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面这些铺垫,在“远洋·钻石湾”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才能深切体会到“执行管控”与“即时纠偏”的重要性,任何趋于完美的报告都不可能被完整地实现。
策划报告提供战略性思维,战略之下,每一场战役都会面临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交叉呈现。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马谡这个典型的纸上谈兵者在面临阵地战的时候,无法在两军阵前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说策划报告是兵法,那么实操用到的还有不同团队组合之下的阵法,再细微到个体,每个人又有自己的剑法和心法。常常被策划人挂在嘴边的天时、地利、人和,很大程度上是兵法、阵法、剑法、心法的圆融合一。
而从出具一份漂亮的策划报告,到真正进入销售环节,就像同时开展文臣武将的工作,对我自身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若干年前,销售代理公司是分两套班子的,现在回想起来,颇像是文臣武将的分工:一套班子在京师拟奏折,另一套班子在两军阵前穿金甲。
但2012年间我所经历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拟奏折的如果不到前线被风沙洗礼一番,必定会在提案过程中被开发商奚落得人仰马翻。开发商聘请了一大批同行中有过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才做各个环节的“把关人”。在新闻传播领域,把关人特指拥有媒体发布权的机构中最终审稿、核准刊发的人。把关人不仅仅要对整个出版印刷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更要对文章主旨、法律道德风险等方面进行防范和管控,也要落实刊物的整体编辑方针。由于房地产开发涉及财务预算、工程进度、广告宣传、销售等多个环节,综合性极强,整合难度很大。因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基本上每个环节的把关人都是来自业内的优秀人才。
当时,成天在那样的环境里待着,我像一条待在水里的鱼,并没有意识到水的存在。令我感受最深的,反而是当时开发商与代理公司在同一个地方办公,公司称作“驻场”。而偌大一个代理机构,真正在上海总部办公的,仅有一个行政总部和一个小型广告公司。
有两个非常现实的困境:一是人才本土化;二是跨地区操作的工作对接。一方面,上海有比较通畅的招聘渠道和充足的优秀专业人才供应,但人才外派,就涉及交通、酒店等较高的商务成本。如果在成本方面一味压缩,把总监级别的住宿标准指定为“七天”或“汉庭”之类的经济型酒店,这对于公司的形象和外派高管的休息、工作都有许多不利。而另一方面,减少出差和外派就要实现人才本土化,广州、东莞地区由于城市竞争力的差异,不及上海地区的人才更能应对综合类问题的挑战。这仅仅是跨省运作项目,如果涉及跨国或有文化和语言差异的人才,将会是更大的挑战。再则,虽然年轻的广告文案不像总监级别以上的高层,肩负家庭重担和多个项目的综合考评,倒是比较愿意出差,却因为经验不足,往往三五个人出差几次,反复提案、修改,还是不能达到甲方满意。更有甚者,一个年轻文案在给广州某项目介绍四季风光时,还写了一段充满煽情气息的“冬天,雪来……”的场景。一则文案本人缺乏在广州当地的生活经验,再则刚入职场的新人,从校园到工作岗位,正处于生活奔波的最基础生活层面,文字可以看上去很美,但缺少实际到各地旅行的经历,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推敲文字,想当然地杜撰生活场景并贻笑大方的事情,并不少见。
总之,春节前公司连续拿下四个广告标,到了五月,基本尽数折戟。一本书的出版,若不能以从个别到一般的视野观待,未免可惜了这些纸张。回顾往昔,这不是一个人的失败,而是一种典型的公司病。新任领导往往意气风发、好大喜功,在团队磨合、机遇把握能力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不足。当时开启广创总经理是北京地产界赫赫有名的红鹤广告公司AE出生,擅长洞察客户心理,把握提案时机,但在对于开启原班团队的接手和新进员工的管理方面,却过多用到了“权术”。广告公司里,设计人员是典型的前卫战士,文案人员是典型的文艺青年。这类人,不完全像从事金融和营销的人,仅看中既得利益,还十分看中工作氛围,也就是既需要用战绩、奖励来激励,也需要有精神高度和心灵滋养的一类人。在我2004年做“佘山月湖山庄”策划总监的时候,带领团队过程中,对于员工的疼惜、体恤往往重于利用奖惩机制对员工才智和体能的考验或者挑战。大多数管理者信奉中国的一句古话叫“慈不掌兵,义不理财”。这点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说是可取的,我后来自己创办公司也在管理上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别人的管理更不可随意置喙。那年,公司从连续拿下四个中信地产广告标,到逐渐失去甲方信任,甚至公司几名元老相继离职,我被调任大连做“远洋·钻石湾”项目,整个过程仅仅三个月。如今回想起来,仍有许多耐人寻味和发人深省之处。
