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通货紧缩的基本方针是控制供给、增加需求,促使供给与需求趋于平衡。
具体的经济政策需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货币政策
在对待通货紧缩的问题上,有两类货币政策:一类是预防性货币政策,避免通货紧缩的出现。另一类是如何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以摆脱通货紧缩的局面。
预防性货币政策主要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共同选择某种适当的通货膨胀指标,并对物价稳定的含义明确加以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了规定的范围,则中央银行需要加以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干预。自1990年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实行这一政策的国家都能较好地控制通货膨胀,却也付出了高失业率的代价。(www.xing528.com)
在通货紧缩业已发生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的货币政策是再膨胀政策,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使实际通货膨胀率上升,改变公众对物价趋势的预期。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在通货紧缩时期,一般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往往无效,因为公众认为中央银行是通货膨胀的坚定反对者,任何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是暂时的,最终还要回到反通货膨胀的老路。因此,为了治理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打破这种“预期陷阱”(Expectation Trap),使公众产生通货膨胀的预期。为此,中央银行必须公布一个长期的目标通货膨胀率,使公众相信中央银行允许和鼓励一定的通货膨胀,刺激总需求增加。
(二)财政政策
西方学者认为,治理通货紧缩,单一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则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通货紧缩时期,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降低税率、鼓励消费等。其中,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被认为是最有效财政政策手段。公共支出的增加,不但直接增加总需求,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与消费的增加,达到治理通货紧缩的目的。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公共支出的增加,会不会出现减少私人支出特别是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即便有一定的“挤出”,对治理通货紧缩的正效应仍大于负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