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泉州市区县建耕地利用冲突测度分析表格

泉州市区县建耕地利用冲突测度分析表格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5-1泉州市下辖各区县市建设用地与耕地利用冲突测度结果续表续表注:表中“—”表示由于行政区划原因,暂不考虑,洛江区是1997年6月泉州市区划调整时在原鲤城区北郊乡镇基础上成立的市辖区;泉港区1996年之前属于惠安惠北一带,2000年从惠安县划出,单独分立一个区;石狮市于1987年12月自晋江县析置;因此为了和行政区划事实相吻合,研究时考虑此情况。

泉州市区县建耕地利用冲突测度分析表格

(一)泉州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土地利用冲突强度

依据上述指标分别对泉州市及各区、县、市的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风险源、风险受体和风险效应进行测度,最后得出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和耕地冲突强度(表5-1)。

从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风险源来看。首先,从市域范围来看,分维数(AW MPFD)是景观中建设用地、耕地单个斑块的分维数以斑块面积为基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值,从数值来看,全市整体的风险源强度在逐渐增强,其中,建设用地由1980年的1.02增涨到1990年的1.18,2000年的1.22,2006年的1.25,2010年的1.33,30年间分维数(AW MPFD)增加了30.39%,其变化量较大;耕地由1980年的1.21,变成1990年的1.22,2000年的1.21,2006年的1.22,2010年的1.24,30年间分维数(AW MPFD)增加了2.48%,其变化量不大;分维数(AW MPFD)说明建设用地和耕地的不规则程度和破碎程度,分维数越大,建设用地和耕地形状越不规则,越破碎。其次从具体区、县、市来看,从风险源强度来看,建设用地的分维数(AW MPFD)中,1980年丰泽区、鲤城区两区的面积加权分维数最大,为1.23和1.21,惠安县和晋江市不规则较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晋江市和石狮市的分维数逐渐增大,到了2010年,晋江市分维数(AW MPFD)为1.32,在30年间内,增长15.79%;石狮市为1.35,在20年间增长了5.47%;其他区县市分维数都增加了许多;从耕地来看,1980年鲤城区、丰泽区和晋江市、南安市分维数(AW MPFD)为1.02,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为1,到了2010年,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县变成了1.15,晋江市变成了31.1,30年间分别增加了15%和12%,变化量还不是很大。

表5-1 泉州市下辖各区县市建设用地与耕地利用冲突测度结果

续表

续表

注:表中“—”表示由于行政区划原因,暂不考虑,洛江区是1997年6月泉州市区划调整时在原鲤城区北郊乡镇基础上成立的市辖区;泉港区1996年之前属于惠安惠北一带,2000年从惠安县划出,单独分立一个区;石狮市于1987年12月自晋江县析置;因此为了和行政区划事实相吻合,研究时考虑此情况。

由此可知,建设用地的面临的外部压力要大于耕地,耕地的分维数都在1.15左右,外部压力差别不大。

从风险受体上看。全市建设用地脆弱度指数从1980年的2.52,到1990年的2.54,2000年的2.86,2006年的3.98,2010年的4.56,30年间脆弱度指数Ei增加了80.95%;耕地脆弱度指数从1980年的2.22,到1990年的2.26,2000年的2.29,2006年的2.3,2010年的2.24,30年间脆弱度指数Ei增加了0.9%。从此可以看出,耕地的脆弱度指数变化率要小于建设用地的变化率,说明建设用地更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再从区域来看,建设用地中,1980年晋江市的脆弱度指数最大为3.56,1990年为3.87,2000年为3.89,2006年为3.19,2010年为4.57,30年间增加了28.37%;鲤城区和丰泽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分别由1980年的2.89和2.87,变成2010年的4.68和4.24,增长率分别为61.94%和47.74%;其他区县市中安溪县和德化县的脆弱度指数变化较小,变化率分别为23.62%和28.16%;2010年鲤城区市的脆弱度指数最大,为4.68,变化率为50.17%,其发生变化较大。从耕地来看,全市的耕地脆弱度指数,从1980年的2.22,变成1990年的2.26,2000年的2.29,2006年的2.3,2010年的2.24,变化率为0.90%,其变化率较少;从区县市来看,1980年晋江市的耕地脆弱度指数为2.25,为全市最大,到2010年的2.42,这30年间的变化率为7.56%;其他10个区县市的2010年耕地脆弱度指数平均为2.24。

