是将客户手中的闲散资金聚集起来,通过汇聚传统商业银行不在意的个人小额资金,实行365天的不断交易来实现金融普惠制,具有明显的大众性特点,这些都促使基金公司和托管银行被迫提高资金清算效率,客观上倒逼传统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行业进行创新。

2.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从长期来讲,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壮大必将直接威胁到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但是,机遇永远与挑战并存,因此,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勇敢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就成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顺利发展的重中之重。

就具体挑战而言,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互联网思维方式是开放的,是互通互联的,是在一个平台上的,众筹、众建,甚至可以和客户一起开发产品。第二,互联网支付可以绕开银行账户,直接完成交易,我们最担心的是割断了我们和客户之间的联系。第三,互联网企业更多追求情景化营销。比如抢红包打车,最终都是绑定信用卡账户,对客户更有吸引力。总的来讲,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主要面临以下四大挑战:

(1)制度挑战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虽然已经蓬勃发展,但是,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立法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这就给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们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制度主要是针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技术业务风险进行的监管,尚缺乏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适应性,未能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更有甚者,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秉承着“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基本原则来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向其他行业的扩散速度,然而,这一原则虽然能够有效地帮助我国抵御各种各样金融危机的冲击,却难以有效应对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业务所呈现出来的混业经营态势,这就给传统金融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传统业务挑战①分流传统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虽然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最终会以各种形式回流到传统商业银行,总体而言,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总量并不会受到影响,然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必将导致传统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分流,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存款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三方支付平台特有的延迟支付功能,使得用户通过其结算的资金会部分沉淀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当中,从而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形成分流。以支付宝为例,目前支付宝的日均沉淀资金已达约100亿元。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步向线下延伸和大额支付领域扩展,资金沉淀规模将逐渐扩大。又如余额宝的诞生正在动摇商业银行的根基,货币基金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收益相差高达10倍,这将对客户持有的以投资目的为主的定期存款形成分流和竞争,其潜在威胁不容小觑。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受到侵蚀。

②对中间业务形成直接挤压商业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担保、承诺、交易、咨询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利差不断缩小,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价格更低(部分甚至免费)、操作更加便捷,且提供特有的延迟支付功能,更易为消费者接受,从而直接挤压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已开始将资源优势延伸至线下,通过铺设POS网络和代收付费系统开展线下收单、现金充值等业务,与银行在线下形成新的竞争。

(3)运营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支付技术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传统银行业的支付系统以及支付工具均相对落后,效率较为低下,而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资金匹配成本低等优势将弱化传统商业银行作为社会支付平台的地位。例如,2012年“双11”,支付宝交易总额超过191亿元,笔数超过1亿笔。支付宝的升级版——余额宝门槛低、赎回快、风险收益稳定,解决了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沉淀资金利息之争,提升了支付宝账户价值。同时,支付宝、快钱等推出“信用支付”业务,分流了银行信用卡客户。拥有最大发卡量的工行信用卡只有7 000多万,最早开拓信用卡市场的招行仅为4 000多万,其中活跃用户不足40%,而信用支付一开始就拥有8 000多万活跃个人客户。

(4)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

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亟待完善。互联网金融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运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支付阵地的旁落在于第三方支付的所有创新无一不是为了更加方便地为客户服务,而银行恰恰欠缺这种接地气的姿态。二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有待创新。通过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平台,阿里金融拥有了堪比央行征信系统的数据库,将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应用到小贷中,降低甄选客户的成本和风险。阿里金融还专门成立担保公司,先行垫付。三是商业银行互联网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目前,建行已完成“善融商务”上线;中信银行与“财付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交行与阿里巴巴推出“交通银行淘宝旗舰店”;广发银行携手易方达推出“信用理财”工具叫板余额宝;建行与银联推出银联手机支付;农行与银联、中国电信合作“掌尚钱包”,并于2013年6月成立了“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等。

3.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www.xing528.com)

(1)互联网金融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技术手段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采取大量的支持措施,颁布相关倾斜政策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但是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收入较低等原因,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依然不足。然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手机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并被广泛使用,而基于手机支付的互联网金融能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满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为解决农村的普惠金融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2)互联网金融为拓宽金融服务人群提供了技术基础

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加强了信息通信技术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促进了金融与经济更紧密的结合与互动,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的核心技术在于数据处理,互联网金融实现了数据处理技术与金融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有助于银行应对低端客户人群风险分散化、多样化的业务特性,提高银行服务中小客户的积极性。同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与便捷信息流而产生的征信手段的创新,也拓宽了金融业服务的目标人群。

(3)互联网金融为改善客户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改变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客户服务渠道和接触方式,也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资产定价模式、风险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模式以及支付清算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客户以及其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主动向客户提供信息和服务。从这一层面上讲,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将使得传统商业银行更好更快地服务客户。

