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的出现,是由于异样的市场机制表现,是一种不同于实体经济的新的经济模式。也就是说,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仍然存在不可或缺的关联。或许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市场必然表现及全球经济系统的对外映射而已。而与此同时,在基于新古典范式的传统理论与虚拟经济理论之间,也存在进化和联系,这个理解是不容置疑的。或许这也就是吸引本书作者去重新设计和定义一些具有微观分析意义的分析框架,以及宏观理论创新意义的研究框架[11]的动机及思想源泉所在。
在为本书准备及完成过程中,作者曾翻阅了近千篇文章和书籍,在阅读大量中英文文献之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初步地、完整地了解和认识虚拟经济的研究重点和流行理论,其间,也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大致能够做出的、可能能够完成的一些研究。基于此,本书的研究框架也将建立在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之上。
1.基础理论解析
已经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事实,似乎形成对虚拟经济的定义的重新认识。就在2007年之前,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仍然良好,经济理论和学术界中也一直只是将虚拟经济视为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等一类的虚拟产业经济体而已。或许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产业能够在形式、组织、结构上解释和符合“虚拟”一词的含义,Virtual Economy似乎只是虚拟经济的唯一解释。
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经济学术界对于虚拟经济一词的解释和定义变得富有争议,或许马克思的«资本论»(尤其是第三部)给予了一些研究者巨大的思想启迪,基于“虚拟资本”之上而形成“虚拟金融”,继而拓展为“虚拟经济”的理论提法,在国内学术界已经不为鲜见。由此,从对虚拟经济的定义上来看,虚拟经济的理论研究就显得纷繁复杂,同时又充满时代意境。
所以解析和夯实基础理论,是虚拟经济研究的起点,也是虚拟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融合的关键。在内容设计上,在本书的开始,就对基于狭义的虚拟(金融)经济和基于广义的虚拟经济进行区分、比较和综述,其中对正在进行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传导机制、金融衍生品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广义层面上的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
以协同效应及其具有协同效应的虚拟产品为切入点,这样的安排从学术研究角度上说,至少是稳健的。[12]这或许是因为,在虚拟市场中,市场运行基础性的表现为投资者(或消费者)的“预期”,或者说基于产品本身的虚拟性。其次,对大多数人而言,理解虚拟经济的基础是技术外溢性理论。虽然这个名词并不是虚拟经济独有的,但是它在虚拟经济下表现独特,所以在这一部分中,将适当解释技术外溢性、协同价值以及虚拟性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从而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在技术外溢性条件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效用变化可能使得传统经济均衡分析方法出现“失效”。并且,由于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中能带来福利的变化,为便于相关宏观政策研究,微观上,将引入消费者预期与新旧技术选择问题,运用博弈、数理等方法进行分析。
2.虚拟经济下的市场机制研究
虚拟经济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经济,就是因为其有着特殊的市场运行规律。这就使得虚拟经济研究中,理应对这种特殊的市场运行机制进行严密解析。由研究的逻辑性出发,这一部分的研究又细分为两个层面,分别用以阐述虚拟经济下的市场机制,及其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竞争策略。
其一,对构成虚拟经济下独特市场机制的内在要素进行分析。
基础层面的分析重在机制本身的解析上,所以这一分析的起点是关于收益递增理论,而这也恰好是Arthur等人的研究起点。[13]这似乎是偶然的巧合。在虚拟经济下,经济主体(企业)的交互与市场均衡,集中体现了虚拟经济下市场机制的特性,这种特性由市场驱动力直接表现。于是,对市场机制研究的重心,自然应该放置在对市场的驱动力的分析上,以折射出市场机制的本来面目。(www.xing528.com)
虚拟经济下,市场驱动力凸显为,消费者(投资者)的预期引发“规模优于技术和价格”;虚拟化的数字产品由于低成本复制,显然决定了“一家生产者可以构成一个行业”。在若干行为特征中,技术锁定、安装基础、转移成本、路径依赖、临界容量纷纷涌出。这些是市场驱动力的集中表现,更是市场机制的反映。而对虚拟经济下市场机制的分析,关键就在于此。实质上,通过对虚拟经济下市场驱动力的分析,解析收益递增、正反馈、临界容量等若干理论和模型,可以较好地认识虚拟经济中特殊的运行规律。
其二,研究分析虚拟经济下企业可持续竞争的机制和策略。
基于虚拟经济是由两组或更多的行为主体的集组成及其经济联系,是描述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构的重要概念,因此,关于动态发展或进化博弈中的市场竞争及其策略,俨然成为虚拟经济下独有的市场规律体现。
在这一层面的分析中,将专门和重点剖析虚拟经济下可持续竞争机制和市场竞争策略,解析市场中若干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的变化和趋势。从目前国际流行理论来看,虚拟经济下的企业可持续竞争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产业组织研究者而言,更是现代市场运行机制最直接和终端的成果体现,由此,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及策略的研究颇具价值和地位。
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基于虚拟经济下的金融危机扩散路径分析。其中对于投资者预期的分析是基础,并以较为科学的实证方法来分析金融危机扩散微观状态,如量能、速率及临界点等。
应该说,与理论上和政府政策不同的是,企业间的竞争是天生的。虚拟经济下,由于市场驱动力的独有和异样,显然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其若干可持续竞争策略就必须结合运用。这些策略包括:虚拟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形成,消费者剩余、非线性定价和价格体系竞争策略;创造和管理锁定,强化转移成本,建立和创造转移成本,成为虚拟市场中较大的市场壁垒,维护或产生动态的竞争环境;实施标准化竞争策略及类似于声誉策略等其他策略等。
3.虚拟经济下的垄断模式及其政府政策研究
这是本书所体现的全部研究的又一重心所在。虚拟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运用,重在虚拟经济下的垄断模式、反垄断新思想及其政府政策研究上。也正是因为这一研究意义非常重大,以至于还是在本书写作纲要草拟的时候,这一部分的研究结构就首先被敲定,不仅是因为理论研究价值巨大,实际上,它与经济、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利益更为密切相关。何况在理论研究上,它早已不是经济学者垄断的研究范围,包括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已经深入其中。因此,这一部分的研究将以实证研究方式展开,着重对政府反垄断管制效率进行分析,以期求得在反垄断相关理论和学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在政府公共政策研究中,本书针对虚拟经济特点,对虚拟形式的电子货币流通进行研究,并着重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及其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对政府金融监管的冲击。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的分析思路,或许更多的是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切入,全书特别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便是在虚拟经济下,其市场机制也是可以被发现的,传统经济理论是可以得到合理修正和解释的,而关于政府的若干公共政策及其市场效率表现也是可以进行理性评判的(甚至是定量评价)。这些,不仅表现为政府在虚拟经济条件下的反垄断和管制思想创新,也便于后来的学者更好地总括性地追溯和总结出虚拟经济下市场、政府的新角色、新功能及其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