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因地制宜科学确定造林绿化方向:在引黄灌区实施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工程、黄河护岸林、农田林网、贺兰山东麓生态防护林和以水果为主的“兴果富民”经济林建设,在中部干旱风沙区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在南部山区实施六盘山及其外围地区针阔混交涵养林基地、黄河中游防护林、“两杏一果”生态经济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在农村实施农村庄点绿化和平原绿化。经过多年的林草资源保护和治理,宁夏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43%增加到2018年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时的12.63%,尤其自2000年以来增长迅速。截至2021年,宁夏森林覆盖率达16.91%(较2000年的8.4%增长一倍多),实现了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2000年,宁夏水土流失面积为3.69万平方公里,2017年水土流失面积为1.96万平方公里,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为1.57万平方公里,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57.5%,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超过50%。
宁夏退耕还林工程始于2000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试点阶段(2000—2001年),国家下达宁夏退耕还林任务104万亩,全部安排在水土流失及沙化严重的南部山区八县(含红寺堡);二是大发展阶段(2002—2006年),宁夏对全区范围内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严重地区进行全面治理,共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1035万亩,退耕还林成效显著;三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阶段(2007年至今),国家暂停安排退耕还林任务,但仍继续安排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并且延长了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还设立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这一时期,宁夏重点安排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和特色产业带建设。2000—2020年,宁夏共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468.56万亩,工程区林草覆盖度明显增加,碳汇能力大幅提升,增强了林草资源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宁夏已初步形成乔灌草、网片状相结合的林业生态体系,对境内的农田、草场、牧场、水域、滩涂等起到了防护作用,不仅使区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了较大变化,而且使粮食产量和草畜产量大幅提高。林草生态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农村由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向种植业、林果业、畜草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结构过渡,由单一向多元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优势林产业,如大力种树种草,使特色林木、花卉、林纸、森林旅游、干鲜果品等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使宁夏特色小杂粮、林果业、畜草业、中草药种植、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各县(市、区)不同的特色;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国有林业场圃经济快速发展;依托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沙漠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效益逐步显现。(www.xing528.com)
林草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宁夏对当地或已搬迁的农民实行林业生态补偿政策,这已成为农民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特色小杂粮、林果、畜产品、旅游等产业和林下经济也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自治区原林业厅统计资料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一期(1979—1984年)末,农民收入为449.31元,就业人数为177.4万人;三北防护林工程四期(2000—2009年)末,农民收入达到7330.78元,就业人数为326万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不仅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而且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工程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