从风险效应,即斑块的生态稳定性来看。建设用地方面,1980年全市的斑块密度为23.51,到1990年为24.78,2000年为26.84,2006年为34.51,2010年为35.87,其30年间斑块变化率52.57%,斑块稳定性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其稳定性变小;从各区县市来看,1980年晋江市和惠安县最大,都为26.84;到了2010年,各区县市基本稳定性,都在平均值29.51周围,斑块面积也在增加,其建设用地斑块越来越不稳定,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设用地量在增加,规模也在增加,导致了斑块的稳定性减弱。从全市耕地来看,1980年耕地斑块密度为21.1,1990年为21.89,2000年为22.08,2006年为22.12,2010年为21.25,其变化量为0.71%,变化不太大,也从侧面说明耕地趋于稳定,但其斑块的面积越来越小了;从各区县市来看,1980年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四县的斑块密度为20.00,到了1990年分别为20.10、20.10、20.12和20.11,到2000年分别为20.12、20.12、20.13、20.13,2006年分别为20.13、20.14、20.12和20.12,2010年分别为21.12、21.16、21.16和21.16,其变化分别为5.6%、5.8%、5.8%和5.8%。说明各区县市的耕地基本较为稳定,面积已经发生变化,变小了,较为稳定。总之,从风险效应来看,泉州市的建设用地斑块的生态稳定性较弱,耕地斑块的生态稳定性较稳定,其中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用日益增加,其斑块也在增加,导致其稳定性较差,而对于泉州来说,受限地形地貌的影响,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南部,闽东火山断拗带的中南段。构造带均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境内4/5以上的面积分布为中生代火山岩系和侵入岩,两者出露面积约各占一半,从西北往东南侵入岩分布面积增多成为主体。闽中大山带中段戴云山脉主干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横卧西北部德化境内,规模庞大,主峰海拔1856米,为福建省第二高峰。其支脉和余脉向东南、南部绵延,地势西北高,往东南呈阶梯状下降,构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递变的多层状地形地貌景观。这种地形地貌直接影响了全市的土地分布。全市坡度小于15度的土地面积仅38.37万公顷(575.5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4.12%,但分布着全市60.53%的耕地和82.67%的建设用地,生产、生活和各项建设用地高度集中。从未来发展和规划来看,坡度小于15度的土地仍然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同时也是农业主产区,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的任务十分艰巨。

从泉州市建设用地和耕地资源利用冲突强度来看。根据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外部压力+脆弱性-稳定性可知,全市的建设用地利用冲突强度从大到小排列为2010年(值为1)>2006年(值为0.86)>2000年(值为0.64)>1990年(值为0.52)>1980年(值为0.5),也就是随着时间发展,建设用地的面积、利用强度增加,使其利用冲突也增强。从各区县市建设用地利用冲突强度来看,鲤城区、丰泽区两区的2010年冲突指数分别为0.84和0.98,比1980年增加了62.5%和64.52%,南安市增加了37.5%,晋江市增加了22.85%;从大到小排列为鲤城区、丰泽区、南安市、晋江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石狮市、洛江区、泉港区。这种冲突导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大,城乡建设用地比较散乱。全市土地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9.07%,而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占全省建设用地总规模22.01%。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1.53%,高于全省4.75%的平均水平。全市人均城乡建设用地、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为140平方米、125平方米、152平方米,高于全省120平方米、99平方米、139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在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城乡建设用地比较散乱。“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建设用地增加23.87公顷,高于全省18.13公顷的平均增加量。部分城市职能定位和城市建设未充分体现比较优势和分工协作,城市发展方向存在缺乏协调现象,边界地区存在争夺空间资源现象。全市现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部分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平均投资强度和容积率低。沿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散乱,近郊村庄与城镇建设、工业区混杂,“城中村”“空心村”和一户多宅现象较突出。

从耕地资源来看,全市1980年耕地利用冲突为0.45,1990年为0.51,2000年为0.5,2006年为0.51,2010年为0.52,变化不算大;从各区县市来看,鲤城区、丰泽区两区变化最大,鲤城1980年为0.32,1990年为0.5,2000年为0.51,2006年0.5,2010年为0.52,增加了62.5%;丰泽区1980年为0.31,1990年为0.52,2000年为0.51,2006年为0.51,2010年为0.51,30年间中增加了64.52%,其他区县市都在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三县,耕地资源利用冲突最大,从1980年的0.21、0.20、0.20变化为2010年的0.42,增加了110%左右。

