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业创业扶贫的有效措施

就业创业扶贫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化工作,分类定策,全面推进就业创业扶贫。2020年,那坡县发放各类就业补贴惠及1206人次及13家企业。截至5月末,全县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7笔,扶持自主创业357人,带动吸纳就业931人,有效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上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强化了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导向,极大地调动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就业创业扶贫的有效措施

1.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就业创业扶贫保障

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百色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系统工程,通过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充实扶贫一线力量,选优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选派扶贫专员和科技特派员,整合资源,全力构建党、政、军、民、社会、企业“六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并制定出台了“1+10+N”系列文件,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完善管理机制,创新“五个一”工作机制和“三双”(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的工作办法,完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全方位强化工作机制、政策、投入、精神作风等方面保障,确保包括就业创业扶贫在内的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推进。

在市级统筹的基础上,为加大就业扶贫工作统筹力度,各县(市、区)还根据自身实际,创新机制保障。例如:德保县及时成立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就业创业专责小组,首先,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牵头单位重点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齐抓共管”良好工作格局。其次,加强协调推进,建立就业扶贫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工作进度通报,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提高就业扶贫工作效率。平果市成立市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15个专责小组,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实行“战区司令”负责制。将全市12个乡镇划分为12个战区,每个战区由一名市领导担任“司令员”,分战区作战,压紧压实责任。创新“第一家长”帮扶机制。全市共派出9683名“第一家长”,与贫困户结成亲家,深入开展帮扶工作。择优派选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指导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向非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右江区则是成立就业创业专班,抓就业。“八路出击”,上下联动,全力推进就业扶贫“百日攻坚”。从2020年3月初到5月底,在全区开展就业扶贫百日攻坚行动,奋战100天,以“八路出击”攻破就业扶贫工作壁垒,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脱贫,切实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2.强化政策激励,提高就业创业动力

就业创业扶贫是系统性工程,政策的制定既要注重总体推进,也要注重分类细化,还要注重落实,才能真正强化政策的激励作用,百色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1)注重政策顶层设计,总体推进就业创业扶贫。脱贫攻坚伊始,百色市委、市政府就按照中央、自治区一系列脱贫攻坚文件的部署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以决定为核心,建立了“1+10+N”精准扶贫政策体系(“1”就是制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10”就是精准脱贫“十个到村到户”实施方案,“N”就是N个脱贫攻坚配套政策文件,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百色市决战贫困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在这一政策体系中,就业创业扶贫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明确了就业创业扶贫的目标,指明了就业创业扶贫的方向,奠定了就业创业扶贫的总基调,极大地提升了贫困农户就业创业的动力。

(2)细化工作,分类定策,全面推进就业创业扶贫。例如:为鼓励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从2014年开始,百色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百色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见》《百色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关于开展农民工创业就业补贴工作的通知》;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建设,市人社部门联合财政、扶贫部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为鼓励易地搬迁农户就业创业,制定了《做好易地搬迁扶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为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制定了《百色市农民工创业就业补贴实施细则》《关于印发百色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百色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实施细则》等多个政策文件,明确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完善返乡下乡创业政策保障。此外,各县市区还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关具体政策,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引导,例如:田东县出台了《田东县2020年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奖补实施方案》和《田东县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方案》,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年度累计收入9000元以上的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进行差异化奖补。平果市也出台“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就业奖补”“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降税等就业扶持政策。

