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都把这类失业归为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现代经济学家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把自然失业分成下面一些类型: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经济中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面临暂时困难或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现象。这类失业发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工作职位的流动性,比如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后需要时间寻找工作,母亲在生育子女后需要重新寻找工作,等等。一般还把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也归入摩擦性失业的范围之内。
人们经常为寻找更好的工作而主动放弃原来的职位,因此,摩擦性失业一般被看成是自愿失业。但是,许多外部因素也会使一部分劳动力处于就业—失业—重新就业的变动之中,如企业倒闭、产业结构的变化、进口产品的竞争、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等。摩擦性失业的规模决定于失业工人寻找工作所遇到的困难程度。这种困难主要指缺乏就业机会信息、缺乏就业技能,以及缺乏跨地区流动的条件。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与各地区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客观的,这种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在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总有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状态,这就形成了摩擦性失业。所以,这种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经常性的,无论在经济扩张还是在经济萧条时期,都存在摩擦性失业。减少摩擦性失业的办法,主要是加强劳动力的职业训练、提高劳动力流动性和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2.求职性失业
求职性失业(Job Search Unemployment)是指工人不满意现有的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不是同质的,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工作也存在着工资与其他条件的差异。而且,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是不充分的,并不是每一个工人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工作信息。工人在劳动市场上得到的信息越充分,就越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好工作的收益大于寻找这种工作的成本,工人就宁愿失业去找工作。工人在寻找理想工作期间的失业就是求职性失业。这种失业也是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但它又不同于摩擦性失业。因为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而是工人自己造成的,属于自愿失业的性质。失业补助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失业。在这种失业中,青年人占的比例相当大,因为青年人往往不满于现状,渴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3.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是指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变动导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长期失调所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部门发展迅速,而有些部门正在收缩;有些地区正在开发,而有些地区已经衰落。这就要求劳动力的流动能迅速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技能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动,从而就会出现失业。例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有人可能由于缺乏技术知识而被解雇;有些部门发展迅速、出现空位(缺人的岗位),有些部门被迫收缩、出现失业;有些地区正在开发、出现空位,有些地区经济衰落、出现失业;有的公司对年龄、性别和外来人口的歧视也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特点。
目前,我国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会造成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的主要特点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有活无人干,一方面有人无活干。结构性失业是长期的失业现象,它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二是劳动力的供给结构满足不了需求结构的变化。
【资料8-1】
我国的地区结构性失业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这造成高素质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中西部地区人才短缺,同时失业率偏高。如四川省地、县两级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分别为83.72%和72.2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94和7.6个百分点,分列全国第27、25位;全省32家重点骨干企业224名领导班子成员中,大学文化以下的占了44%。宁夏全区2.6万公务员中,40%的人只有中专学历。这两个省又是失业率偏高地区,1996年四川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宁夏为5.2%。我国高失业率地区均为西部地区,也是城镇从业人口中不识字率最高的地区。包括青海、贵州、甘肃、宁夏、陕西,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7.2%、6.2%、5.5%、5.2%、5.2%,不识字率高达41.6%、28.7%、30.5%、22.5%、16.3%,均高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从而导致地区结构性失业。
4.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愈来愈广泛地采用了资本密集型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代替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就会使失业增加。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和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上升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就加重了这种失业。在长期中,技术性失业是很重要的,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大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
随着技术进步,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因此,技术性失业是长期存在的。
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是非均衡的,它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技术性失业是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失业。
古典经济学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一方面破坏旧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又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加以补偿。其主要补偿机制是:
(1)新机器补偿机制指技术进步带来新机器,这将在生产新机器的部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价格下降补偿机制指技术进步在导致工人被排挤的同时,也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这将引起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和产出增加,就业也因此得到补偿。
(3)新投资补偿机制指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先于价格下降,这给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这些利润用于新投资并对就业形成补偿。
(4)新产品补偿机制指技术进步可能表现为新产品和新生产部门,从而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5)工资下降补偿机制指技术进步使劳动力过剩和工资相应下降,生产者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取代资本密集型技术,过剩的劳动力便会被吸收。在上述五种补偿机制中,新资本的形成是关键,其他机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供应都会因资本约束而失灵。
新古典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理论对古典补偿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补充:
(1)庇古效应指价格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这会刺激投资,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
(2)引致创新理论指技术创新是由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引致的,当劳动力价格相对于资本价格下降时,生产者将放弃劳动力节约型技术而代之以劳动力密集型技术。这一过程可以由市场机制自发完成。
(3)技术进步的收入效应指技术进步导致利润和工资都得到提高,产生新的消费和投资,这二者同时产生就业补偿效应。
(4)熊彼特效应指技术进步会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提高,预期利润上升,投资因而增加,就业也随之增加。
【资料8-2】
西方关于技术性失业的争论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关于技术性失业的大讨论。其背景是大萧条的出现,以及美国第一次公布1919—1925年的生产率数据。该数据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生产率(即每个工人的平均产出)提高了59%,与此同时就业率大幅度下降了。在大萧条初期,美国流行的观点是技术性失业是失业的主要因素。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甚至分别在1939年提出了对机器征税以暂停技术进步的议案。