撇开管理这一层,从每一个团队成员个人成长角度来说,一个文案,既可以随便写几段话糊弄过去,也可以字字推敲,直到自己满意。自己满意的,未必甲方满意,甲方C级领导满意的,未必A级领导也满意,A级领导满意了,未必能通过报社审稿和发稿。在《金牌文案是怎样炼成的》和《阅读大地》中都摘录过未经发稿的文案。
但是作为个人工作经验的积累,每一步,却是搭起自己迈向职场高阶和人生更大自由度的台阶。我在写这本书之初,还怀有一些抱怨的心态,感叹过“宁可有神一样的对手,也别有猪一样的队友”,即使到了快要完稿的时候,还感到“疲惫不堪”,一则对作品完全失去了耐心;二则,用出版界一位前辈的话来说,就是到了一种看自己的作品看到“熟视无睹”的程度。而我感到不只是熟视无睹,简直“面目可憎”。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天早上,送孩子们上学,雨后在路边看到一只大蜗牛慢慢爬,一步一步向上。路上,一会儿开过一辆奥迪,一会儿开过一辆奔驰,这些车在欧洲的街道上开得倒也不急不缓,那只蜗牛在垂直地面90度的墙上爬行,边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跟它毫无关系,它的慢,以及沿着自己要去的方向,一小步又一小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欧洲早就历经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也经历过经济快速发展和回落的周期性阵痛,人们不再那么急不可待地去发展经济,反而把生活的重心回归到家庭,也回归本心。
我在海边散步的时候,看到坐轮椅的老人和推婴儿车的女人能轻巧地把车子推上无障碍通道,就忍不住追问自己,那些令我引以为豪的地标建筑还有CBD,等我老了,真的还想住在自己曾经参与建造的这些项目中吗?那些著名的豪宅,引发许多人斗志的名邸美庐,服务的毕竟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未富先老的人们,有过什么眷顾吗?这样想着的时候,那些傲慢和意气风发渐渐平息了。这时候的文字也许才会温暖而有力量。
或许,好酒、好茶、好文章,都要经过时间的发酵。《无界》不应该只是对我自己曾经跻身医药保健、房产和教育三个关系民生最直接领域的工作经验而炫耀和谈论的个人功绩。过去的已经过去,这些项目和工作经历,所带给我的反思,还有在西班牙小镇上,浸淫在碧蓝色静好岁月里的宁静,才是生活的恩遇,是我想要带给读者的礼物。
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畅销书作家在签售会上侃侃而谈自己借着阅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原著而苦学英语。这篇微信文章只是在谈到被作者感动不已的读者热泪盈眶时,轻描淡写地指出《百年孤独》是用西班牙语写的。
既然是一部关于营销的书,虽然名为“无界”,我也不能跨界到来评判出版、教育、文化领域有着和房地产行业一样的浮夸风气。当年,我自己也曾在做“海口御园”项目时杜撰芭堤雅境的园林,现在看来,文字也很稚嫩、造作。当时时间很紧,所有文案和策划工作都由我一个人完成。事实上,我至今没有去过泰国芭堤雅。但是,当时工作资历不深、靠码字求活的我,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又不断酝酿、推敲文字,也就是在做基本功课的时候,思考深,工作比较扎实。
70后的我们,起步时的条件都差不多,慢慢拉开人生差距的,并不完全是外境的病苦、工作变动、行业景气度下降、亲人离世等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面临的处境困扰,但又不可否认,这些外在条件和因素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些影响又往往不可控,这才有了很多为自己开脱的借口。但是更多时候,是每一个当下,对自己的放任或是追问。
2015年跨年的春节,我在北京与一个文化部工作的朋友茶叙,这个姐姐说起她的工作经验时谈道:“如果用人之短,则天下无一可用之人,而如果用人之所长,天下皆可以为我所用。”由于我长期在商业环境下工作,与一些学者、专家有工作上的交集,而真正接触到部级领导并坐下来喝茶的机会是少有的。对于他们的谈话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感到比较陌生。这样一句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话,原本只是在书上看到,但有人面对面并清清楚楚地告诉我时,对我的作用和影响是极为重大和深远的。
我一方面想到自己在公司初创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许多挑战,都是自己整合团队能力不足,横冲直撞地硬来;也回想起在开启发展到第20个年头,公司出现了新旧交替,空降的中层即便希望有所建树,也会同时遭遇内部信息不畅通、授权不充分,外部无法对接引入的交困局面。