(3)加强政策宣传学习,提升政策知晓率和服务水平。政策制定以后要落实政策,摆在首位的就是要让政策执行人和政策受益人知晓政策,只有做到应知尽知、应用尽用,才能做到应享尽享。为此,百色市在就业创业扶贫政策方面,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对新政策的出台,除下发正式文件和印制宣传单外,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微信、QQ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宣传。同时,还定期对各项扶贫政策进行梳理,编撰并及时更新《就业创业政策汇编》,下发至责任领导、帮扶干部及贫困农户手中,提升政策知晓率。在这方面,那坡县的做法成效尤为显著。其通过梳理现行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进万家”行动,实现就业创业政策“五送五进五覆盖”:“五送”是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奖补、送服务进企业;“五进”是进单位、进社区、进机构院校、进村入户;“五覆盖”是覆盖重点企业、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培训院校、重点人群、乡镇村(屯)。2020年,那坡县发放各类就业补贴惠及1206人次及13家企业。截至5月末,全县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7笔,扶持自主创业357人,带动吸纳就业931人,有效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上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强化了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导向,极大地调动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强政策学习,提升政策服务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干部作为政策的执行人,把政策能学深悟透,努力提升政策服务水平,事关政策的落实。百色在这方面除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制度外,还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带头学、帮扶干部重点学、工作队队员和第一书记全面学。此外,各县市区还创新学习方式,例如:平果市在全市开展“周五固定学习日”活动,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利用周五时间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集中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对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确保单位帮扶“第一家长”脱贫攻坚政策理论知识知晓全覆盖。德保县采取领导辅学、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讲堂、书记讲堂、发展讲堂、名师讲堂和沙龙讲堂等形式,分批组织干部学习脱贫攻坚政策、热点难点问题、入户技巧、提升贫困户满意度等内容,进一步提升全县广大干部的政策服务能力。这些措施,为就业创业扶贫政策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素质基础,职业技能培训是激发贫困农户脱贫创富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百色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始终坚持培训为先,实现技能就业创业。在全面了解掌握贫困劳动力信息的基础上,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及时制订培训计划,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精准化的培训手段。在培训内容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中药材种植、土鸡土蜂土猪养殖、农作物栽培为主的生产技术培训,以家政服务、电子技术、电子商务、建筑装修等为主的技能培训和以汽车驾驶、挖掘机操作、电焊汽修为主的长线培训。把贫困群众技能培训作为推进扶贫车间发展的有效突破口,引导定点培训机构与就业扶贫车间开展合作,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提供“项目制”培训服务,确保贫困劳动力能按需受训。通过上述措施,极大地提升了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养,确保了就业创业扶贫收到实效。

在市级统筹的同时,各县市区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德保县在此方面,一是创新推动“云山夜校”进村(屯)活动,“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各单位主要领导带头深入村(屯)走上讲堂,宣讲政策,解答疑问,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针对无技能、低技能贫困劳动力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有效促进就业。三是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积极推进广西、深圳技工院校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青年,培训期间提供“包吃、包住、包培训、包推荐就业”一条龙服务,帮助他们习得专业技能,在毕业后实现技能就业。田阳区的做法则是由人社局会同扶贫办,联合农业农村、商务、林业、团委、残联、妇联等各有关部门,围绕县内外用工市场需求和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工作实际和劳动者意愿,开展标准化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制”培训、岗前培训、岗位提升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创业培训等多形式职业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平果市的做法,一是按照自治区、市相关文件精神,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培训意愿,结合产业发展、外出务工市场需求,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较低等特点,开展电子装配(耳机制作)、育婴员、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电工焊工叉车司机等职业技能培训,2016年以来共组织贫困对象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981人次。二是以自主培训和“项目制”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在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过程中适当增加农村种养殖技术培训。三是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对象开展创业培训,促其创业脱贫。

此外,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集中统一线下培训无法开展,各地还创新培训形式,将培训课堂移到岗位,开展“以工代训”。

4.搭建服务平台,畅通就业创业渠道

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能推动贫困劳动力和就业岗位、创业实践的有效连接,畅通就业创业渠道,百色市采取的做法如下:

(1)搭建就业创业信息收集与发布平台。借助政府力量,充分对接经济发达地区政府与企业,尤其是充分利用深圳帮扶百色的契机,对接深圳各级政府和当地用工企业,多渠道收集当地企业招工用工信息。同时摸底调查本地用工企业、建设项目等临时用工需求信息。充分发挥包村工作队、扶贫干部、村级协管员等力量,摸清贫困劳动力就业基本情况,收集群众务工意愿,通过发放岗位信息手册、宣传栏、宣讲、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线下”和“线上”方式发布企业招工信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克服新冠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造成严重影响,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针对农民工返岗复工需求,百色市采取了定制服务送岗上门的工作方式,及时掌握劳动力资源数量和就业意愿,收集区内外企业、工程项目的用工信息,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建立线下服务站,畅通企业与求职者供需对接渠道。同时,成立赴粤返岗复工专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物资保障等8个工作组,以定岗、定标准、定时间、定方式的“四定”服务,送百色籍农民工赴粤返岗复工。此外,百色市还坚持劳务输出与本地转移就业相结合,以“政企联合”的模式制定就业服务方案,发挥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由“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送岗上门”,通过就业推荐、劳务输出、创业扶持和就业援助等措施,引导农民工、困难人员“应就业尽就业”。(www.xing528.com)

(2)搭建企业与贫困劳动力供给对接的多样化平台。2016年以来,百色各县(市、区)每年均组织举办了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招聘会,有效促进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在平台的多样化方面,既有线下平台,也有线上平台,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用工企业现场举办用工招聘会外,还充分运用新媒体举办线上招聘。例如,乐业县就通过积极对接联系用工企业,举办多次网络招聘,帮助贫困户达成就业。既有面向全体务工人员的综合性招聘会,也有面向专门群体的专项招聘会。例如,平果市除每年定期举办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招聘会外,还根据企业用工的时间节点及企业的性质,面向不同群体,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举办“民营企业周”“金秋招聘月”“10·17扶贫日”和村民合作社转移就业招聘会、易地扶贫专场招聘会等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就业群体提供就业交流平台,以满足不同企业、不同人群的用工和就业需求。既有长期平台,也有短期平台,例如,那坡县在优先解决长期就业需要的同时,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全县就业工作,向零散劳动力与用工企业提供双向交流,增加自主选择机会,编制印发了《那坡县劳动者之家建设工作方案》,建立打造那坡县零散劳动力综合服务场所——就业者之家,强化短期用工服务。既有政府平台,也有社会平台,除政府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关招聘会外,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建设,提供就业服务。百色市已经成立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发展、吸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定点培训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和相关优质企业等会员,动员和组织协会成员帮助贫困劳动力、困难群体快速、高质量就业。靖西市就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导人力资源机构参与就业扶贫工作,先后委托多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协助开展扶贫车间建设指导、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就业扶持、劳动力资源调查、举办用工招聘会等工作,解决就业创业扶贫人力短板问题,推进就业创业扶贫政策落实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5.创新就业创业扶贫载体,拓宽就业创业门路

为使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百色市各级政府明确就业创业扶贫方向,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托底等有力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就业创业扶贫。