在20世纪80年代,当欧洲失业率从五六十年代的2%~3%上升到8%~10%时,欧洲经济学家发生了争论,焦点在于新兴的计算机技术是不是导致80年代欧洲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新古典主义的支持者竭力论证就业补偿机制,认为技术进步不是高失业的主要原因;熊彼特的支持者强调技术创新及其扩散的波动性,力图把技术进步的非均衡特征与失业联系起来。上述关于技术性失业的争论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
5.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或临时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是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或时间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某些行业的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繁忙的季节所需的工人多,生产淡季所需的工人少,这样就会引起具有季节性变动特点的失业。这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是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改变。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在农业、建筑业、旅游业等季节性较强的行业中,这种季节性失业最为严重。
例如,遇到坏天气,建筑业的施工不得不停下来,临时工就会失业。在农业收割季节结束后,短工会被解雇。行业生产的时间性或季节性是客观条件或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改变。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www.xing528.com)
6.古典失业
古典失业(Classical Unemployment)是指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假设,如果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则通过工资的调节就能实现人人都有工作。也就是说,如果劳动的需求小于供给,则工资下降,直至全部工人都被雇佣为止,从而不会有失业。但由于人类的本性不愿使工资下降,而工会的存在与最低工资法又限制了工资的下降,这就形成了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工资刚性。这种工资刚性的存在,使部分工人无法受雇,从而形成了失业。这种失业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所以称为古典失业,凯恩斯也把这种失业称为自愿失业。
7.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是非自愿失业的对称。它是指工人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或比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而出现的失业现象。
导致自愿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有:
(1)立法原因。如社会保障立法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可能使某些人不愿意工作。
(2)社会风俗习惯。如某些农业和游牧人口不习惯于城市的生活节奏而找不到工作。
(3)劳资谈判破裂。如罢工期间工人没有工作。
(4)性格因素。如某些人个性很强,不愿意听老板指挥而丧失工作。
(5)过分挑剔。如某些大学生的专业与市场人才的需求发生矛盾。
(6)准备升学。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价值得到市场认可,因此,目前有许多人为升学或充电宁愿暂时放弃工作,而出现的“大学生慢就业”。
(7)贪图闲暇与安逸。如我国的啃老族等。
【资料8-3】
我国的啃老族
啃老族即尼特族(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NEET),是指不就业、不升学、不进修、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有一改编自泥菩萨的谜语写到: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谜底是啃老族。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啃老族主要有六类人: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约占20%;二是自动离职的人,占10%左右;三是创业幻想型,创业不成功又不愿做打工者,占20%;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者,占10%;五是下岗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干脆离职,约占10%;六是文化低、技能差、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的人,占30%。
还有其他一些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自然失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二)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又取决于总需求。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
可以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这种失业产生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可用图8-1来说明紧缩性缺口与周期性失业的关系。
图8-1 紧缩性缺口与周期性失业的关系
在图8-1中,横轴OY代表国民收入,纵轴OAD代表总需求。当国民收入为Yf时,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Yf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实现这一国民收入水平所要求的总需求水平为ADf,即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但现在的实际总需求为AD0,这一总需求水平决定的国民收入为Y0,Y0<Yf,这就必然引起失业。Y0<Yf是由于AD0<ADf造成的。因此,实际总需求AD0与充分就业总需求ADf之间的差额(图中的EfK),就是造成这种周期性失业的根源。这种失业由总需求不足引起,故而也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
凯恩斯所分析的非自愿失业正是这种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民收入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水平。他认为,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他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说明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这就是说,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也在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低于收入的增加,这样就造成了消费不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大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大,投资越多;反之,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小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小,投资越少。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就越来越接近,因而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后者又取决于总需求(有效需求)。失业的根源(原因)在于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它一般出现于经济萧条时期。如第7章所述,总需求不足源于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例如,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这是因为穷人的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在穷人的收入中基本生活资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富人早已超越了基本需求层次,基本生活资料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造成了消费需求不足,它是失业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拓展阅读8-1】
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根据2008年《社会蓝皮书》,扣除物价因素之后,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约13%。在物价的影响下,居民消费率降至36%,降到了近几十年来的新低,也明显低于世界各国的水平。
我国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传统的节俭观念;消费信贷不发达;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三)隐蔽性失业
除了上述两大类失业之外,经济中往往还存在另一种失业:隐蔽性失业(Invisibility Unemployment)。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或者说,这些工人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仍没有下降时,就存在着隐蔽性失业。例如,一个经济中有3000万工人,如果减少600万工人而国民生产总值并不减少,则经济中存在着20%的隐蔽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主要表现在:
(1)人多地少的农村地区的边际产量等于零的劳动力。如3个人能干的活让7个人来干。
(2)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开工不足,未被解雇的工人也无法有效地使用。
(3)等级制官僚机构自我膨胀倾向造成的人浮于事。如大量的会议、出国考察等浪费大量人力资源。
(4)资源短缺造成的停工待料。需要注意的是,隐蔽性失业针对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总体就业的概念。只要减少一个人而总产量不变,那么这个被解雇的人就属于隐蔽性失业,无论他是否比别人更努力地干活。
这种失业在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隐蔽性失业。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的这种隐蔽性失业在2000万—3000万。这种失业的存在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的这种隐蔽性失业每年要耗费500亿—600亿元。[2]因此,消灭这种隐蔽性失业对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