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策目标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政策目标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实践中,这些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政府往往会顾此失彼。因此,分析与认识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使经济政策目标相互协调,这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二)政策目标的协调政策目标间的三个矛盾,不可能单纯依靠需求管理得到解决。

政策目标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实践中,这些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政府往往会顾此失彼。因此,分析与认识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使经济政策目标相互协调,这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

(一)政策目标间的矛盾

这里主要介绍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矛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按凯恩斯的理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是可以相互协调的,没什么矛盾。因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通货膨胀,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失业、衰退,只要消除了需求不足而又不造成过旺需求,就可以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只有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总需求继续扩大,形成过旺需求,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但事实上,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物价已经上涨,这表明了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2)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经济现实中,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能解决就业问题。相反,它与就业存在矛盾:经济增长与失业并存。原因在于:第一,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经济增长主要不靠增加劳动力,而靠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靠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济增长不会多吸收反而排斥劳动力。第二,经济增长率越高,经济结构的变动就越快越大,被淘汰的旧行业工人要另找工作,但又不适应新行业要求。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陈旧率”和“知识老化”变快,这将造成原有部分在职工人的失业。这些都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反而造成了新的失业。

(3)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矛盾。在经济发展中,第一,为保证经济增长,就要刺激投资,降低利息率,但是降低利息率会造成信贷膨胀,引起物价上涨。第二,实现经济增长必须使投资者的利润率提高,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只有刺激物价上涨,降低实际工资,投资者才有利可图,从而增加投资。第三,经济增长中总需求也要扩大,如果供给的变动比较缓慢,需求大于供给,物价就会上涨。

(二)政策目标的协调

政策目标间的三个矛盾,不可能单纯依靠需求管理得到解决。由于经济增长是长期问题,必须研究供给方面的问题。西方经济学为协调政策目标,采取的对策有:

(1)财政支出政策的微观化。又叫财政结构政策,即通过财政支出促进部门结构的合理变化,使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行业优先发展。实行宏观财政政策时,不仅调节支出总量,还要考虑结构。支出用于劳动密集部门,可扩大就业;用于资本密集部门,可增加供给,抑制物价上涨;用于新技术新产业,可带动经济增长。

(2)财政收入政策的微观化。这项政策通过税收结构变化和征收范围调整,促进经济资源充分利用。使税收政策有利于某些产品部门增加和吸收失业者,既能维持物价稳定,又能扩大就业。

(3)货币政策的微观化。针对不同市场、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型的放款限额、信贷条件和利息率,进行局部调整,增加资本流动性,调节资本的供求,既促进经济增长,又增加就业,还不影响物价。

(4)人力政策。人力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一方面,通过“人力投资”提高劳动力质量,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使非熟练工人掌握新技术,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解决结构性失业。

(5)能源政策。能源供给对三个政策目标都有重要作用。政府要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调节能源供给和需求,保证经济增长,维持开工率和就业,稳定物价。

宏观经济政策是根据宏观经济分析,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提出调节和干预经济活动的一整套措施和规则,在资本主义经济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实际上是维护和加强垄断资本利益与统治、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矛盾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会推动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政策研究属于规范经济分析,除体现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利益外,余者可资借鉴与参考。借鉴不是盲目照搬,要经过分析批判,结合我国实际,吸取其体现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内容,吸收关于政策目标、政策手段等方面的合理论述。

【拓展阅读】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

五大政策支柱。会议强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五大任务。会议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第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第四,扩大有效供给。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www.xing528.com)

会议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会议指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

会议强调,要坚持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科学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坚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抓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要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要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要保住基本民生、兜住底线。要健全督察激励问责机制,促进各方面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要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善于把握本质、主流和趋势,善于把握社会心理,善于把握时、度、效,深度分析,主动发声,澄清是非,更有针对性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会议号召,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部署。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握正确方向,脚踏实地推进,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七大重点:(1)稳增长更重供给侧改革。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会议,这一原则体现在政策上,就是产业政策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注重激活存量,补齐短板;微观政策要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2)宏观调控更重稳定市场预期。会议提出,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今年以来,高层已多次提出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定市场预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市场主体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往往容易相互感染传导,致使本已不足的总需求雪上加霜,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有鉴于此,稳定市场预期,防止悲观论调“自我实现”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3)调结构“加减乘除并举”。会议首次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并将化解产能过剩列为来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这意味着中国在改造传统行业,使无盈利能力的“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除了推进简政放权,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以外,还将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

(4)财政赤字率将阶段性提高。会议明确,要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实行减税政策。此前官方已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而减税和增加支出正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为2.3%,低于3%的国际警戒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鉴于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态势仍不牢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环境下,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适度扩大赤字率,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财政赤字今后将更加重视在扩大需求和防控风险方面的平衡;扩大减税力度将在保证不超出财政可承受能力,不使财政收支矛盾显著加剧的同时,与产业和货币政策更好配合。

(5)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会议将“化解房地产库存”列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并首次提出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2015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迷,拖累投资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也一路走低。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已跌至1.3%,比1—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6)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会议明确,扩大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目前中国已开始进入资本输出和产业输出的阶段,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据商务部数据,2015年前11个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同期流向制造业的投资同比增长95.4%,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同比增长高达117.3%。

会议指出,要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7)加大改革力度。会议强调,2016年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根据会议,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国企、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养老保险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等。

资料来源:编辑:胡庚,第一白银网,2015-12-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