(4)互联网金融为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相关数据

互联网金融由于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度融合和在线控制,使得贷款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云计算的后台智能技术将使得用户识别更加精准,传统金融机构对客户的金融交易信息、行为偏好分析乃至消费和产品的偏好分析变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我们应当看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势必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形成冲击。但是,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地摧毁和替代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甚至是弥补商业银行无法触及的盲区,因此,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延伸。此外,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依然具有特许经营、资本雄厚、客户资源丰富、风控体系完善、物理网点广泛等可利用的传统优势,而这些正是互联网金融所欠缺的。因此,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传统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除了应当提高自身竞争力之外,还应当着重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合作与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具体而言,传统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的应对策略:

(1)探索研究与互联网金融相匹配的风险处置和监管机制

互联网和金融业务的结合,在为银行转型发展创造契机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点。因此,在维护互联网金融新生态的良性运转的前提下,一方面,应当对现行金融法律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给予互联网金融以合法地位,并对其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禁止性行为、违规处罚、退出机制以及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做出界定。另一方面,应当对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适度的监管,实时监管,既包容扶持创新又确保监管到位,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宽松的政策环境。这两方面是实现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共赢的前提。

(2)相机加快传统商业银行转型的发展步伐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在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运营模式以及技术架构等领域进行全面调整和深度整合,以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和理念,融入新技术、新生活和新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最迫切的一项战略抉择就是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发展。“大数据”是一种新的数据分析与运用技术,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显著优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的精确性和对重要细节信息的发现、挖掘和利用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和应用到银行经营运作的相关环节,实现由信息管理辅助或替代人工管理的过程,强调现代信息设备、工具和技术在银行经营中的应用,依靠信息来组织与统筹银行的经营管理,是银行运营管理模式的一种革新,具有运营集中、系统整合、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的特征,能促成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彻底转型。

(3)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与大众性特点使得客户享受到了全新的体验,商业银行面临了大量的客户流失,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打造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首先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应该通过数据分析、真实测试等手段,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以方便客户为最基本要求,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其次,在不影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有业务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以小额信贷为例,互联网金融发放小微信贷从申请到发放仅需几天时间甚至有些当天就可以到账,而传统的商业银行则需要经历借款申请、贷前调查、风险评估、逐级审批、签订合同和贷款发放等多个环节,时间上最少也得半个月。不必要的业务环节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运用运筹学的相关知识对业务各操作流程的效率进行评估,剔除那些效率低的环节或对一些环节进行合并处理,以提高效率,及时满足客户的要求。

(4)重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人才结构中主要以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人才为主,信息技术人才比重很小,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视也不够。有些银行根本就没有设立信息技术部门,有些银行虽然设置了信息部门但该部门在整个集团中话语权极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对信息技术人才的不重视会导致一些银行无法把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开发金融产品时失误不断,一些金融服务刚开发出来就被市场淘汰,始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此外,对信息技术人才的不重视还会加大商业银行本身的技术与操作风险,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信息技术部门,提高信息技术人才在集团内部的话语权,紧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开发出更多的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另外,在招聘时,适当增加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比例,加强对经济管理人才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重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5)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①在支付平台方面的合作。发展迅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削弱了银行的支付结算中心地位,但是究其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第三方支付只是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补充和延伸,互联网并不能创造支付工具。因此,在建立网络移动支付平台和第三方支付方面,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具体而言,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掌握的大量终端客户信息来分析客户消费模式、交易趋势和资金渠道,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更加广泛和稳定的网络与移动支付平台是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吸引新客户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与商业银行在支付方面的合作也是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加可信赖支付服务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传统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是敌人,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双方优势的交叉利用可以更好地适应客户消费方式转变带来的新需求,从而提高社会整体支付水平。

②在信贷模式和资金信息方面的合作。互联网金融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小额贷款的发展势头不容忽视。互联网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中介连接资金供求双方,这些都直接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然而,互联网金融的一大弊端就是不能作为独立主体吸收存款,资本规模较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资金仍然依赖于传统银行。由此可见,虽然互联网金融创造了新的信贷模式,但是,其正常的运转仍然需要借助传统商业银行。因此,银行可以以某种双方都认为合适的形式参与这种新的信贷模式,从而推动这种新的模式健康发展,银行在此合作中可以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信息收集、挖掘和处理能力。

③纠纷处理和不良贷款处置方面的合作。互联网金融在挖掘客户数据、寻找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服务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相比于传统商业银行巨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政治、法律、社会等因素,互联网金融在处理纠纷和不良贷款处置等方面还是需要依赖于传统商业银行。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不良贷款率仅为7%左右,其产生坏账的风险性较小,然而,当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规模扩大,贷款额提高甚至涉及大中企业的高额贷款以后,其坏账风险将提高。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控制不良贷款、处理纠纷以及不良贷款的后期处置,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需要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