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不仅是市场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个严峻课题。现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面临失业问题的困扰与考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社会经济都不能回避失业的挑战,可以说,失业已成为理论探索研究和实际需要解决的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
1.关于失业及其原因的问题
失业的定义是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失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失业不可避免。西方经济学对失业的定义、分类和原因的论述,多属现象形态,具有一定客观性和合理成分,可适当参考与借鉴。
2.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问题
这是从近百年英国统计资料分析中得到的经验认识,失业与工资上涨率(通货膨胀率)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实际承认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状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西方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www.xing528.com)
我们从中外经济史的大量有关资料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成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并且看不出规律性相关。从理论上探索,二者产生的原因与形成的机理也不同,一是资源配置问题,二是物价水平问题。菲利普斯曲线把通货膨胀原因归结为工人要求工资上涨率过快,这是夸大事实。
3.关于停滞膨胀问题
按照凯恩斯宏观分析的逻辑,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发生通货膨胀,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则要出现经济衰退或失业。可事实上,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新现象,经济学只好增加一个新术语称其为停滞膨胀。停滞膨胀的现实对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不同学派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与对策,不少观点有价值及合理成分,不但丰富与发展了西方经济学,而且对研究我国经济改革、解决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中出现的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些论述又没能从根本上说明造成停滞膨胀的原因。停滞膨胀的深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引起的结构性危机。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西方国家都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刺激有效需求的经济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坚持赤字财政、扩大金融信贷,陷入了债务经济。该政策虽然能刺激经济增长,缓和危机,但是财政赤字和债务的不断扩大、货币供应长期超量,又引起了通货膨胀。加之凯恩斯主义长期忽视供给,世界资源短缺与石油危机、科技发展与经济结构矛盾深化与演变等,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更严重的问题。所以说,停滞膨胀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运动的集中体现和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