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1:随机产生一个消费者群,数量为10 000(这一数值是可以任意定的,如9999999等数字都是可以的),在这个基础上,取各个参数值[20]如下:
在既定新、旧技术价格(P1、P2),技术存量(T1、T2),协同效用参数(β1、β2),旧技术市场的初始规模(M10),及另外的两个参数(ETC)的初始值后,只要再取定新技术扩散中的初始规模M20,就可以让随机消费者群自发演化。为了判断新技术扩散的趋势和扩散速率,可以将新技术的市场初始规模定为0,之后再变化到3509或更大值。运用计算机程序打印出全部的3501组数据。
经过分析后,将关键的、用以说明问题的几组数据列出。
表4-3 新技术驱动(扩散)速率表
续表
如表4-3所示,新技术的市场初始规模若为3 208,新技术最终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消费者放弃,而如果其初始规模增加1,变为3 209,结果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不仅不会被淘汰,反而将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这证明了两点,其一,新技术扩散的量能显然存在拐点,即临界容量点;其二,新技术扩散中其速率的变动极为重要,扩散速率的初值变化对市场最终结果的影响极大,如图4-3所示。
图4-3 新技术扩散速率的演化图
如果将扩散中新技术初始规模时的速率3 206—3 212的数据独立成图,如下:(www.xing528.com)
图4-4 初始速率3 206~3 212扩散速率演化图
将图4-4左侧的细部放大后:
图4-5 放大后的新技术扩散速率图
如图4-4、图4-5,新技术和旧技术竞争中,市场表现为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一种新的技术或者占领市场,或者被淘汰,似乎带有太大的随机性,从消费者预期和选择来看,似乎取决于消费者群中任何一个消费者的一个边际选择,其选择决定了临界容量。
需要做出补充说明的是,新技术的扩散速率还借助于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正反馈行为,也就是说,新技术扩散并非一旦速率上升,就能超过旧技术而占有整个市场。市场发展的均衡结果可能是多态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不一定会出现(在后续的动态分析中将看到这一点),旧技术市场规模的自我加强或者衰弱有时在临界容量(拐点)附近只能表现出一个趋势,企业要真正控制大部分的市场,需要让欲推广的新技术规模超过临界容量达到一定的数值才能做到。这点与Jeffrey Rohlfs和Economides等人先前对临界容量的描述有相似之处,临界容量可以保证新技术扩散的基本量能,使得自增强效应的产生,并在市场中生存,以达到“促成一个新技术市场规模的非零均衡”。但是,这里也有与Jeffrey Rohlfs和Economides等人不同的观点,即,出于探讨次优技术占领市场及政府介入改善市场效率的可能性的目的,我们认为仅仅用自增强效应来概括临界容量的全部特征也是不够的,临界容量应该包括新技术成功、旧技术失败、次优技术占领市场的非效率消失的临界状态的描述,换句话说,仅仅用自增强效应和在市场中获得生存来判断临界容量是片面的,它应该还包括强弱分化的描述。
因此,本章对临界容量研究中,已经做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虚拟经济下的市场,自增强效应已经成为强弱分化的中心[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