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生态扶贫的重要性

实施生态扶贫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如此重视,可见生态扶贫十分必要。具有上述五大现象的地方,唯有实施生态扶贫,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坚持恢复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绿色产业,方可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扶贫的目的。综上所述,作为深度贫困的百色只有认清处在恶劣生态环境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生态扶贫的举措,狠抓落实,让生态脆弱区的贫困群众从生态保护、生态扶贫中获得更多经济实惠。

实施生态扶贫的重要性

1.“生态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5年1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就是“五个一批”工程之一。实施“生态补偿脱贫”,扩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范围,精准选聘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天然公益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的资金,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就业,成为专职生态护林员,让他们从生态保护中获得稳定的收入,实现脱贫,并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这是最重要也最简单直接的生态扶贫。

2018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发改农经〔2018〕124号),要求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2018年6月15日,中央提出“加强生态扶贫,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选聘生态护林员等岗位40万个、探索森林“合作社+管护+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建设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石漠化治理、防护林等建设,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如此重视,可见生态扶贫十分必要。

2.实施生态扶贫是百色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实践需要

百色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为一体特征的贫困山区,是全国14个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是国定贫困县,有2个区级贫困县(2015年),5个乡(镇)被定为深度贫困乡(镇),495个行政村被列为深度贫困村。2019年,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县、乐业县被列为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4.51%、20.52%、1.81%,凌云县后龙村等24个村被列为极度贫困村,后龙村贫困发生率高达87.8%(2018年数据)。

(1)石漠化十分严重。恶劣生存环境造成百色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石山区占总面积的95.4%,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占广西石漠化面积的45%,耕地零碎贫瘠。恶劣环境是百色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难逾越的障碍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了百色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投入大,效益低。2015年,精准识别的贫困村有754个,贫困人口有68.2万,有336个贫困村没有硬化路,有163个自然屯未通电,有27.6万贫困人口饮水困难,有危房5.12万户

(3)贫困人口的素质普遍偏低。部分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不足,加上农村“空巢”现象严重,劳动力资源失调。(www.xing528.com)

(4)资源开发不合理、产业规模小。贫困山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山区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规模小、形式单一,产业发展缓慢。一些贫困村,虽然探索出了产业发展路子,但因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竞争力弱,效益低。

(5)致贫原因复杂多样。据2015年数据统计:因缺资金致贫的占贫困人口的38.36%,缺技术致贫的占19.48%,因病致贫的占9.19%,因学致贫的占8.81%,缺劳力致贫的占7.87%,因生态意识淡薄、抵御灾害能力弱占10.11%。以上致贫因素相互交织重叠,导致贫困恶性循环。

具有上述五大现象的地方,唯有实施生态扶贫,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坚持恢复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绿色产业,方可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扶贫的目的。

3.生态扶贫是实现农村脱贫与绿色发展双重目标的需要

生态扶贫是以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率的发展方式作为减贫的动力机制,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减贫理念作为实现摆脱贫困的新思路,是以发展低碳农业、低碳产业带动减贫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生态补偿、发展生态产业等,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支持力度,以达到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脱贫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目标。

综上所述,作为深度贫困的百色只有认清处在恶劣生态环境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生态扶贫的举措,狠抓落实,让生态脆弱区的贫困群众从生态保护、生态扶贫中获得更多经济实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