总体来看,泉州市的建设用地在30年间的利用冲突越来越明显,其冲突的作用力比耕地更为猛烈,“八山一水一分田”中的“一分田”为代表的耕地由于受到地质构造、地形的影响,其稳定性经过一系列的作用后,稳定性较为平稳,利用冲突逐渐平稳。

(二)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土地利用冲突等级划分

根据表5-1泉州市下辖各区县市建设用地与耕地利用冲突测度结果,建设用地和耕地冲突演变轨迹(图5-2)及各可控性级别冲突的相关分析结果,将建设用地冲突度划分为(0.0,0.30)、[0.30,0.60)、[0.60,0.80)、[0.80,1.0)4个区段,耕地冲突度划分为(0.0,0.30)、[0.30,0.50)、[0.50,0.60)、[0.60,1.0)4个区段,分别作为冲突的稳定可控、基本可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四个级别的划分标准。以此标准对泉州市各区的建设用地和耕地土地利用冲突等级进行划分,结果如图5-2所示。由此可见,泉州市大部分区县市的建设用地和耕地均属于基本可控和稳定可控型两个冲突等级,鲤城区和丰泽区情况较为严重,1990年和之后耕地属于基本失控等级,建设用地2006年以及之后年份属于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

图5-2 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冲突等级

鲤城区和丰泽区是泉州市建设用地和耕地利用冲突最严重的地区。这两区建成才20多年,但却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鲤城区是泉州市中心城区之一,因古城形似鲤鱼得名,陆域面积53.74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平坦开阔。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土地利用冲突也十分严重,首先,鲤城区和丰泽区是泉州市经济和人口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中心城区,鲤城区2010年常住人口36.80万;2010年,鲤城区地区生产总值237.54亿元(含泉州开发区),比上年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为0.1∶61.1∶38.8;财政总收入14.22亿元,增长20.03%;财政支出6.76亿元,增长21.06%,区级财政收入7.23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06亿元,增长33%。丰泽区现代服务业繁荣发达,先后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商贸企业,整合培育丰泽金融街、津淮品牌服饰街等一批专业街市,区域消费购物中心地位凸显,2010年常住人口53.84万。两个城区流动人口达到329724人,给土地资源造成了重大的压力。其次,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互相切割,互相包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成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包围农村的混杂局面,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另外,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明显。因此,鲤城区和丰泽区成为泉州市建设用地和耕地资源利用冲突强度最大的区域。

除了两个最主要的中心城区以外,其他市县区也发展较快,如晋江市,1980—2010年,晋江市建设用地增长迅猛,由1980年的基本可控(建设用地利用冲突程度值0.51)到2010年的基本失控(建设用地利用冲突程度值0.78),其建设用地面积平均每年增加250公顷左右,其社会经济发展飞速,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8.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5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96.69亿元,增长1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1%,拉动地方生产总值增长9.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0亿元,增长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1%,拉动地方生产总值增长2.0个百分点。

泉州市1980年、1990年、2000年、2006年和2010年耕地和建设用地利用冲突程度如图5-3~图5-12所示。

图5-3 泉州市耕地利用冲突程度(1980年)

图5-4 泉州市建设用地利用冲突程度(1980年)

图5-5 泉州市耕地利用冲突程度(1990年)

图5-6 泉州市建设用地利用冲突程度(1990年)

图5-7 泉州市耕地利用冲突程度(2000年)

图5-8 泉州市建设用地利用冲突程度(2000年)

图5-9 泉州市耕地利用冲突程度(2006年)

图5-10 泉州市建设用地利用冲突程度(2006年)

图5-11 泉州市耕地利用冲突程度(2010年)

图5-12 泉州市建设用地利用冲突程度(2010年)

(三)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冲突的机制

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这就是土地利用系统整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要处理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冲突和矛盾,必须要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缓解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冲突的互动机制。