一般初入职场的人,首先是处理好人与工作的关系,这时候,专业技能非常重要,而到了职场高阶,处理好人与工作的关系的前提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包括跨部门协调和有限资源(包括时间和资金)条件下合理安排优先级的能力。
职场走得比较顺利的人,应该是在30岁前完成胜任总监的职位。以我职场开局的高起点,25岁的时候,名片上就印着“总监”头衔。从2002年开始,又尝试过自由职业,到2012年,经历十年断层,看似虚度的十年光阴,走过蜀道一样的心路,拿起当年的青锋剑,剑法心法极尽淬炼,早已不是当初闺阁气十足的花拳绣腿。虽然还是从“总监”这个绕不开的抬头起步,更多的是思考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高效地完成工作,以及如何进行跨部门协作。这时候,明显感到识人比读地难。
在《无界》这本谈论策略的书中,我更多地谈到了“人”在既定策略之下对项目成败所起到的作用。这与我十年之后,从个人工作室重新走入职场时所面临的职业环境及时代背景不无关系。
无论是“华映传媒”“中经堂”, 还是“天启&开启”“经纬建筑国际集团”,都有着跨区域经营,甚至跨国经营的商业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必定面临经营者要在成本和服务对接层面考量人才外派和技术保护、人才本土化与跨文化融合。
最早注意到三国刘劭所著《人物志》,是其对于人才以“英才”和“雄才”来略分的观点。
第七讲 “接识”,也就是一流人才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人才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能兼达众才。第八讲“英雄”(节选):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
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2012年开启广创总经理是典型的“英才”,提案过程中展现了其一流的提案和鉴赏能力。对于人才的把握和商务谈判的气氛、节奏掌握都在与广州中信林总的提案、竞标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可惜的是,他在胸怀、度量以及工作的务实方面“稍逊雄才大略”。
写到这里,不由联想起毛泽东工作一整夜,披着衣服推开窗子,看到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之时,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抒胸怀,也从中看出他正是通过这一阕《沁园春·雪》来对前夜部署军事要略,此刻又文采飞扬笑侃帝王,同时驾驭英才雄才,故能成大业的踌躇满志。《人物志》的内容简介如下:
刘劭以人之筋、骨、血、气、肌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应,而呈现弘毅、文理、贞固、勇敢、通微等特质。此“五质”又分别象征“五常”仁、义、礼、智、信,表现为“五德”。换言之,自然的血气生命,具体展现为精神、形貌、声色、才具、德行。内在的材质与外在的征象有所联系,呈现为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是为“九徵”,这相当于所谓“气质”的层次。
依照不同的才性,刘劭将人物分为“兼德”“兼才”“偏才”等“三类”。透过德、法、术等三个层面,依其偏向,又可分为“十二才”,即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依其才能不同,适合担任的官职也不同。(www.xing528.com)
在《人物志》中,刘劭将才、德并列标举,作为拔选人才的标准。刘劭的品评,以中和为最高,讲究平淡无味,是为圣人。所谓中和,在于兼具“平澹”与“聪明”两种层次,聪明为才,而平淡则是生命所展现的境界,已不单纯是道德修养的层次,更是对“全幅人性”的审美态度。除中和外,其余为偏至之材。“九徵”兼至的人,“阴阳清和,中睿外明”,就是中庸,称为圣人,是君王之才;具体而微,称为“德行”,是大雅之才;偏于一才的人,称为偏材,是为小雅。此外尚有依似、无恒等级别。
对于甄别人才,刘劭进而提出“八观”“五视”等途径。“八观”由人的行为举止、情感反应、心理变化由表象而深至内里,反复察识。“五视”则在居、达、富、穷、贫特定情境中,考察人的品行。
——摘自百度百科
十年荏苒,职场变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后来都成了故事。我渐渐开始思索,当年所遇见的这些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何用他们的才华和功绩书写或成功或悲情的生命篇章?他们给予我的启发应该不仅仅是技能方面的,直至看到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本书名,才豁然点出我思索的命题:这一生为何而来?
