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并不满足于对经济周期现象的描述和对经济统计资料的整理,他们力图寻找引起经济周期的原因,建立起一套经济周期理论。自19世纪中期以来,已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几十种之多。这里先对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一次简短的历史回顾,介绍凯恩斯主义形成之前的一些主要经济周期理论,即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论。
(一)经济周期理论概况: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的经济周期理论中,既有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也有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例如,创新理论认为是创新引起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太阳黑子理论认为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与整个经济而引起了经济周期性波动;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新领土开拓、技术发明或人口增加等所引起的投资过度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政治性周期理论则认为政府出于政治目的(如选举等),周期性地制止爬行的通货膨胀或用通货膨胀来消灭失业引起了经济周期。此外,还有用战争、革命、移民、偶然事件等来解释经济周期的。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内在因素(如投资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这些因素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而且这些外生因素本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则在经济体系之内寻找经济周期自发运动的因素。这种理论并不否认外生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但它强调经济中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引起的。因此,每一次繁荣都为下一次萧条创造了条件。这些经济体系内的因素自发地运动就引起了周期性波动。例如,货币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于银行货币与信用交替地扩大与紧缩所引起的,而这种货币与信用的运动,又是一个经济本身所形成的自发过程;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过度的投资引起了繁荣与萧条的交替,而投资过度的根源又在于货币与信用的扩张;心理理论认为,人的乐观或悲观的预期是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而引起这种心理预期变动的则是经济因素;消费理论则把经济周期,特别是生产过剩性危机的发生,归因于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而造成的消费不足;等等。
(二)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论
1.纯货币周期理论
一种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这种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R.霍特里提出,属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中周期性的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流通工具主要是银行信用。因为商人运用的资本主要来自银行信用。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扩大信用时,商人就会向银行增加借款,从而增加向生产者的订货。这样就引起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升,经济活动继续扩大,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是,银行扩大信用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银行体系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转而紧缩信用时,商人得不到贷款,就减少订货,由此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在萧条时期,资金逐渐回到银行,银行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来扩大信用,促进经济复苏。根据这一理论,其他非货币因素也会引起局部的萧条,但只有货币因素才能引起普遍的萧条。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在现代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货币量的变动(即信用的扩大与缩小)对经济周期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把引起经济周期的唯一原因归结为货币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2.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一种用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都会引起经济繁荣。这种繁荣首先表现在对投资品(即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以及投资品价格的上升上。这就更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资本品的生产过度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经济结构的失衡。而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过剩,于是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经济进入萧条。
属于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对最初引起投资增加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奥地利经济学家F.哈耶克和L.密塞斯等人则认为,是货币量的增加引起投资增加。他们用货币因素来说明经济结构的失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经济波动,被称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这种理论属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瑞典经济学家G.卡塞尔、威克塞尔和德国经济学家A.斯皮托夫等人认为是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开辟等因素引起了投资增加。他们用非经济因素(技术、领土、人口等)来说明经济结构的失调,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经济波动,被称为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这种理论属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资料10-2】
美国的工业结构
目前,美国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农业也很发达,但是它的重工业和轻工业不成比例,呈现重重轻轻的格局。
由于缺少轻工业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美国重工业只能依赖出口和军事工业保证其市场条件。例如,美国出口武器→军火企业发展→机械制造产业发展→钢铁产业发展→电子工业发展。只要世界不太平,美国这样的工业结构可以维持其经济繁荣。但是,如果世界和平,美国军火就卖不掉,美国经济就会萧条。
3.创新周期理论
一种用技术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由熊彼特提出,属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创新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例如,采用新生产技术、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开辟新产品、新市场等。这种理论首先用创新来解释繁荣和衰退。这就是说,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带来了盈利,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大、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的消失,银行信用紧缩,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引起经济衰退,直至另一次创新出现,经济再次繁荣。