191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泉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非常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轻工业的发展最为迅猛。服装、鞋帽、电子、树脂艺品等产业已经成为泉州的优势支柱产业,并呈区域化发展。泉州下属的石狮市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晋江市是“中国鞋都”,丰泽区是“中国树脂工艺品之乡”。21世纪头20年是泉州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利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和土地利用空间有限的基本市情,以及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土地利用中的深层次压力进一步显现。

1.耕地保护压力

近年来建设用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年均建设占用耕地需0.22万公顷(3.30万亩)。受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制约,全市补充耕地潜力十分有限,而全市建设占用耕地需求量大,今后辖区内很难实现占一补一。与此同时,受台风暴雨自然灾害影响,全市耕地灾毁经常发生,近年来年均灾毁耕地约0.008万公顷(0.12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需要调整部分耕地;违法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受上述多方面因素影响,未来发展和规划时全市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2.建设用地供需压力

全市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规划期间将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基本形成特大城市框架,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石油化工、修船造船汽车及配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加速重化工业进程,基本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形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鞋业基地、建材基地,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将拉动区域性基础设施用地的进一步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将需要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作为支撑。但是,随着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市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十分有限,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建设用地总量与GDP指标的关系做趋势外推,未来发展和规划时,全市需新增建设用地6.47万~7.81万公顷(96.98万~117.15万亩)。按照1997—2005年年均新增建设用地0.29万公顷(4.41万亩)测算,预计全市需新增建设用地规模4.41万公顷(66.15万亩)。今后建设用地需求与实际可供给量缺口较大,必须进一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3.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压力

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城镇内部空间协调整合、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人民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日益增长。而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加大了调整和优化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难度。沿海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难度加大,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日益繁重。

在建设用地与耕地的冲突和矛盾加深情况下,泉州市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压力和挑战。泉州市坚持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并重、统筹协调和集约挖潜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总体战略,结合泉州市人多地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客观条件,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变化的互动机制为(图5-13):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土地(耕地)做支撑,使得建设用地变化对耕地产生双重影响;其次是耕地对建设用地的反馈作用。

图5-13 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冲突的互动机制(www.xing528.com)

(1)主要方面——建设用地变化对耕地的双重影响

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利用之间冲突,主要是社会发展对土地(占用耕地)造成了极大的需求,其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建设用地规模增大,大量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二是比较科学合理地利用建设用地,释放了一定量的闲置建设用地,采用开发复垦整理等方式进行补充耕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

1980—2010年,30年间泉州城市发展迅速,建设用地扩张主要是以外延式方式为主。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增加,相应地,居住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包括交通水利等)都会增加。