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而在茂陵、乾陵、秦始皇陵前逛荡的我和在钻石湾的八里海岸线边沉思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呢?看完张艺谋与巩俐再度合作的影片《归来》,有人说“他还是他,她已不是她,她也不再是他的她”。思虑大命题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遇见的都是大课题、大人物、大资金、大手笔。
时任新聚仁机构聚通广告公司总经理陈琳,1999年在汤臣集团旗下子公司甲山林的时候是我的同事。有一天,她感叹说汤先生“壮志未酬身先死”,我们两个人当时经常一起逛街、一起加班,知道整个集团运作这么多项目,抽调各种资金,有过大张江计划,也有过在汤臣高尔夫球场会所设置全亚洲最高端的远程会议系统的商业计划。抽调来的英国籍总经理给我们作简报非常精彩。之后,我很长时间都保留着那套黑白影音的简报材料。
为了“汤臣一品”(原名“富都世界”,后来也改叫过“汤臣海景”)那块土地,从取得土地证、开发许可证、预售许可证,到……而这期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息影后的徐枫女士投拍《霸王别姬》获得戛纳金棕榈奖之后,继而与张国荣再度合作拍摄《风月》,但是《风月》的票房表现不佳。对集团来说,这时内忧外患,资金链非常紧张。所以,当时虹桥地区紧急出售的汤臣嘉年别墅、龙柏易居和一处多层公寓都是集团整体运作过程中的战略部署。我当时虽然只负责文案工作,但几乎每个在售项目都有涉及,所以,后来回想起来,即使是大资金大手笔运作的集团公司,并不是每次都在赢钱,所谓大舍大得,必须得有大魄力。市场好的时候多方盈利,市场不好的时候敢于止损。
那个年代没有微信,也没有POS机。如果有的话,汤太的“朋友圈”大概会是李宗盛和林忆莲、梁朝伟和李连杰。“汤臣豪园”开盘那天,集团的保安和司机,从龙东大道这一边汤臣高尔夫球场里面的财务部到龙东大道那一边汤臣豪园售楼处,运送的是整箱整麻袋的现金。
当时公司法务部有个漂亮干练的姑娘,直发过耳,桌子上除了各种合同文书,还整整齐齐码着一排亦舒的书。我有一次坐在她办公桌前面聊天,顺手翻开《喜宝》,活生生跳出来一段话:“我更轻地拉开第三格,抽屉只被移动一时,我已看见满满的一千元与五百元大钞。我的心剧跳,我一生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直版现钞,钞票与钻石又不一样,钻石是穿着裘皮礼服的女人。现钞是……裸女。”
我再也没有见过哪一家本土房地产公司,有这么多能干又靓丽的女同事。或者陪着外籍客户看样板房,或者在高尔夫球场的发球台给客户安排,或者给客户太太妥帖推荐保姆和花草养护,或者在售楼处利落地签单。忙碌的时候各自忙碌,闲下来的时候,聊天讲八卦,也会富有意趣和哲理。高尔夫球场的鸢尾花和飞鸟在脑海里渐渐模糊,反而是与那些同事们闲谈的碎片,渐渐拼凑出了一部当代的《红楼梦》。
有一次在大连中信地产饭堂吃饭,据说中信地产的福利之一就是员工的饭菜都是有机的。一名甲方主管忽然问我:“你以前在汤臣做的?”我笑笑点头。他接着问:“你们汤臣一品的龙头和马桶真是24K纯金吗?”
