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排斥市场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极大束缚了生产力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对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效果日益增强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水平的过程。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难度更大,市场主体对健全市场机制的要求更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任务更紧迫。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有效引领新常态的突破口。
党的十九大报告启示着我们,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规律,使市场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形式,这是我们必须尊重和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第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前,中国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要针对经济领域政府权力过大、审批繁琐、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切实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即让市场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更好发挥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
在充分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时候,也要避免如下三个片面认识:
一是市场万能或者政府万能。有一种误解认为市场是万能的,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应该让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危机也能够自动治愈。这种误解不仅是有害的,而且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就会对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供应避而远之。也将因安全、监督、监管、预警、逆周期调节等事项缺乏有效管理,导致市场进入混乱、危机状态甚至崩溃。(www.xing528.com)
另一种误解是认为政府是万能的。计划经济充分表明,政府不可能精准预测到市场中具体商品的需求情况,进而通过有计划的生产来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有人认为市场调节会有负的外部性、垄断、投机等问题。而事实上,政府调节也会出现寻租、腐败等各种问题。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也同样不是万能的,不能简单地把市场发生的各种危机归责为市场或政府的问题。只有在政府的监督引导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特别需要澄清的是,即使在有了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新型技术手段后,想用计划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依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一切需求和供给都是变动的,经济运行的内部和外部复杂影响不可能被提前预知。
二是市场经济就是市场主导一切,政府完全放手。有人误以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那就是一切都交给市场,政府就可以撒手不管,市场经济就是要把政府应尽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等于政府可以完全放手。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政府与市场两者相辅相成,应该各司其职,政府还要起到监督作用,为市场的竞争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要厘清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边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实施负面清单对市场进行管理,主要发挥监督引导调节作用,通过事中事后监管、逆周期调节及公共品提供来发挥作用。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大政府、小市场”。“大政府、小市场”就是让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大包大揽,这种做法不仅体现在计划经济阶段,在目前也还有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该是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目前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过细。因此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不应决定资源配置,而应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在市场出现失灵的时候,能够起到预警和调节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