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角度分析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冲突,采用建设用地与耕地的资源竞争指数,利用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间的资源竞争来说明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竞争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资源竞争指数,全市都在增加,由2006年的19.192206增加到2017年的37.12112,11年间增长了近1倍;从具体的各个区县市来看,鲤城区增长最为迅猛,由2006年的385.672878增长到2017年的3521.416667,11年间增长9倍多。变化最小的是安溪县。
从景观学角度分析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冲突。采用生态风险性评价,土地生态风险由风险源、风险受体和风险效应三部分组成。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外部压力+脆弱性-稳定性。其一,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风险源来看。首先,从市域范围来看,分维数(AW MPFD)是景观中建设用地、耕地单个斑块的分维数以斑块面积为基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值,从数值来看,全市整体的风险源强度在逐渐增强。其二,风险受体。全市建设用地脆弱度指数从1980年的2.52,到1990年的2.54,2000年的2.86,2006年的3.98,2010年的4.56,30年间脆弱度指数Ei增加了80.95%;耕地脆弱度指数从1980年的2.22,到1990年的2.26,2000年的2.29,2006年的2.3,2010年的2.24,30年间脆弱度指数Ei增加了0.9%。其三,风险效应,即斑块的生态稳定性。建设用地方面,1980年全市的斑块密度为23.51,到1990年为24.78,2000年为26.84,2006年为34.51,2010年为35.87,其30年间斑块变化率52.57%,斑块稳定性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其稳定性变小。泉州市建设用地和耕地资源利用冲突强度根据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外部压力+脆弱性-稳定性公式可知。全市的建设用地利用冲突强度从大到小排列为2010年(值为1)>2006年(值为0.86)>2000年(值为0.64)>1990年(值为0.52)>1980年(值为0.5),也就是随着时间发展,建设用地的面积、利用强度增加,使其利用冲突也增强。从各区县市建设用地利用冲突强度来看,鲤城区、丰泽区两区的2010年冲突指数分别为0.84和0.98,比1980年增加了62.5%和64.52%,南安市增加了37.5%,晋江市增加了22.85%;从大到小排列为鲤城区、丰泽区、南安市、晋江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石狮市、洛江区、泉港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