(1)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吸纳农民工就近就业。一是因地制宜打造扶贫车间。为使扶贫车间能真正发挥“造血”功能、助力就业创业扶贫,百色市一方面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瞄准资金、厂房、订单、人才等关键环节,着力解决企业入驻遇到的困难问题,为“扶贫车间”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另外,结合脱贫攻坚目标,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推动“扶贫车间”的选点、建设、运营。严格落实“三个优先”要求,即“扶贫车间”优先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布局建设,真正打造就业脱贫的平台。针对部分贫困户劳动力年龄大、没有知识、因病因残不能外出等实际,依托农副产品加工、民族特需用品、电子产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等特色产业,开展生产加工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发展家庭作坊式加工,计件式支付加工费,保证每个就业群众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二是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土地改革,坚持把“扶贫车间”创建与农村“三地”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对移民承包的土地进行确权后流转、入股、置换、代管等;对承包林地实施退耕还林还果;对退出的宅基地进行复垦复绿,让移民得到更多的资产性收益。如田东县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成立县易地搬迁扶贫资产运营公司,对移民“三地”等资产进行代管及运营,使易地搬迁扶贫资产得到高效利用和保值增值,让移民通过入股分红和基地务工等增加经济收入。三是加强扶贫车间的管理、认定。结合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对就业扶贫车间予以分类指导,对已达标的,及时予以认定,并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对初具条件的,加强扶持、指导,完善相关条件,培育其尽快达标通过认定;探索扶贫车间认定新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第三方机构指导就业扶贫车间收集认定评估材料,帮助和指导扶贫车间做好厂房内部环境改善,制定考勤管理、安全生产、卫生消杀等规章制度,塑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及时兑现政策红利,设立“一站式”服务,落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统筹人社、财政、扶贫、市场监管税务电力电信等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使各类奖补政策得到兑现和落地,激发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动力。另外,部分县区市还建立扶贫车间月报制度、定期走访调研制度,加强对各乡镇已认定及正在建设就业扶贫车间运营情况监测反馈,积极申报就业扶贫车间典型,扩大扶贫车间优秀经营主体正面激励效应,做到政策到位、责任到位、扶持到位、效果到位。

(2)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公益岗位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贫困群众经培训即能上岗。脱贫不离家,岗位送上门,一方面可以增加扶贫对象的收入,促其稳定就业、脱贫;另一方面也部分解决了基层公益领域的发展和管理问题。百色市在这方面的做法是:一是强化岗位设置。围绕民生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目标,以就业援助、岗位兜底为手段,按照因事设岗、按需定员、服务扶贫的原则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大力开发保洁、治安、护路、护林、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扶贫类、基层公共社会服务类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无转移就业意向、急需岗位托底安置、通过自身能力无法实现脱贫致富的建档立卡极度贫困户、“零就业”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等困难群众上岗就业。二是落实资金保障。人社部门与财政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做好全区公益性岗位经费预算,根据公益性岗位特点合理确定资金支出规模,做好公益性岗位资金的筹措、落实和使用,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缓解用人单位资金压力,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质量。三是加强岗位监督管理,确保乡村公益性岗位长效运行。通过出台岗位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规范选聘程序,完善岗位补贴及标准,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由用人单位采取集中培训与下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岗前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信心和上岗能力。建立公益性岗位实名制信息,并根据实名登记信息,通过明察暗访、实地督查等方式,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监管。

(3)促进劳务协作转移就业。为强化转移就业的精准度,百色各级政府还充分利用深圳帮扶百色的契机,积极与深圳市对接,做好企业用工需求与本地劳动力就业需求监测工作,根据空缺岗位与贫困劳动力求职需求进行逐一对应匹配,通过两地协作联合举办现场招聘方式,帮助人岗匹配的贫困劳动力实现跨省输出、转移就业。具体做法是:百色市人社局根据百色市与深圳市劳务协作工作要求,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四个底数”[贫困劳动力总数、有到深圳就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劳动力数、已在深圳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数、贫困家庭应届中职(中技)毕业生和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人数],人社局摸清“四个底数”后,制定“求职需求清单”并将清单提供给深圳市人社局,深圳市人社局根据“求职需求清单”,组织引导企业开发岗位,并根据开发出的岗位,制定“岗位供给清单”,并将清单反馈给百色市人社局。百色市人社局收到“岗位供给清单”后,将空缺岗位与贫困劳动力逐一进行对应匹配,深圳市人社局根据人岗匹配结果再组织企业招聘。深圳市人社局协助组织百色市有到深圳就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指导。通过上述措施,贫困劳动力和就业岗位实现了精准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就业扶贫的效果。

