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农民致富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

激发农民致富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促进农民内生动力的激发,让贫困农民摆脱落后的思维定式及消极的思想意识,就十分必要。要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实现五大目标,找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促进农民内生动力的激发将成为重点的工作。因此,只有促进农民内生动力的激发,才能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激发农民致富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

扶贫工作实践中发现,贫困农民普遍存在一些消极的思想行为,要么得过且过,要么“等、靠、要”,甚至以成为贫困户为荣。一些非建档立卡农户还极力争取成为贫困户,成为帮扶对象。这种不正常、消极的现象正是缺乏内生动力的表现。因此,在实现战胜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保证脱贫群众持续发展而不致返贫,农民内生动力的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关系贫困农民彻底摆脱贫困的内心需求及渴望

贫困农民之所以贫困,有许多因素,但归纳起来就两方面,一是客观因素。主要是这些贫困农民所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是偏远山区,山多地少,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外流,人才匮乏。二是主观因素。(1)思维问题。这些贫困群体大多数没有强烈的脱贫意愿,具有的却是畏难情绪、抵触变更的落后思维。(2)思想问题。受长期“输血式”扶贫的影响造成的“懒汉”思想和“等、靠、要”思想在部分贫困户中根深蒂固。这种思想既不利于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也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更不利于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内心需求及渴望的萌发。因此,促进农民内生动力的激发,让贫困农民摆脱落后的思维定式及消极的思想意识,就十分必要。

2.关系后脱贫时代落后农村发展的目标及着力点

后脱贫时代是我们步入全面小康、消除绝对贫困的时代。这个时代落后农村发展的目标就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要求。在消除绝对贫困后,治理相对贫困将成为今后工作的着力点。要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实现五大目标,找准扶贫工作的着力点,促进农民内生动力的激发将成为重点的工作。而当前贫困农民虽然在举全国之力进行的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战役中获得暂时的胜利,摆脱了贫困户的帽子,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在今后将仍然属于相对贫困者。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没有得到极大的满足。占有较多资源的人成为富裕者,占有相对较少资源的人成为相对贫困者。另一方面相对贫困还表现为思想文化的贫乏、精神意志的颓废和人际关系的缺失。这些因素都会让贫困农民继续成为相对贫困者。因此,只有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贫困农民的内生动力,从消除贫困农民收入贫困转向消除贫困农民能力贫困,才能让贫困农民真正、彻底摆脱贫困。(www.xing528.com)

3.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和谐乡村环境构建

要实现乡村振兴,前提是要先缓解乡村贫困,我国进行的精准扶贫战略,使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并非扶贫的终点,而是进入针对相对贫困实施贫困治理的新阶段。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就是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方向。因此,只有促进农民内生动力的激发,才能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贫困农民内生动力激发与否,与贫困农民自身全面发展与否成正比,与贫困农民获取的各种无形资源成正比,与贫困农民致富奔康的速度成正比。另一方面,贫困农民内生动力激发与否,不但会影响脱贫攻坚的进程,也会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更会因为各地之间、各村之间、各村民之间发展的不均衡而影响和谐乡村环境的构建。

4.关系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进程及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还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第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是做到“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惠及全体人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4]因此,促进贫困农民内生动力的激发,不仅仅是贫困农民个体脱贫致富的问题,更是关系着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