首先,城市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泉州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范围逐渐扩大,在此前确定的八大组团基础上,增加环泉州湾的周边乡镇(不涉及周边县市的城区部分),范围为980平方千米。晋江、洛阳江似二龙戏珠一般连着泉州湾,将泉州中心城区自然分隔,为组团式城市布局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底。针对城市内部,从规模向效率型发展模式转化,从分散向整合型的空间发展模式转换。针对区域,培育高端服务中心,满足企业转型需求,提升区域中心地位,扩大辐射带动作用。针对可持续发展,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景观及人文景观。泉州市公共布局逐步向泉州湾口位移,中心城区以“一湾四山两江”为依托,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布局模式,组团之间以水体、山体间隔,使每个组团具有良好的近山和亲水性,促进人与自然的交融。同时,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中心逐步向规划区核心地带泉州湾口位移,打造区域服务中心。①中心组团:由泉州古城和古城东部平原区域组成。对泉州古城进行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搬迁中心片区工业项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疏散古城人口;进一步完善古城东部的市级商业服务功能和旅游服务功能。②北峰丰州组团:围绕福厦高铁泉州站,加快建设现代物流、生活居住、娱乐休闲等设施。③东海组团:重点完善市级行政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商业、文化、商务办公、生产性服务等综合功能。④城东双阳组团:依托华侨大学,提升科研、教育服务职能,借助海峡体育中心带动作用,完善医疗生活服务设施,打造高品质生活居住区;逐步对工业用地进行置换,大力发展与传统产业相配套的职业教育。⑤江南池店组团:江南浮桥一带,依托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轻污染的相关产业,同时建设滨江生活区与沿江景观走廊。池店镇一带,沿晋江南岸建设生活居住、综合服务等设施;依托泉州开发区,继续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轻纺化纤体育用品、工艺礼品等产业。紫帽一带,依托出口加工区,精心配置经济辐射力强、科技含量高、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吸引出口型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培育服务全市产业升级、产品出口的功能。⑥仙石西滨组团:在内环快速路以东的环湾核心区域,承担未来高端金融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区域职能。近期重点深度开发建设江滨片区,远期逐步向西滨一带拓展。西部的新店一带,重点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性生活设施。⑦蚶江祥芝组团:在石湖路以北的蚶江镇区环湾一带,承担大型市场和物流等职能,预留未来会展发展空间。石湖路以南的工业区一带,依托石湖作业区,大力发展临港型工业、保税仓储和物流园区;祥芝一带,依托国家一级渔港,建设海洋科技园、国家级渔业基地和区域性水产品批发市场。⑧洛秀张坂组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政策体制等综合优势,打造海西中部台商投资聚集区、对台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港口物流业和区域产业创新中心。⑨河市马甲组团:作为泉州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坚持低密度、生态化开发原则,发挥仰恩大学培育教育科研功能作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高等教育、生态观光农业、高档住宅,禁止其他一切产业进入该区域。⑩崇武山霞组团:依托崇武古城和滨海资源,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架设,重点培育旅游服务职能,培育综合性功能。⑪黄塘组团:以台商创业基地开发建设为契机,引进科技型台资项目,同时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培育综合性的功能。⑫磁灶组团:围绕建材陶瓷产业发展与提升,完善城镇生活、服务等设施,培育综合服务功能。从泉州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全市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中心城区以“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布局模式,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实现沿江发展、跨江发展,走向面海环湾。“一湾”即在环泉州湾地区精心打造面向区域的高端服务职能中心,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国际商务、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主体是环湾的五大区域性功能中心(东海行政中心、洛秀科技创新中心、仙石企业决策中心、西滨生产服务中心、蚶江商贸会展中心)和市域商业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完善,使得建设用地必然增加,这就导致建设必然占用一些耕地,使得两者发生冲突和矛盾。

其次,农村人口流动,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农村人口生活在城市,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扩大同样需要用地为支撑,也就进一步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造成了压力,另外,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新建或者扩建的宅基地也在大幅增长,近年来规模小、数量多、居住分散、随意滥占乱用的“路边店”“空心村”“独家院”在农村随处可见。2017年泉州中心城区常住城镇人口规模约为250万人。泉州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约为99.7平方米,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50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年末,泉州市常住人口为8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万人,人口数量位居全省之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6.65%。人口出生率13.7%,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7.5%。全市城镇化水平为62.9%。据泉州市2013年统计资料显示,泉州市耕地面积146869.17公顷,2013年末人口693.1611万人,人均耕地0.0021亩,仅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053hm2的一半。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城镇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逐步转变为集约型,逐渐提高城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另外,城市人口增加就意味着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如此一来就释放了农村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农地整理、宅基地复垦等方式让建设用地转为耕地,并且农业人口减少,有利于耕地的规模化经营以及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还会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合理科学地开垦荒地,整理、复垦废弃工矿用地,也能增加部分耕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全市2006—2010年补充耕地0.27万公顷(4.1万亩),其中惠安县补充耕地规模最大,为0.07万公顷(1.06万亩),其次是南安市,补充耕地0.04万公顷(0.67万亩),而鲤城区和丰泽区由于耕地资源匮乏,没有后备的耕地资源,因此其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冲突更为严重,城市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向前,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严重制约了中心城区的发展。其他区县市的建设与耕地之间矛盾也比较严重,如石狮市,该市在近5年来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1000公顷,而其耕地保有量为2200公顷(33900亩),近5年来土地开发整理近360公顷,因此建设用地与耕地利用矛盾较为激烈(表5-2)。

表5-2 泉州市2006—2010年补充耕地数量

(2)次要方面——耕地对建设用地变化的反馈机制

农业是中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而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的减少,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一件头等大事,要想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护耕地。

在21世纪,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人口与耕地、粮食矛盾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粮食生产将仍然是农业的主体,农业现代化进程包含着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没有国家粮食安全及其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水平是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严格保护耕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要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以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为保障。耕地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维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明确规定“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耕地得到了有效保护,粮食生产就会出现重大转机,对防止通货膨胀、保障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可发挥重要作用,只有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才能促进建设用地的理性增长,适度合理开发利用建设用地,缓解用地矛盾。