我真没机会去刮过汤臣一品的龙头和马桶。我有点想说,汤臣一品隔壁的盛大金磐顶上还有几只“金盘子”,您要不要学蜘蛛侠爬上去自己检验一下。饭堂里当时有好多人,我不好意思驳甲方主管的面子。于是换了个说法说道:“汤臣迄今最有价值的作品并不是汤臣一品。”那人本来是有点调侃和打趣,有点八卦和好奇,也有点想看看我是不是货真价实的汤臣出品,这时候已经静静停在那里听我往下说。这是中信地产的饭堂,我们是驻场策划团队,吃着人家的有机饭菜。我不高调也不夸张地说:“汤臣拍过一部电影叫《霸王别姬》。”我说完,往嘴里送下一口饭,笑笑离开。后来,这个甲方主管成了我的好友,我离职后再去大连的时候,开启另一个在职总监刚好也过来汇报工作。中信这个同行先来招呼我,我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也更加了解,在这个行业里,你越是做到不卑不亢,转身之后越有无声的目送。
重入职场,关于我的空降和被先后抽调广州、大连、青岛,总是有甲方和本公司的人私底下议论纷纷。我也很少与人说过往,不是不想说,是实在没空说。说出任何事实,都像是炫耀和挑衅。在青岛做“远洋公馆”的战略规划,因为涉及利用会所启动销售的方案,远洋东北区陆总提出了一个“家宴”计划。那个季节刚好入了秋,青岛的碧云天、黄叶地,陪衬着红色屋顶和起伏的路面,是再好不过的时节。甲方销售部负责人也有慷慨请我们吃饭的时候,海边的啤酒和烤串是这个滨海小城最有魅力的风情。
饭后开会,会上冷不丁又说起大闸蟹。一个甲方领导口沫横飞地说:“何鸿燊家宴吃螃蟹,要有人在旁边一道一道地试过有没有被下毒。”会议室里已经弥漫着呛人的烟味,“大熊猫”“金丝猴”混合着之前的酒气,每到这时候我的头脑和心智就有点儿失控,一股不耐烦怦然而出:“汤太家宴,每年要请梁朝伟到我们汤臣来吃大闸蟹。”
汤臣高尔夫球场,那时候还请老虎伍兹来打世界锦标级高尔夫球赛。我后来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的头像放转体挥杆并且每天发各种鸡汤,就选择“不看他的朋友圈”。中国刚刚开始富起来的时候,只把高尔夫当作一种标签,并不明白GOLF(高尔夫)中的G代表green(绿色),O代表oxygen(氧气),L代表light(阳光),F代表friendship(友谊)。中国今天所有的富人,30年前都不富裕,不仅从财富的角度来看谈不上富裕,在时间和休闲方式上也不富裕,精神生活更加贫乏。很大程度上,是曲解了高尔夫文化,亦如我们曲解了游艇。
汤君年先生的家业随着他英年早逝,使他构建的商业帝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局外人看来,跟均瑶集团董事长、梦工厂创始人、滴滴的杨柳青这些成功人士被病痛纠缠,然后了悟人生的功课好像是一回事。有一次,与昔日同事陈琳电话聊天,忽然唏嘘说太可惜了,汤先生没有等到汤臣一品竣工和销售。我想起汤先生当时说:“不急的,汤臣一品的房子是卖一套少一套,留着慢慢卖好了。跟着我们汤臣买房子的人,后来都赚了大钱了。”当初,汤臣集团在巨大资金压力之下,对品质的坚持,还有对媒体的沉默,如今看来都是很难得的。我们大概都因为在这家集团公司工作过,受到企业文化的启蒙和熏陶,后来,因为这部分履历,在职场求职过程中受到各种重视善待,有点像毕业于某世界知名学校,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校友相互提携。
再后来,当我渐渐感受到这家集团公司对于浦东开发开放里程碑式的投入,是在为一个毫无经验的市场布道。而对于一个尚无行业准则和人才库的空白市场,其投注的心血和对市场启蒙的恩惠,无法用企业利润来衡量。自己创业过了,才知道布道的过程中必然伴随殉道。联系到自己在做儿童视觉艺术启蒙工作时受过的责难、不解和伤害,化作对旧时的一番唏嘘。
随后,与汤臣一品同样占据陆家嘴一线32景的“盛大金磐”开发商老总移居海外。虽然我在公司负责专业技术口上的工作,但是从电视剧《蜗居》所隐射的政治、经济、民生话题中,不难了解到这一代房地产开发商们共通的穷通和困境。老子《道德经》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房地产行业中待久了,整合营销思维内化成一种习惯。好像总是用自己一个头脑做集成,多端口接驳各行各业。
