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用地与耕地冲突情况分析(2006-2010)

建设用地与耕地冲突情况分析(2006-2010)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计算可知,2006—2010年泉州建设用地重心迁移轨迹长度要大于耕地重心迁移轨迹长度,两者差距之和为41930.2609米,平均每个区域为3811.8419米。社会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为30022900万元。图8-81980—2010年建设用地—耕地重心轨迹长度汇总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土地利用在空间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不同地类的邻域推进,以及城市规模在空间中扩张。

根据计算可知,2006—2010年泉州建设用地重心迁移轨迹长度要大于耕地重心迁移轨迹长度(图8-7),两者差距之和为41930.2609米,平均每个区域为3811.8419米。全部的区县市的差值都为正值,其中差值最大的是安溪县,差值为14551.7878米;其次是南安市,差值为5399.0599米;再次是晋江市,差值为4894.1854米;然后是石狮市,数值为4730.3374米;最小的是丰泽区,为52.45米。

图8-7 2006—2010年建设用地—耕地重心轨迹长度

在这个时期,建设用地的重心迁移轨长度迹减去耕地资源的重心迁移轨迹长度数值(I值)都为正值,说明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比较剧烈,此时耕地面积在以较快速度减少,如耕地总面积由2005年的200.43万亩变成2006年耕地总面积196.88万亩。社会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为30022900万元。

从以上分析可知,随着时间发展,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之间矛盾越来越大,冲突也越来越剧烈,由1980—1990年的建设用地重心移动轨迹长度减去耕地资源重心移动轨迹长度差值为-31240.4419米,变成1990—2000年的-8678.8134米,变成2000—2006年的-7726.2306米,变成2006—2010年的41930.2609米,说明建设用地正在快速占据着耕地资源;从平均值来看,由1980—1990年的建设用地重心移动轨迹长度减去耕地资源重心移动轨迹长度差值的平均值为-2840.0402米,变成1990—2000年的-788.9830米,变成2000—2006年的-702.3846米,变成2006—2010年的3811.8419米(图8-8)。(www.xing528.com)

图8-8 1980—2010年建设用地—耕地重心轨迹长度汇总

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土地利用在空间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不同地类的邻域推进,以及城市规模在空间中扩张。[49]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的实质主要还是经济利益争夺,即各土地利用主体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对同一空间区位上的土地为核心的资源要素在利用方式、用途等各个方面的时空竞争和相互博弈的过程。这种土地利用冲突内涵为以土地利用在各自空间的冲突为缩影的各种利益矛盾为和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功能)不断发生演变的过程。[50]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综合体,所以土地利用系统具有复杂性、脆弱性及动态性等特点[51],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分析需要从系统复杂性、脆弱性及动态性三个方面加以考虑。[5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快速的城镇化扩张使土地利用变得更加复杂与破碎,必然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与空间冲突加剧。[53]为了从数量关系角度分析耕地资源与建设用地的冲突程度,在此,采用式(8-2),将冲突后的建设用地与冲突前的耕地相交,得到冲突后这个时期的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冲突区域,也就是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资源的面积大小,这种面积大小可表征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冲突大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