(四)构建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功能冲突权衡研究

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系统是以社会经济为主,自然为辅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核心场所,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容量大、流量多、运转快。由于物种多样性减少,食物链简化,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城市生态系统独立性差、依赖性能强、生态功能脆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各种污染物的大量产出,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威胁,如何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平衡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补充耕地难度大。全市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仅有0.73万公顷(11.00万亩),主要是可开垦荒草地和可开垦滩涂。可开垦荒草地分布零散,集中连片少,开发利用受到地形坡度和水资源的制约;滩涂围垦投资成本高,存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方面的制约。全市补充耕地潜力主要来源于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又受到成本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新增耕地率低等方面的制约。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逐步显化,协调难度大。泉州市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16.36%,水土流失率居全省首位。部分区域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环保型产业发展不快,区域性行业污染严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剧。

正确处理冲突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权衡不同冲突维度间满意的结合点、平衡点,是功能冲突和解的重要方法。要在研究区——泉州市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功能冲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冲突的权衡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就必须要定义冲突权衡内涵,对其具体内容等进行考虑。

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功能冲突权衡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从区域土地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来考虑建设用地和耕地两者之间关系,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平衡和资源管理的权衡关系。

具体来说,要实现区域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的功能冲突权衡,我们必须从数量、空间结构和生态三方面来考虑两者之间的冲突权衡。

在耕地面积萎缩、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情况下,耕地生态系统的总服务功能价值处于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

1.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必须保证一定的耕地保有量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粮食自给自足的需要,泉州市耕地必须保持一定面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15.11万公顷(226.59万亩)和14.08万公顷(211.22万亩)。2020年前,确保12.43万公顷(186.41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在全市内积极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其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0.78万公顷(11.70万亩),其中,近5年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0.27万公顷(4.10万亩)。

2.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集约利用土地

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有效保障科学发展用地。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14.03万公顷(210.46万亩)和16.15万公顷(242.24万亩)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11.43万公顷(171.52万亩)以内和13.20万公顷(198.00万亩)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分别增加到2.60万公顷(38.94万亩)和2.95万公顷(44.24万亩)。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1万公顷(48.09万亩)以内,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在3.19万公顷(47.89万亩)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01万公顷(30.20万亩)以内。

农用地利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不断推进,产出效益显著提高,努力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断优化,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城市每平方千米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密度明显提高,建设用地就业容纳力和经济产出率不断提高。到2010年和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分别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和119平方米以内。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由2005年的42%左右调整到2020年的53%左右。

3.确保实现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从生态安全考虑,耕地对区域及整个地区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耕地面积减小、功能退化都将降低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因此耕地面积占区域面积的比例越高,对区域生态安全越有利。如果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来看,要达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大,耕地面积越大越好,即建设用地与耕地的面积比例关系保持在1∶5为最佳。

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完善生态安全保障,保持森林覆盖率基本稳定,促进生态效益型经济形成规模,力争全市生态和环境质量进入全省、全国地级市先进行列。“十一五”期间,全市森林覆盖率维持在58.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千米。

[1]于伯华,吕昌河.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概念与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6,35(3):106-114

[2]彭佳捷.基于生态安全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冲突测度研究[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杨永芳,朱连奇.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与诊断方法[J].资源科学,2012,34(6):1134-1141.

[4]马学广.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0,113(3):72-77

[5]许学工,彭慧芳,徐勤政,等.海岸带快速城市化的土地资源冲突与协调——以山东半岛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527-533.

[6]彭佳捷,周国华,唐承丽,等.基于生态安全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冲突测度——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2(9):1507-1519.

[7]张慧霞,娄全胜,李艳.基于景观格局的广州市边缘区生态压力研究——以番禺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0,30(3):221-226.

[8]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吴次芳,徐保根.土地生态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10]李景刚,何春阳,李晓兵.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北京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1):35-49.

[11]张慧霞,娄全胜,李艳.基于景观格局的广州市边缘区生态压力研究——以番禺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0,30(3):221-226.

[1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吴次芳,陈美球.土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6):753-756.

[14]唐万,胡俊,张晖,等.Kappa系数:一种衡量评估者间一致性的常用方法(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5(1):62-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