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拟经济的垄断模式:静态和动态比较分析

虚拟经济的垄断模式:静态和动态比较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虚拟经济下的垄断是一种技术垄断形式为主的垄断。总之,虚拟经济的垄断从静态效率来看是不存在效率损失的,是技术外溢性和供给方规模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会对社会福利产生不利的影响。

虚拟经济的垄断模式:静态和动态比较分析

虚拟经济下的垄断与传统经济中的垄断不尽相同,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由虚拟经济下特有的技术外溢性所引致的正反馈效应,对企业间的竞争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统治市场可能是虚拟经济下各个产业中,某些市场均衡进程中的一个固有特征,或许“赢家独吃”形式的垄断是一种普遍现象(Baumol,Panzar and Willig,1982)。

第二,虚拟经济下的垄断还体现在技术锁定作用上,企业不断强化消费者的转移成本使得消费者在某种状态下出现锁定,很难从本企业产品的消费转移到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上去。这实际上对整个行业的均衡产量是有正面影响作用的(Katz and ShaPiro,1985)。

第三,外部性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常规的福利分析结果,垄断情形下市场中的总剩余甚至可能达到最大,而如果垄断局面被打破,其他厂商进入时福利反而下降(Economides and Flyer,1997)。

1.静态分析:由技术外溢性和成本结构引致的垄断

(1)垄断者没有限产提价的动机

Hal R.Varian和Carl Shapiro(1996)认为,虚拟经济下,一个在网络产品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的生产者尽量遵循三级价格歧视群体定价原则,以便能够作出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和价格决策[4]。在模型的假定条件下,垄断者倾向于使其产量尽可能地增大到市场需求饱和的极限,试图获取最大规模的网络效应,并向所有消费者按照最后一个边际消费者的保留价格确定产品的售价。因此,生产者没有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的动机,因为一旦生产者缩减产量,其产品的网络规模就会变小,这会被对产品网络规模具有完美洞察力的消费者发现,他们的支付意愿会降低,需求曲线由图6-2中的D(pe=N)下移到D(pe=q1),生产者的利润变小。

图6-2 静态模型的垄断效率分析

即使不考虑生产者在力图使自己产品的用户规模达到临界容量而引发正反馈时使用的渗透定价战略,消费者剩余在这样的垄断市场上也不会有损失。因为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偏好更大规模的产品用户网络,限产提价的现象不可能出现,消费者剩余体现为图6-2中三角形阴影部分CS的面积,而生产者剩余则为价格线PN以下的矩形PS面积。在现实的网络市场中,由于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希望产品的网络规模越大越好,所以不论定价制度如何,企业具有怎样的垄断势力,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总剩余固定是图中CS和PS的面积之和,只是随着双方对彼此影响力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剩余分配格局,在位企业失去限产提价动机。

(2)垄断者具有继续不断创新的能力

一个垄断者是否具有不断创新的动力,是衡量其现有地位对社会福利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虚拟经济下的垄断是一种技术垄断形式为主的垄断。显然,垄断者同时面临竞争者潜在进入威胁以及潜在新技术平台的威胁。垄断者,在定价上会有自我抑制机制,同时垄断者迫切要求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不间断地投入资本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

定价上的自我抑制机制,可以通过消费者Ui的个人效用函数来说明。写出公式img(设为公式6.1[5]),产品X是市场的主流,但是如果存在更新的技术或产品Y,在性能上要大大超过X,即βy大大地超过了βx的值,那么Y可能采取不兼容策略发动对X在位优势的挑战,配合渗透性定价使得Uy≥Ux以争取市场份额。这种潜在的竞争力量使得虚拟经济下的在位垄断者凸现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强大动力,并自我实行限制性定价策略,在PN以下的价格水平上出售自己的产品,阻止潜在竞争者的投资和进入。

上述例子和科斯猜想(1972)极为吻合,由于一种技术或产品的耐用性会使其垄断者在一定时期之后损失某种垄断力量,为此,垄断者为维持或夺回其某些垄断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不断引入产品的新款式使已被购买的耐用品过时。如此,垄断者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总之,虚拟经济的垄断从静态效率来看是不存在效率损失的,是技术外溢性和供给方规模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会对社会福利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这种垄断是暂时性的,并没有消灭竞争、遏制创新,而是在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环境下,旧的垄断不断被新的垄断所替代,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的消长和换位的运动之中。政府的反垄断措施如果加之于这样的企业,反而会导致市场效率的损失。[6]

2.动态效率分析:垄断效率考察(www.xing528.com)