(4)鼓励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就业。精准脱贫以来,百色始终把返乡下乡创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聚集优势资源搭建平台,让初创者有“经”可取,让成功者有“台”可施。具体工作举措如下: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实施“123”就业工程。“123”就业工程具体内容为:“1”是搭建一个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2”是“双千”,用两年时间培养1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头人和1000名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头人;“3”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3个信息库。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人社部门搭建起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同时建立与自治区联网的地级市资源数据库,组织搭建市、县、乡、村互联互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形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信息网络,实现一点登录、全市查询,并征集了数百个市场前景好、见效快、风险小、适合初次创业者创业的项目。每个项目都详细介绍创业项目所属行业领域、项目简介、经营模式、市场预计前景及盈利分析、经营建议及潜在风险、推介单位、联系人等信息,清晰明了,便于返乡创业人员选择。另外,还给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理员配备了能无线上网的平板电脑。村民可以网上求职,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二是打造“4+2”农民工创业园区。“4+2”农民工创业园区即以右江河谷的右江、田阳、田东、平果4县区为核心;以靖西、德保两市县为腹地的综合型农民工创业园。对园区建设在资金支持和土地使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在土地供应、用地指标、财政资金扶持、贷款融资担保、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进驻创业园企业优惠,鼓励和引进企业入园;设立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为创业农民工提供法律、法规、政策、证照办理、创业信息等方面的基本咨询服务,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优化落实注册登记、税费优惠、资金扶持、创业培训、综合服务等政策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组织建立农民工创业项目库和农民工创业指导专家队伍,有效搭建培训和服务工作平台,为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三是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建设。试点推动老旧商业设施、仓储设施、闲置楼宇、过剩商业地产转为创业孵化基地,为入驻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申报政策补贴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服务,进一步推动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四是搭建电商创业平台。注重电商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加大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大量吸收农村贫困人口参与电商创业就业,成立电子商务协会,采取抱团发展的合作模式,有效解决快递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引导本土优秀电商,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班、电子商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贫困家庭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提供免费培训。

五是拓宽创业的融资渠道。全面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充分发挥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的促进作用,加快实施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提高服务意识,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做到应贷尽贷,扶持农民工自主创业。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推进农民工创业奖补政策落实,对农民工新创办的各类市场主体施行创业奖补。

(5)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渠道,而产业兴则就业旺,百色市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发挥其对就业创业的带动作用。

一是发展园区产业带动就业。例如,田阳县为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在老乡家园贫困人口集中安置区附近配套建设1万亩的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引进一批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把芒果、油茶等特色产品就地深加工,让“一产”转化为“二产”,带动“三产”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总量和就业岗位,实现“现代农业提升一产、精深加工做大二产、接二连三做旺三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标,推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4月,共有3家企业进驻产业园,可安排就业岗位600个以上;创办35家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帮助1285名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目标。此外,邻近老乡家园的新山铝产业示范园、农贸综合批发市场、田州古城等园区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测算,贫困群众每年稳定务工时间8~10个月,每月收入可达2000~3000元。

二是发展农村产业带动就业。百色通过开展“千企扶千村”活动,引导龙头企业到县(市、区)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洽谈,建立“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经济能人)+贫困户”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生产托管、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带贫模式,逐步形成了芒果、油茶、柑橘、桑蚕、核桃、中药材、养殖等特色产业,既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充分带动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例如,田阳县五村镇陇华村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优势条件,通过与商家共建产业扶贫合作共赢项目,相继引进商家在陇华村进行产业扶贫投资,先后建设210亩火龙果和100亩柑橘种植示范基地,不仅带动基地附近村(屯)6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而且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农户、合作社、企业三方共赢。平果县通过平台公司,在太平镇打造太平镇万亩火龙果示范基地。基地建成后,可为易地搬迁扶贫对象提供种植、管护、采摘、分选等就业岗位近500个,年人均收入可增收1万元以上。田林县的浪平镇,因地制宜,反复推敲试种姬松茸,建立村民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为1100多户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已经有两个村依靠这一产业实现脱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