我仅仅听陈琳在电话里感叹了一番,就能感觉到,话语中还有她自己对一路纵横捭阖做到公司总经理的怜惜与无奈。这样的心境,若说给手下初出茅庐的新人听,无论如何都是不妥当的。所以,打个电话,说与故人。离开中国前,我与她道别,我本想请她参加公司年会,那天她说请宋家泰吃饭。陈琳说买了礼物改天来看我,而我却看错了启程的时日,原本打算匆匆见一面,却已经咫尺天涯。她在电话里说祝福,年轻的时候,她忧伤地写出“心比身先老”。原以为现在会变得温婉了,她反而一边凌厉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边晒和陈奕迅、高晓松的工作照合影。
忘记了是谁说的,在中国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紧接着,就有“民女”开始挖苦她,你觉得做“名女人难”,你试试去挤公交车、提着菜篮子走在气味很重的菜市场讨价还价,或者风里雨里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创业走到最艰难的第三年,世界经济扑朔迷离。出走是我当时最迫切的心愿。像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跨过重山和大海,去追天边的织女星。
创业如修行,我曾创业,自然曾经入妄……入妄是什么?简单点说,就是失了平常心。最有名的“入妄者”是堂·吉诃德。……他的配置:一匹瘦弱老马、一支生锈长矛、一顶破烂头盔,再加上一个根本没有骑士追求的同伴。他要以此追求光荣与不朽。你无法叫醒一个身在“妄境”里的人。……所以,入妄不是错。它是修行的一环,无可避免。被困在妄境的长短因人而异,但破妄而出都功力大增。
—— 梁宁《创业修行:90%的小团队在妄境里》
妄境如茧,做茧是你,破茧也是你,只是破茧而出的那个你已不再是当初的你。人若无名,专心练剑。三年铸剑,七年炼心,十年道成。
2014年3月,上海版画家协会会员陈晓云女士带着她为我定制的藏书票与我一起去青岛良友书坊开《阅读大地》签售会,我们当时住在一个房间。我问她:“怎么不专心画画?”她说:“我又不想过得那么清贫,偶尔还要喝个小酒,抽个小烟的,怎么能说不工作就不工作了?有时候,一些应酬也是不怎么想去的,可是无论多累,还得端着。”以一个画家应该在画展上以及画展之后该有的那些姿势,把自己架在那里。对于创业这种妄想,大多时候,想想就算了,对于打工的环境,忍忍就过了。
职场中,我始终“任性”。有过开发商请饭称病,也有过甲方老板敬的酒不喝。任何地方都有规则和潜规则,在世界华人周刊的微信公众号上,有一篇原创文章《那些挣扎在酒桌上的女人》,本土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此,女性高管多数对此心照不宣。我的“任性”也好,“Follow Your Heart”也罢,总之,走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
妄境来自妄心。所谓创业也是一次尝试。从“疑无路处”,寻“柳暗花明”,但经验缺乏,模式待摸索,团队待磨合……太多的资源不具备,每一步,虽不至于“妄为”,但仍旧揣着“妄心”。妄心不除,妄境难破。而“狂”与“妄”唇齿相依,入妄的人,都曾口出狂言,口出狂言者,是有一颗妄心作祟。妄心之下,藏着某个执念。待到这些浮出水面,心路渐渐平坦了,从执着和妄念里出来,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人间路也就宽阔了。
回来的飞机经停维也纳,我的两部手机都丢在巴塞罗那。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我一共丢了三部手机(一部iPhone6,两部华为),摔坏一部iPhone4s,还丢过一次电脑。但这时候,我已经不再把丢失留有思考痕迹的东西当成天大的事情了。落地后,我给英国和西班牙的朋友发信息报平安,附了一句话:
人生,除了爱,其余都是行李;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