静态的垄断效率分析得出了垄断并不损害效率的结论,但在动态的争取市场垄断地位的竞争过程中,消费者“群”规模在其间发挥的作用使得市场的最终结果可能出现多态均衡的特点,因而存在偏离效率的可能性。现代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根据预期的产品网络规模和既定的市场价格来进行相关的购买和生产决策的。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之间都存在着动态的博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路径依赖,引发正反馈的经济过程。也就是说,同样的潜在技术、同样的消费者偏好却可能由于整个事件开始的方式不同而引致不同的后果。

假设市场上存在两种相互竞争且不兼容的产品X和Y,有两类数量相同的消费者A与B,同类消费者对产品自有价值的评价是一样的,沿用上文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公式6.1)并作整理,列于表6-1。

表6-1 两类消费者对数字产品的效用评价

模型不考虑生产者的定价因素和政府的政策性倾斜,所以img和Yi,(i=a,b)分别是产品X与产品Y的自有价值;φ(qi),i=x,y分别为产品X与产品Y的协同价值,并假设函数满足φ(qx)-φ(qy)=φ(qx-qy)的性质[7]。但是设A类消费者偏好产品X,B类消费者偏好产品Y,所以有Xa>Ya,Xb<Yb。市场中的消费者总数为N,第n个消费者在时间tn进入市场并做出购买决策,他是A类消费者或B类消费者的概率都是0.5。

首先忽略网络规模影响时的情况。假设产品的网络规模不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也就是消去消费者效用中φ(qi)项。当n个消费者完成了他们的购买决策,我们用qx表示购买产品X的消费者数量,qy为购买产品Y消费者的数量(qx+qy=n),而用dN=qx-qy表示两者的差额,用Fn表示市场的最终结果:

产品X的市场份额为Fn而产品Y的市场份额为1-Fn,通过市场总容量N和dn差额,我们可以清楚地描述消费者对X和Y的动态选择过程。消费者n进入市场,他的购买决策仅仅取决于他的偏好类型,而不受其他购买者决策的影响。如果他是A类消费者,那么他必然根据Xa>Ya而选择购买产品X,反之则他将选择产品Y。每个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相互独立的,观察n个消费者的独立购买行为,满足n重贝努里概型的条件。

一个A类消费者进入市场,qx就增加1,反之,则qy增加1,相应地dN增加1或减少1。在动态过程中的某个时点上购买产品X与产品Y各自的累积消费者数量取决于两类消费者在进入市场时间t上的分布。因此,在每一个消费者的决策点tn上,dN呈现出以0.5的概率增加1,以0.5的概率减少1的随机游走的特点。我们容易推断,当N足够大时,市场份额Fn将趋近0.5。

其次考虑存在技术外溢性时的临界容量和市场结果。如果技术外溢性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效用评价受到先进入市场的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φ(qi)项被引入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那么,A类消费者一定选择产品X,B类消费者一定选择产品Y的结论不再成立:

当dn=qx-qy>φ-1(Yb-Xb)时,两类消费者都选择产品X,

当dn=qx-qy>φ-1(Ya-Xa)时,两类消费者都选择产品Y。

如图6-3所示,当dn介于(6.3)与(6.4)划定的边界之内(B区)时,两类消费者会选择自己更偏好的产品;但是一旦由于随机因素的作用使得dn超出了边界,图中为满足6.4(C区)时的情况,两类消费者都发现购买产品Y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用,于是他们都选择产品Y,并且这将进一步扩大产品Y的协同价值,dn绝对值继续扩大,最终导致产品Y垄断市场的结果。当然,随机因素一样可能使dn进入A区而产品X最终垄断市场。我们可以确定“赢家通吃”是最后的市场结果,但是究竟何种技术将最终在市场上获胜,则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这就是Arthur(1983)所谓的偶然事件导致市场最终被锁定在一种技术(产品)上。

该模型的两个假设可能招致“脱离虚拟经济实际情况”的质疑:第一,它假设函数ϕ具有φ(qx)-φ(qy)=φ(qx-qy)的性质;第二,假设消费者对产品网络的认识是一种历史性知识,而没有考虑预期因素。放松第一个假设对我们的分析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它只是便于我们给出6.3式和6.4式中临界点的代数表达式,而不会改变其存在性。一般而言,在更大的网络规模下,新加入者对网络价值增量的贡献会变小。放松第二个假设,消费者对产品规模的预期受到产品价格信息、广告、政府政策倾向等等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囿于对现有规模的认识,加之消费者预期的自我实现机制,将使得模型中B区的面积大大缩小。

图6-3 存在技术外溢性的市场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