但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这种理论用创新引起的“第二次浪潮”来解释这一点。这就是说,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资本品需求的扩大和银行信用的扩张,促进了生产资本品的部门扩张,进而又促进了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这种扩张引起物价普遍上升,投资机会增加,也出现了投机活动。这就是第二次浪潮,它是第一次浪潮的反应。然而,这两次浪潮有重大的区别,即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这样,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这就在衰退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失衡的阶段——萧条。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经济转向复苏。要使经济从复苏进入繁荣还有待于创新的出现。
熊彼特根据这种理论解释了长周期、中周期与短周期。他认为,重大的技术创新(例如,蒸汽机、炼钢、汽车制造等)对经济有长期的影响,这些创新所引起的繁荣时间长,繁荣之后的衰退也长,从而所引起的经济周期就长,形成了长周期。中等创新所引起的经济繁荣及随之而来的衰退则形成中周期。那些属于不很重要的小创新则只能引起短周期。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有自己的特色,至今仍受重视。(www.xing528.com)
4.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把经济周期和危机归结为人们消费的不足,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理论。这种理论的早期代表有西斯蒙第、马尔萨斯,近代有霍布森,现代有激进经济学派。他们认为,经济萧条或危机是由于消费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而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富者储蓄过度,解决的办法是实行收入分配均等的政策。
西斯蒙第是法国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认为资本主义大生产破坏了自然经济,使小生产者大量破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广大民众收入不足,从而使国内市场变窄,使生产和收入比例遭到破坏,产品价值不能实现,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爆发。马尔萨斯认为资本积累过快,生产增长速度快于购买力增长,结果引起“有效需求”相对缺乏而带来商品普遍过剩的危机。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消费不足论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从西斯蒙第开始,然后是洛贝尔图斯、俄国民粹派、最后的激进经济学派,主张通过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来解决;另一个是从马尔萨斯开始,然后是凯恩斯和右派凯恩斯主义者,主张国家直接干预调节来熨平周期波动。
激进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保罗·斯威奇在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一书中,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认为一是消费不足引起的经济危机,二是比例失衡引起的经济危机。其论证建立在总的消费不足或投资不足的基础上。激进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谢尔曼概括出消费不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在经济扩张中,阶级斗争引起剥削加剧,反映在国民收入中工资份额下降;
(2)工人比资本家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
(3)投资份额下降带来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降低,生产能力超过需求,是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限制;
(4)投资下降,因为投资仅仅是消费需求增加的函数。如果消费需求增长更加缓慢,那么投资就会降低,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和就业的减少,因而出现经济危机。
5.心理周期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凯恩斯。
这种理论认为,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乐观与悲观预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当任何一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动,引起高涨后,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乐观程度一般总超过合理的经济考虑下应有的程度。这就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经济过度繁荣。而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被觉察以后,又会变成不合理的过分悲观的预期。由此,过度减少投资,引起经济萧条。凯恩斯认为,萧条的产生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而造成这种崩溃的正是人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因为这种理论强调了引起人们预期过分悲观或乐观的原因仍然是经济因素,所以应该属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预期在经济中的确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理性预期学派也从预期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周期。但这两者所使用的预期概念并不一样。凯恩斯所强调的是预期的无理性,而理性预期学派强调了预期的合理性。所以,这两种经济周期理论并不一样。
6.太阳黑点周期理论
这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75年提出的理论。科学研究发现,每10年左右太阳表面会出现一次黑色斑点,叫作黑子。它严重影响着地球气候。杰文斯认为,太阳黑子有规律地周期出现,地球气候变得恶劣,影响了农业生产,收成减少,进而影响工业、商业、工资、利率、消费、投资等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出现周期性衰退。
杰文斯之子H.S.杰文斯在1910年又加以发展,认为太阳热力变化造成农业收成的变化,周期约为3.5年,经过两次或更多的热力变化周期,农业收成积累的影响力,才能足以引起工业、商业比较大的波动。这种理论称为“太阳热力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穆尔在1914年提出“雨量理论”。根据天体运行规律,金星每8年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地球不能得到充分阳光,造成雨量变化。穆尔认为,雨量变化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并产生连锁反应,引起工商业以致整个经济的周期波动。这就是“雨量理论”的内容。这一理论对于农业国家或农业占绝大比重的国家还是有意义的,也是有根据的。
7.政治周期理论
政治周期理论是政府交替运用紧缩性和扩张性政策调节经济活动,而带来经济周期性变化的理论。
波兰经济学家卡莱波基等人认为,政府企图维持经济的稳定,实际上却造成了经济不稳定。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果会带来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这样,在政治上要受到人民的责问和反对。于是,政府又不得不转而实行紧缩性政策,人为制造经济衰退与停滞,这样又会引起人民的不满,政府又不得不重新实行扩张性政策,从而又导致了通货膨胀。这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所造成的新型的经济周期,其根源在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个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又很难协调。
以上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原因,解释了经济周期中的某些现象,但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